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沈刚:西方国家应担起欧债重任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9 12:06 来源: 《经济》杂志

  文/本刊记者 沈 刚

  2009年11月,希腊财政部宣布其2009年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将达到 13.7%,导致欧洲市场出现恐慌,成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发端。2010年5月,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全面爆发。2010年底,意大利公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119%,远高于《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的60%上限,在欧盟各国中仅次于希腊的142.8%。由于希腊债务危机的传染效应,西班牙、爱尔兰、葡萄牙和意大利等“欧猪国家”同时出现了信用危机,受主权债务问题影响国家GDP占到欧元区GDP的37%。为了阻止欧债危机向全球金融危机演变,欧盟(EU)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先后紧急出台了1100亿欧元和7500亿欧元的救援措施。

  欧债危机仍在蔓延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综合研究室主任陈道富认为,欧债危机仍在进一步恶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外部融资成本大幅上升。两国10年期国债利率都超过6.5%。欧洲央行干预后有所下降,但仍面临压力;二、市场开始担心法国的主权信用评级,并细致评估法国部分银行破产的可能性;三、欧洲各国出现分歧,希腊第二轮救助面临新的变数;四、欧洲债务救助的政治阻力加大,北欧的一些富裕国家对升级欧洲金融稳定机制(EFSF)有较大的抵触情绪。

  欧洲金融稳定机制只是为希腊、爱尔兰、葡萄牙等外围国家设计的紧急金融援助机制。一方面面临金融困境并寻求欧洲金融稳定机制救助的国家可以退出,另一方面借贷成本很高的国家可以不充当担保人。所以,欧洲债务危机的救助资金仍存在较大缺口,且存在设计上的缺陷。欧洲金融稳定机制不具备足够的资金来大量购买债券,稳定市场。据德意志银行估算,升级后的欧洲金融稳定机制,加上IMF配套额度等其他救助机制,总共能提供大约7500亿欧元的资金援助。陈道富说,“假设欧洲金融稳定机制要救助希腊、葡萄牙、比利时、西班牙和意大利,总共需要1.18万亿欧元的资金,缺口大约4200亿欧元,大致相当于意大利所需要的4480亿欧元援助额。”

  在这个艰难时期,美国三大信用评级公司之一穆迪在11月21日发布的《每周信用展望》中称:借款成本持续高企,再加之经济形势恶化,将会加剧法国政府面临的财政困难,对法国的信用造成负面影响。一句话的表述被市场认为是在“暗示”法国的AAA债务评级可能会被下调。穆迪还提及,法国和德国10年期国债利差上周已超过200个基点,达到欧元区创立以来的历史高点。由于欧元区债务危机蔓延,法国国债在市场上不被看好。据穆迪估算,100个基点的利率涨幅每年将为法国增加30亿欧元的融资成本。

  在这之前,另一世界主要评级机构标准普尔曾因“失误”将法国的AAA信用评级下调,并一度造成市场神经紧绷。在欧洲多国深陷债务危机之际,投资者担心法国可能成为下一个评级被下调的国家。法国为欧洲金融稳定机制贡献了三分之一的信贷额度。鉴于救助希腊的任务可能主要由欧洲金融稳定机制承担,法国能否保住AAA评级对解决欧债危机至关重要。

  10月27日,第二轮欧盟峰会终于就希腊债务减记、欧洲金融稳定机制扩容、银行业资本状况等三个议题达成了全面共识。欧盟相关各方同意:减记私人部门所持希腊债务50%,约为1000亿欧元;将杠杆化引入EFSF,最高杠杆比例为四到五倍,EFSF规模将达到1万亿欧元左右;要求银行资本充足率在2012年年中之前达到9%。与此同时,欧元区和IMF将向希腊提供1000亿欧元(约合1400亿美元)的新一笔援助。三大议题达成共识,标志着欧债危机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对此全球金融市场情绪高涨。

