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法制晚报:买房子和吃饭是一对儿矛盾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6 17:24 来源: 法制晚报

  本报评论员 蒋举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公告,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展顺利,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2010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估计为10046元,是2000年的2.73倍,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27.0平方米,达到预定目标。

  小康社会的六大方面: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制、文化教育、资源环境的实现程度都有较大的提高,而“生活质量”提升幅度最大。

  根据统计局的理论,跟百姓密切相关的“生活质量”,衡量标准包括了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恩格尔系数、人均住房使用面积、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平均预期寿命五项监测指标。

  啥是“恩格尔系数”? 19世纪德国人恩格尔先生提出的,用来衡量一个地区或一个家庭富裕程度的主要标准,也就是“吃饭”的开销在一个家庭开销中所占比例,比例越高,说明越穷。

  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恩格尔系数为38.4%,比2000年的45.6%下降了7.2个百分点;而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27.0平方米,比2000年的19.0平方米增加了8.0平方米。

  都拿钱去买房子了,没法儿不节衣缩食。“恩格尔系数”、“住房面积”两个数据都良性化了,但是我们一定幸福了吗?

  人家欧洲人是钱多得可以忽视吃饭的费用,所以有了恩格尔系数,我们是被高房价压得“不敢吃饭”省月供造成的“比例比较低”。尤其是那些小白领,借了父母首付款、小两口每个月收入不到万元却要60%以上用来还款。

  在统计工作中,“恩格尔系数”和“住房面积”是同一类指标,可以共同证明一个结论——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而现实生活中,高房价导致“20年家庭收入不够买一套房子”,住得越大吃饭的钱越少,这是肯定的。

  学经济的大学生第一次读到《西方经济学》专著的时候,在介绍“恩格尔系数”的那部分,有的国外学者要标明“中国广东除外”,意思是这个系数并非放之四海皆准。

  广东人崇尚饮食文化,不仅吃得次数多(两顿正餐加上早茶、消夜),而且吃得精、鲜、奇。一般广东人喜欢请客吃饭从不缩手缩脚,20年前就“什么事儿都饭桌上说”,包括普通百姓,这就导致广东恩格尔系数高过新疆和河南。

  2010年,当房价走入史无前例的高限,宏观调控还未完全发挥作用的年度,被丈母娘逼着买房的、被“买房子永远是最佳投资”思想影响出手的,应该能够深刻体会到“买房子和吃饭是一对儿矛盾”。

  这次“洋系数”证明了我们的“幸福”,且不怪它算得对不对,首先该感谢“恩先生”对我们的肯定。敢作敢当,后面的路要自己走,别让日子过得太苦,该吃什么就吃点什么,别住在大房子里天天喝粥吃咸菜,同时也给“恩格尔”一点面子,别让自家的数据,拉了全国人民幸福指数的后腿。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