分享更多
字体:

宗涛:中国经济暂无内忧但需防外患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9 14:14 来源: 新闻晨报

  晨报特约评论员 宗涛

  三季度经济数据如期出炉,并呈现出若干亮点,这表明去年以来的宏观调控已收到切实成效,但还没到功成身退之时。未来政策将继续观望,如果国内外经济形势出现明显下降风险,国内政策有可能酌情定向松动。

  经济运行降温迹象明显,但并没有降到政策目标以下。经济增长方面,据统计局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4%,其中,一至三季度增速分别为9.7%、9.5%和9.1%,出现了三连降。实际上,考虑到去年四个季度的GDP增速分别 为 11.9% 、11.1%、10.6% 和10.3%,GDP增速已经连续6个季度走低。通货膨胀方面,9月份CPI延续了8月份的下降,再次确认了7月份为年内峰值,我们预期四季度还会有更明显的下降。

  更加令人欣慰的是,2009年以来房价强劲上涨的势头受到遏制。房市成交清淡,投机性购房基本消失,房价初步出现松动迹象。并且,我们还看到,上半年名义工资增幅达到11.9%,“跑赢”了CPI,总算没有再度出现缩水。不过,考虑到前三季度CPI上涨5.7%,那么实际工资增幅还是明显低于经济增速,工资性报酬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还在继续下降。

  我们多次指出,去年以来的经济降温是政策主动调控的结果,并且从降温幅度看,更像是软着陆而不是硬着陆。在过去30年出现的经济急剧降温中,都不是政策过度紧缩独自造成的,通常是伴有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对外出口的骤降。当前情况下,中国经济的最大风险依然来自外部,中国经济内部增长的动力依然强劲,投资、房地产、政府融资平台和信贷增速等经济增长动力都是被政策压制的,和西方国家出现的银行 “惜贷”、有效需求不足存在根本不同。

  当前政策面已经足够保持调控的有效性。近期信贷降幅明显,货币供应增速继续回落,这些都为控制通胀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三季度数据出来后,不少人认为,经济增速低于预期,因而认为调控可能会伤及经济增长。但从环比数据看,经济基本面仍很强劲。我们预计,四季度经济增速有可能继续下降,降至9%以下。加之,9月份以来,欧洲债务危机升级发酵,多国主权信用评级和银行评级遭到下调,希腊濒临违约边缘,全球经济复苏步伐慢于此前预期。从这个角度说,几个月前中国宏观调控进入观察期是合理的,而最近几个月来的形势发展,要求观察期继续保持。

  当前还不具备政策明显松动的迹象。就通货膨胀来说,四季度料将更加明显地下降,但总体依然会在4.5%的较高水平之上,这个通胀率还是高于政策目标。而同时全年经济增速则会在9%以上,符合经济预期。我们认为,不能说经济增速回调了,政策就要相应放松。因此,当前的政策组合将延续到年底,在政策基调不变的条件下,对中小企业会加大支持力度。

  一个大的不确定性是欧元区经济出现恶化。现在欧元区主导国德国认为,近期不会推出决定性的危机解决方案。因此,欧元区的危机还有升级可能。要让其他国家为希腊等国的高福利政策埋单,在政治上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有等到事情到了不能再拖的地步,政治家才会真正坐到一起摊开底牌。

  就国内因素而言,决定经济和调控政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房地产调控。当前房地产市场存量较大,部分开发商出台小幅度降价措施,但市场依然偏冷,价格总体上松动不大。对政策面而言,这当然是一个好的现象,但这还不足以让政策放松。真正决定房价的走势可能还要等到明年年初,届时房价出现明显下降的可能性不大,但估计更多的刚性需求会进场对房地产市场构成支撑。

  总体而言,当前宏观经济运行是令人满意的,我们需要密切关注经济是否将明显下降的风险。如果不出现大的意外,我们将平稳度过这极为复杂的一年。

  (作者为经济学博士、经济金融学者)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