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滕泰 :新对外开放观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09 18:03 来源: 英才

  文|滕泰(微博) 

  虽然今年以来,人民币出现了一定幅度的升值,但我认为,人民币的升值并没有达到市场预期,今后升值速度还要加快。当前人民币汇率得以保持稳定的原因是因为央行将所有民间的美元都收笼。而只有央行不参与外汇买卖,市场自动出清,那才是真正的均衡点——认为人民币升过头的就卖出,认为人民币该升值的就买进。所以,只要央行不参与,人民币汇率还有很大的升值空间。

  过去一段时间,中国每个月都吃进5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这种状况可能源于贸易顺差、资本项目顺差或热钱,但不管原因是什么,每增加500亿美元外汇储备,央行就要为此增发3300亿元人民币。按照现有的3.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计算,央行为此增发了20多万亿的钞票,其结果就是先造成了资产价格泡沫,然后造成了物价上涨。

  面对资产泡沫、经济失衡,政府自然需要出台一些纠正措施——上调存款准备金。为平衡不得不发3300亿人民币,政府提高了0.5个百分点的存款准备金率,把这3300亿人民币从市场上收回来。

  这种紧缩政策从表面上看对整个贷款没影响,但实际结果是中小企业没钱了、股市没钱了。为什么?因为回收是不对等的。央行间接买进的是外资、外贸企业的外汇,每个月的3300亿是给了外资、外贸企业。而资金回笼时,央行是谁的存款多就收谁的。实际上,被回笼的大多数是内资、内贸企业的钱。这种对冲的结果是,总量上看,央行发出与收回的钱相等,但事实是外资、外贸企业的钱越来越多,内资、内贸企业的钱却越来越少。其结果是客观上鼓励了外资、外贸企业,但内资、内贸企业——大多是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却被搞死了。最终,整个对冲政策也不会长久持续。因此汇率问题不仅仅是局限在“出口企业会不会受影响”层面的问题,而是一个关乎整个中国经济会不会因为人民币不升值而失衡的问题。稳定汇率的做法在10、15年前是有道理的,但现在这么做就没有道理了。

  1994年汇改以后,中国对外开放战略初定,分为三大块:鼓励出口、稳定汇率、吸引外资。现在看来,这三项政策毫无疑问是正确的。如果不吸引外资,中国经济走不到今天,这是发动机;如果不鼓励出口,就没这么多就业;如果汇率不稳定,前两个都实现不了,人家也不会来投资。

  但是,正确的政策长期不调整,环境一旦改变,就有可能转化为错误的政策。刻舟求剑的故事谁都知道。大家可以想一想,现在企业出口还需要国家去鼓励吗?以前我们是需要广泛吸纳就业,但现在的情况是个别地方已经出现了民工荒。

  去年,光出口补贴、退税,政府就拿出了7300亿,相当于财政收入的十分之一,分别大于住房补贴、医疗补贴、教育补贴。这些钱出口企业留得住吗?它们全部被送给了外国消费者。实际上,出口补贴是国内消费者补贴外国消费者,内资企业补贴外资企业,中西部落后地区补贴东部发达地区。吸引外资政策也是一样。现在中国已有3.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还吸引什么外资?在外汇储备增加这么多且没法配置的情况下,再盲目吸引外资应该是羞耻而不是政绩。因此,之前的对外三大经济政策都需要调整:从鼓励出口变成追求国际收支平衡、从稳定汇率变成更灵活的汇率政策、从盲目吸引外资变成吸引外资重质量不重数量。

  我把这三条称为“新对外开放观”。中国还是要对外开放,但要根据不同的时代背景尽快变。这个不变,国家战略会出大问题,整个经济都会为其付出大代价。

  (作者系民生证券(微博)副总裁,本文只代表个人观点)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