  更重要的是,欧债危机的发展已逼近现有救助极限。如果再次扩大救助机制中最大出资国--德国(占总出资规模的27%)和法国(占总出资规模的20%)的救助成本,将有可能将德法拖入债务危局。事实上,欧债危机开始出现了向法国等核心国家蔓延的势头,欧洲银行业受到了严重威胁。

  这次欧洲金融稳定机制中间,中国应该扮演一个什么角色?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燕生指出,“我相信我们是一个比较积极和负责任的大国,我们必须要明白,中国毕竟人均GDP只有4000美元,中国仍然是一个人口大国和新兴的发展中大国,中国会积极的主动的承担自己的责任,但是这个责任,仍然是跟中国自己的国力、国情和现在发展阶段是相一致的。”

  引发全球经济再衰退

  欧债危机已不是简单的流动性问题,而是中短期因素相互交织的偿债能力问题。

  世界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说,如果我们不大胆行动和团结起来,不确定因素、金融不稳定和需求暴降将会让全球经济面临螺旋式下降风险,我们将可能迎来一些人提到过的“失去的10年”。

  欧债危机既有人口老龄化、世界发达经济体缺乏内在经济增长动力等客观因素,也有高福利、欧元区货币和财政制度不协调等体制机制因素,还有为应对美国金融危机将私人债务转为主权债务、过度利用财政政策刺激经济、欧元区部分经济体过度升值等短期政策因素。当前的应对措施也加剧了欧洲短期波动。其中,希腊、葡萄牙和爱尔兰已陷入经济负增长,面临着高失业率和经常账户入不敷出,民众抗议和政治冲突不断,特别是希腊已构成事实上违约,这些外围国家最终走向债务重组的可能性较大。

  不仅仅是希腊和意大利,全球金融体系在经历2008年次贷危机后,不但没有变得更加稳健,反而被新一轮的美欧债务危机再次拖入泥潭。即使是经济快速增长的中国也面临着控制通胀和保增长的转型压力,全球经济面临再次陷入衰退的风险。

  欧洲需要借助金融市场的压力,推动欧洲政治和财政的统一进程,推动欧洲必要的财政整顿、制度变革和经济结构调整,同时也为部分国家未来必要的债务重组,提供市场条件。但这又会进一步恶化欧洲国家的外部融资条件,带来社会问题乃至政治压力,面临新经济增长模式风险等问题。因此,短期内,欧洲又需要借助必要的金融和社会政策,安抚缺乏耐性的金融市场和易受伤害的民众。欧洲当前的各类救助计划,本质上都是“国家间转移支付”和“赤字货币化”,都是权宜之计,但又是必需的。

  有专家指出,身陷债务危机的欧洲国家能否战胜危机,在于能否走出一条不依赖财政和货币等需求刺激,甚至在一定需求紧缩的环境下,借助制度变革和生产率提高的增长之路。在全球经济缺乏明确的经济增长点和强劲需求的环境中,这条痛苦的增长道路能否坚持并取得成效,仍有待实践检验。

  未来一两年内,在局面稳定下来之前,欧洲的经济、金融甚至社会状况可能会更糟糕。欧洲边缘国家的债务重组、核心国家的流动性救助,广泛的财政整顿、建立欧元区必要的金融稳定和财政转移机制、更加有效的社会管理等,都是必要的。欧债危机的传导,有可能进一步引发全球主权债务危机,是全球金融和经济体系近期所面临的最大风险之一。

  中国不是“世界最后的贷款人”

  我国的资金和市场,是欧洲避免恶性循环的最有力的外部希望。但如果直接救助,有可能面临欧洲外围国家债务重组带来的损失。大规模救助,还将不得不面对外汇储备调整引起的世界金融市场动荡。是否救助,已不是简单的流动性支持,还将涉及深刻的世界政治格局调整和外交等方面的判断。

  10月28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傅莹表示,欧洲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自身实力还是很强的,欧洲一些企业的经营状况也很良好,所以欧洲不是没有能力救自己,中国拯救欧洲的问题并不成立。多数专家指出,中国目前仍是发展中国家,人均GDP在世界排名很低,许多地区人民生活还很穷,自身经济面临诸多困难急需解决,所以,中国把自己的事情搞好就是对世界最大的贡献。

