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评论:乳制品逆势上涨预示何种行业生态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30 11:23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日前,北京各大超市纷纷接到乳企的涨价通知。蒙牛、伊利、三元等多家乳企的部分乳制品将集体涨价,涨价幅度为每箱1到2元。有专家称,乳企所称的原料成本上涨的理由讲不通,集体涨价或源于今年以来乳企自身的压力。(12月29日《新京报》)

  蒙牛致癌牛奶事件制造的消费恐慌仍在蔓延,按照一般思路,当产品出现质量问题,企业开展危机公关的首要任务是,以开诚布公的姿态取信于消费者,同时适当下调产品价格以维护市场份额。此轮信任危机爆发之后,蒙牛股价持续下跌的同时,产品在京销量也暴跌四成,然而,蒙牛不仅没有积极善后,反而积极参与新一轮价格攻势。这样的情景实在令人大跌眼镜,其逆势上涨的底气究竟何在?

  无论是价格法还是反垄断法,都明确规定,经营者之间不得通过协议、决议或者协调等串通方式来统一确定、维持或变更价格,实行价格垄断。然而,行业协会对抗法律法规的做法却屡见不鲜——绝大多数行业协会成员都是本行业大中型企业的代表,足以赚取暴利的“价格联盟”无疑对他们有着强大的吸引力,规避公平竞争实现暴利追求之余,凭借“价格联盟”仰仗“行业协会”,打压挤对“薄利多销”的小企业的做法也并不鲜见。蒙牛的“绝地反击”,是否因为有行业协会撑腰的背景呢?

  时至今日,虽然“涨价”早已令公众倍感麻木,但公众即使可以不在乎涨价的结果,却不得不在乎涨价的过程。在蒙牛深陷信任危机的当下,其有违常理的异常举动更应引起足够的警惕。这到底是企业一厢情愿的危机公关,还是行业内部统一协调的抱团取暖?倘若不幸如此,消费者所面对的不仅是强势的生产企业,更是铁板一块的行业生态。而共荣共生的行业联盟力量越强大,公众孱弱的权益就越容易受到侵害。

  即使乳制品价格有必要调整提高,也应该由生产企业依据经营成本以及市场需求各自进行合理调整,时间统一、地点一致的集体行动背后,到底掩藏着什么鲜为人知的秘密?纵使消费者难辨究竟,相关职能部门却不可不查。赵志疆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