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中国东盟自贸区:1+10>11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9 12:10 来源: 《经济》杂志

  文/袁 波

  自2002年签订《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建设自贸区以来,中国与东盟积极推进贸易、投资等领域的开放与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双边经贸合作的发展。2010年1月1日,是中国与东盟老成员国全部一轨正常产品实现零关税的时间,也是中国与东盟在《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中约定的全面建成自贸区的时间,这一天的到来,标志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货物贸易快速增长 东盟已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

  这一年以来,中国与东盟在自贸区框架下加强经贸合作,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与经济技术合作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随着中国与东盟自贸区的深入发展,双边货物贸易获得了长足发展。目前,东盟已经成为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仅次于欧盟与美国,同时也是中国的第四大出口市场与第三大进口来源地。

  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印尼、越南和菲律宾是中国在东盟的主要贸易伙伴,2010年,中国与上述六国的贸易总额达到2828.1亿美元,占中国与东盟整体贸易总额的97.3%,而与缅甸、柬埔寨、老挝和文莱四国的贸易额之和不足80亿美元。

  其中,新加坡、马来西亚和越南是中国在东盟的前三大出口市场,2010年中国对三国出口额合计为792.7亿美元,占中国对东盟出口总额的57.4%;马来西亚、泰国和新加坡是中国在东盟的前三大进口来源地,2010年中国自三国进口额合计为1083.2亿美元,占中国自东盟进口总额的70.1%。

  中国对东盟的贸易逆差主要来自马来西亚、泰国和菲律宾,2010年中国对三国贸易逆差分别为266亿美元、134.5亿美元和46.6亿美元;中国对东盟的贸易顺差主要来自越南和新加坡,2010年中国对两国的贸易顺差分别为161.3亿美元和76.4亿美元。

  服务贸易蓬勃发展 东盟为中国第五大服务贸易伙伴

  随着自贸区建设的不断深入,中国与东盟在服务贸易领域也获得了快速发展,双方在世界服务贸易出口中的地位逐步上升,双边服务贸易也在快速增长。

  近年来,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发展迅速。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09年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为220.7亿美元,比上年减少5.5%,占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7.7%,东盟继续保持成为中国第五大服务贸易伙伴,仅次于中国香港、欧盟(25国)、日本和美国。其中,中国对东盟服务贸易出口94亿美元,减少9.6%,占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7.3%,东盟为中国第四大出口目的地,仅次于中国香港、欧盟和日本;中国自东盟服务贸易进口126.7亿美元,减少2.2%,占中国服务贸易进口总额的8%,东盟是中国第五大进口来源地,仅次于中国香港、欧盟(25国)、美国和日本。2010年,东盟仍保持为中国第五大服务贸易伙伴,仅次于中国香港、欧盟、美国和日本。2010年,中国与包括东盟在内的前五大服务贸易伙伴实现服务进出口2209.1亿美元,占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的61%,比重较2009年略有上升。

  东盟在海运、航运、金融服务、建筑工程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等领域的对华合作,已成为中国服务贸易进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业投资、工程承包、劳务合作等领域,东盟也已成为中国重要的服务贸易出口市场。

  投资与双边经济技术合作增长显著

  自贸区建设以来,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双边投资与经济技术合作也获得快速发展。中国与东盟于2009年签署的《投资协议》已按照协议规定全面生效。《投资协议》的顺利实施,将会为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企业提供一个更加稳定和更加开放的投资环境,进一步促进双方的投资与经济技术合作发展。

  自贸区建设以来,东盟对华投资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从东盟对中国投资来看,2002至2006年期间,东盟对华实际年投资额基本在30亿美元左右浮动,2007至2009年,则上升到40亿美元以上,尤其是2008年,东盟对华实际投资额达到54.6亿美元的历史最高水平。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东盟对华投资有所下降,对华投资项目为1047项,合同外资金额79.9亿美元,实际投入金额46.8亿美元,分别减少2.4%和14.3%。2010年,东盟对华投资(实际投入金额)又升至63.2亿美元,增幅达35.2%。

  同期,东盟对华投资在中国吸收外资中的地位变化不大。2003至2010年间,东盟对华实际年投资额占中国实际利用外资金额的比重一直在5%到6%之间浮动。

  东盟对华投资领域情况与中国吸收外资行业分布基本相一致,主要分布在房地产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宾馆、饭店、住宅、金融、零售、石油化工、旅游、矿产资源开发等行业。

  随着自贸区建设的启动,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把东盟国家作为主要投资目的地,中国对东盟的投资呈现明显加快的势头。中国商务部的统计显示,2003至2009年,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由1.2亿美元增至27亿美元,增长了21.5倍,年均增速达68%。2008和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之下,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额仍然持续增长,年增长率分别为156.6%和8.6%。2010年,中国对东盟投资流量再创新高,达到44.1亿美元,增长63.2%。截至2010年底,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已累计达到143.5亿美元。同期,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流量占中国对外投资总流量的比重经历了在曲折中逐步上升的过程,从2003年的4.2%降至2005年的1.3%,此后逐年上升,至2010年达到6.4%的最高水平。

  中国对东盟投资主要分布于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采矿业、建筑业等领域。其中,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的投资存量为27.77亿美元,占19.3%,主要分布在新加坡、缅甸、柬埔寨、印度尼西亚等;批发和零售业18.75亿美元,占13.1%,主要分布在新加坡、越南、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制造业19.02亿美元,占13.3%,主要分布在越南、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

  自贸区建设以来,中国公司在东盟国家开展的承包劳务合作也取得显著成效。尤其是工程承包完成额从2002年的16.4亿美元增长至2009年的109.2亿美元,增长了5.6倍。同期中国对东盟劳务合同完成额较为稳定,基本在5亿到6亿美元左右浮动。2010年,中国企业在东盟国家承包工程和劳务合同完成营业额再创新高,达到156.4亿美元,同比增长35.9%。同时,东盟也是我国重要的劳务合作市场。截至2010年底,中国向东盟10国共派出劳务人员81.65万人次。

  中国与东盟国家互为近邻,双方在资源、技术、产业结构等方面互有优势,通过建立自贸区,消除贸易与投资壁垒,实现优势互补,在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领域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在投资与经济技术合作领域加强合作,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2010年10月,在第13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提出力争2015年双方贸易额达到5000亿美元的目标。可以预计,在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共同努力和推动下,实现这一目标将不会太遥远。

  作者单位: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