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斌圣:中小企业倒闭是趋势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5 13:53 来源: 《商界评论》杂志一部分逐渐失去竞争力的中小企业逐渐倒闭,并不完全是坏事,淘汰一部分是必然的,是进入“中等发达国家”必须付出的代价。
■文/滕斌圣,长江商学院副院长
最近,温州中小企业老板跑路的很多,原因基本是资金链断裂,无力偿还债务。人们因而多把此归咎于中小企业融资难,这不免以偏概全。
中小企业倒闭潮到底由何而起?长期来看,是因为不少实业在中国变得无利可图,逼迫企业进入房地产和投资等类金融领域,从而出现产业空心化的趋势。伴随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不断上升的,是节节高涨的人民币汇率,传统低成本生产的优势逐渐削弱,出口导向模式的基础严重动摇,中小企业普遍面临增长瓶颈。
这种现象,其实符合行业发展周期性规律:在成长期和成熟期之间,会有一段“震荡期”,在此期间大量企业会倒闭或被收购兼并。在成长期内,行业的规模增长一般远超10%,大量中小企业活跃其间。随着行业的逐渐成熟,供需趋于平衡,成长性下滑,不少企业将难以生存,主动或被动地离开,结果是行业集中度大幅上升,一些企业逐渐发展规模经济获得中小企业倒闭是趋势压倒性优势,中小企业沦为拾遗补缺的细分市场填补者。
这种规律,显然不限于发达国家。随着中国成为“中等收入水平”国家,之前三十年的疯狂增长已经到了极限,快速增长的副作用越来越显著。双位数增长的理性回落意味着,中国经济即将迎来低速增长弱周期。就像进入了弯道,再不踩刹车会有倾覆的危险。如此看来,一部分逐渐失去竞争力的中小企业逐渐倒闭,并不完全是坏事,符合优胜劣汰、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淘汰一部分是必然的,是进入“中等发达国家”必须付出的代价,如同韩国,不值得大惊小怪。
然而,本轮倒闭潮还有其他短期的诱因,金融危机持续发酵,国内的宏观调控政策雪上加霜,银根迅速收紧。就我所知,融资难的问题,并不仅限于经营情况不佳的企业,哪怕是一些经营很正常、中长期具有竞争力的企业,也遭遇到银行收回贷款后不再“续贷”的难题,最近不得不依靠高利贷来进行暂时的周转。
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绝不意味着政府可以听任中小企业自生自灭。中国有4000万家中小企业,贡献了60%的GDP、50%的税收、80%的城镇就业,作用无可替代。如果长短期的因素同时发酵,使本来应该逐渐洗牌的行业迅速集中,结果将是灾难性的。尤其对于产业空心化的问题,政府有职责去引导这些热钱。不然,当短期投资代替实业成为经济活动的主流,谁来创造价值?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沙滩上的堡垒终将倒塌。
那么,政府该如何为中小企业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呢?首先,停止“国进民退”,打破国有企业的垄断,把更多的经济领域向民营企业开放,以免民营企业拥挤在低成本生产的夕阳行业,或者是房地产等若干类金融领域。
其次,尽可能取消贷款待遇双轨制,贷款向中小企业倾斜。银行由于体制原因,对于向国有企业贷款,常常不遗余力;而中小企业,因为资产有限风险偏高,一向处于贷款的弱势。
第三,资本市场改革,不让股市成为企业短期圈钱的工具。由于之前的创业板疏于引导和监管,使一些并不具备上市条件的企业短期内突击上市,市盈率高企,间接诱发了今年以来的股市调整。结果是,拟上市企业面临更不可预测的上市前景,只能过度依赖借贷。
第四,进行利率改革,为民间资本拓宽投资渠道,民间借贷进一步合法化,比如不再把四倍于银行贷款利率的借贷一律算作“高利贷”。在本次倒闭潮中,民间借贷最为人所诟病。由于目前银行利息远低于CPI上涨幅度,银行实际利率为负,这逼迫很多资金从银行取出,盘旋着寻找高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