  张燕生认为:“虽然中国不能够承担过多的国际责任,但中国在当前的欧债危机、美债危机和全球经济比较困难的时候,我们都能够看到中国的行为符合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以前无论是希腊债发生,还是欧债的演进,在风险比较高的时候,实际上中国还是采取了增持希腊债和欧债来支持欧洲,实现经济和财务稳定的努力。”

  就在11月3日召开的G20峰会前夕,路透社曾发表一篇题为《欧洲急需救援,中国在戛纳峰会上举足轻重》的文章,指出在G20峰会上,劝说中国向欧元区提供救援资金将成为主要议题。

  属于发达经济体的欧洲希望得到还是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来救助,这显然有点不合情理。胡锦涛主席参加G20峰会时明确表示,欧洲的经济问题主要应该由欧洲自行解决。而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也表示,这次G20峰会不会讨论向欧洲金融稳定机制出资问题。

  在美国经济一蹶不振,欧元区国家又深陷主权债务危机之时,不少发达国家都盯上了中国3.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事实上表明,国际上有些国家过度地夸大了中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地位。

  在G20前五次峰会上,胡锦涛主席讲话的重点之一,就是强调中国作为一个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保持中国经济平稳、快速的发展,这是造福于中国人民,同时也是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事实上,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中国经济也面临诸多挑战。统计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进出口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了10个百分点以上。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的进出口形势相当严峻。

  “中国经济发展也还远未达到能够承担起‘世界最后贷款人’的角色。”中国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员闫小娜认为,在国际金融领域,如果发生国际性的金融危机,由谁来承担维护全球金融稳定的责任,扮演“世界最后贷款人”角色,至今还在争论。但是显然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在国内经济发展还面临诸多困境、难题的情形下,是很难承担起连美国人都不愿意承担的“世界最后贷款人”的角色。

  专家指出,欧洲各国产生负债最主要原因是各国的高福利政策,造成政府入不敷出。“欧债危机暴露出一些国家寅吃卯粮无力负担高福利的弊端,欧洲可能因此进入‘去福利化’进程。”中国社科院研究员田德文说,“但这不能否定高福利制度本身的积极意义。欧洲之所以长期保持稳定和经济发展,则是受益于其福利制度。”德国媒体公布了一组数据:被认为欧洲最勤勉的德国人每周上班4天至5天,一天有4.5小时午休和咖啡时间,人均年休假173天。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测算,欧洲国家占据全球薪酬最高国家“前三甲”、几乎全覆盖的免费医疗、福利支出平均占政府总支出的50%左右,其中法国高达70%。

  如果中国政府买入欧债,就是买入负债。中国自己在教育、医疗、社会福利等方面的资金缺口还很大,还没有富到可以到处解救别人的程度。中国经济若搞不好也会影响美欧等其他国家。美银美林中国区执行总裁刘二飞表示,中国首先要把自己的事做好,我们的持续增长对欧洲是一个支撑。

  业内人士一致认为,对欧洲而言,问题的本质并不是缺钱。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指出,资金解决不了欧洲的问题。欧洲的问题是结构、体制、效率的问题。

  “最根本的问题是,欧洲自己都没有弄清楚问题出在哪里,我们怎么帮?比如中国借钱给希腊,德国就反对,我们不可能冒然行动,我们不愿意做分裂欧洲的事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副所长丁一凡说。

  专家特别提醒,西方国家一贯奉行冷战思维,在经济上有不断捧杀中国的言论,在政治上有不断棒杀中国的行为,对此,中国应该保持高度的警惕。闫小娜指出,捧杀中国帮助欧洲,无非是想让中国的资金廉价地借给西方国家救急使用。但是,在西方国家已经过度享受高福利待遇的情形下,中国显然不能将辛苦挣来的外汇储备廉价地借给西方国家。在中国的出口商品还在不断承受反倾销调查的情况下,在欧洲高科技产品还不允许向中国出口的情形下,我们显然需要西方国家更多地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不断放松对中国出口高科技产品的限制。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