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金融改革须利率市场化与降低机构门槛同行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1 18:10 来源: 中国广播网专家:金融改革须利率市场化与降低金融机构门槛同行
中广网北京1月11日消息(记者季苏平)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五年一届的金融工作会议几天前刚刚结束,曾经千呼万唤的金融体制改革终于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在无比庞杂的改革中,哪些内容会是最为关键的?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今天(11日)举行经济每月谈上,专家学者各抒己见。
中国金融行业最大的风险在哪里?是摇摇欲坠的股市,是数目庞大的地方投融资平台,还是民间高利贷?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副部长魏加宁看来,中国金融行业最大的风险就是不改革。
魏加宁:当前中国最大的风险是什么,尤其是金融领域最大的风险是什么?我个人认为不改革是最大的风险,要想避免经济出现过大的波动的话,恐怕还需要加快改革。
不论这样的评论是否过于夸张,有一点是肯定的,中国金融行业需要改革。几天前刚刚结束的金融工作会议上有关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信息已经透露出来。那么在如此庞杂的改革中,哪一项改革最为关键,能够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呢?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认为利率市场化最为关键。
郑新立:我们去年下半年以来有些地方出现了高利贷,那么怎么样能够降低利率,只有通过竞争,通过利率的市场化来降低贷款利率,减轻企业的还本付息的负担,所以推进利率的市场化作为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要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
在郑新立眼中,降低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允许民间资金设立小型金融机构同样是改革的关键。让民间借贷浮出水面,既便于监管也能让高利贷问题药到病除。
郑新立:通过加强竞争,使现在现在有些地方出现的高利贷现象自然就消失了,因为广大借款的用户能够从正规的金融机构获得利率比较低的借款,那么高利贷自然就没有市场了,自己就消失了。
去年温州的民间借贷风波曾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当时就有人提出要让民间资本通过合法渠道进入金融行业,这样既便于规范,也能让中小企业获得贷款。那么这项改革是否能过顺利出台呢?
郭田勇,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他坚持利率市场化和降低金融机构准入门槛两者就如同一个硬币的两面,必须相辅相成,两项改革如果只推进一项都有可能导致更大的金融风险。
郭田勇:假如说我们的利率市场化没有改革,我们只是把金融机构它的准入门槛大幅度降低,这样的话就会吸引大量的社会资本都过来扮演银行,因为利益差这么高,金融业就容易形成一个黑洞。第二个如果仅仅是利率市场化改革了,但是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没有往下降的话,那么好,这样反而可能会容易形成一种联合性相对垄断的状态,贷款利率不但没有往下降反而会往上升。
这两项改革对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至关重要。学界的主流观点是,虽然我们的商业银行一直强调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然而商业银行的特性就与高风险的小企业水土不服,这种情况不仅是中国如此,国际上也是如此。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张健华认为,民间借贷,靠人缘、地缘、血缘、亲缘的关系建立起来的,而不是靠审查资产负债表。
张健华:大银行的话,放一笔1亿、10亿的贷款它可能有7、8个程序,在内部走起来非常复杂。小企业的话,我们就会简化一些,搞两三道程序,但是周期也比较长。我们小企业是社区型的,它要靠当地对人非常熟悉,你的人不可能长期在一个地方呆,特别是对那些干的好,而社区型的小型的金融机构就不一样了,我们讲草根金融,草根就是扎根在当地了。
当然,大量的小型民间金融机构并不是一放了之,而是需要更加严格监管。专家建议,对区域性的小型金融机构监管的责任要交给地方政府,要建立起地方性的金融监管机构,在业务上可以归银监会指导,但责任在地方政府。如果出了问题,就打地方政府的"屁股",强化地方政府的责任。除此之外,还应该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魏加宁:现在有一个不好的倾向就是,现在小而不能倒,一些小的金融机构出了问题都不让它退出,这个金融机构只有生没有死的话,这是最大的系统性风险。为什么退不出去?没有存款保险制度就很难让它退出去,退出去就有可能导致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