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息差难持久倒逼银行业转型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2 19:01 来源: 《环球财经》杂志

  商业银行已到转型前夜?

  在中国银行业靓丽的财务报表背后,是过分依靠存贷差的经营模式。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将促使这种经营模式发生转变,创新无疑是其中关键的一环;但在此之前,银行还有很多的功课要做

  ■  钱坤 关键

  每到岁末年初,各银行都使出浑身解数去吸纳存款,目的是为了能符合监管指标,并为明年的贷款扩张留足弹药。发行各种理财产品成为银行“曲线”揽储的重点手段,但名目繁多的理财产品的风险也使监管层产生了更多的忧虑,并终于做出停发一个月以内短期理财产品的决定。

  诸多业内人士表示,这种依靠净息差维持高速增长的年代已经不可持续,利率市场化成为不可回避的趋势。今后中国的各商业银行必须要进行经营模式的转变,特别是在零售银行领域,同时发行理财产品的风险也在被越来越多的人士发现,这种操作模式也会受到日益严格的监管。

  高息差难持久

  中国银行业在过去10年成绩斐然。截至2011年三季度末,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已达107.41万亿元,资本利润率为22.12%,资产利润率为1.38%,各项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另据英国《银行家》杂志以一级资本和业绩表现为基础的全球前1000家银行排行榜中,来自中国的银行从10年前的9家增加至101家,成为上榜银行数目第三多的国家。

  通过高息揽储获取信贷资金是中国银行业的普遍做法,在中国利率管制的情况下,造就了中国商业银行独特的经营模式:高息差(高存贷差),但这样的好景恐难持续。法国兴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商业和个人银行业务总经理毕鹏飞介绍,在欧洲的商业银行内,存贷差常年保持在1%~2%,台湾地区仅在1%。而在中国大陆,按照中国央行规定的存贷款利率差,以一至三年期为例,利差就在3个百分点以上。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央行规定的是存款利率上限和贷款利率下限,因此在实际业务中,存贷差比3个百分点还要高。

  包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对此指出,这是一个不好的现象。他进一步指出,中国银行业过度依赖于存贷差反映了中国与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差距。据他透露,美国银行业的收入大概70%甚至更多一点是所谓的中间业务,而不是对公的业务,中国银行业现在大概80%的收益来自利差贷款业务,包括零售业务。

  《环球财经》杂志总编辑向松祚认为,高存贷差造成了储户与贷款者双重不满意,储户被迫承受着负利率,而贷款者也要承受着高融资成本。“这次温州高利贷风波出来之后,我的感受,特别是跟一些企业家一起交流,现在的银行家,整个中国银行业有这么几个大的问题——第一个就是储户不满意,北京大学做过一个统计:2002~2008年中国储户为银行补贴了7200亿元;第二是企业不满意,企业现在承受着非常高的利率,另外高利贷的利率难以想象,像温州等地区达到了百分之二百以上;第三是股东不满意,很多银行的分红率都处在3%以下;还有一个是社会不满意。”

  Bankrate中国区总经理王芳女士也对本刊记者表示,这种单纯依赖存贷差的模式必然会发生转变。

  理财产品难救场

  商业银行的存款就如同军队的军火库,只有弹药充足,才能有力量投入战斗。因此各商业银行都将拉存款作为其工作的重中之重。而鉴于中国央行规定了存款利率上限,锁死了商业银行通过提升存款利率获得更多存款的路径,各商业银行均采取通过发放理财产品的做法,曲线获得更多的资金。而通过理财产品获取的收入又可以满足监管层要求增加中间业务收入的要求,可谓一举两得。

  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第一副秘书长周永发日前透露的消息,2011年前9个月,商业银行发放的理财产品同比增长超过50%。据统计,2010年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规模约为7万亿元,而2011年前3季度,国内理财产品市场的规模就扩大了一倍,陡增至约14万亿元。

  在2011年年末,各商业银行吸储的冲动更为明显。根据央行最新的统计数据,2011年10月份人民币存款减少2010亿元,同比少增3618亿元。从上市银行三季报中披露的存贷比情况来看,各家银行的存贷比情况不容乐观,甚至有数家银行已经接近75%的监管红线。

  但另一方面,此前商业银行力图通过高收益率的理财产品获取资金的做法,开始受到监管层的封堵。银监会在9月底下发通知,要求银行在1个月内完成对理财产品的整改规范。受此影响,10月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量有所下降。据银率网数据库统计,2011年10月份各商业银行共发行人民币产品1734款,环比下降13.0%;外币产品发行193款,环比下降34.1%。

  进入11月后,银行的理财产品发放频率有所加快,但此前在四季度出现最多的短期(一个月内)理财产品则几乎绝迹。

  据某商业银行个金部负责人透露,由于监管层近期推出了对超短期理财产品的监管措施,各商业银行的短期理财产品均已绝迹。这对急于年末吸纳资金充实资产负债表的商业银行们来说无疑不是好消息,因为按照此前的做法,通过短期理财产品,银行在年末年初之时可突击获得大笔的账面资产,一旦进入新的监管年度,这些钱就物归原主,同时这些资金的所有者会获得可观的短期利息收入。据一位“息爷”向本刊记者透露,一般来说,年末不到3周的时间他就可以获得近10%的收益。

  但现在增加了理财周期,银行就必须要相应地提高利率,这无疑增加了来年银行的压力。因此可以预见,这种通过理财产品突击吸纳资金的做法难以持久。

  单纯追求收益率

  根据银率网的分析,目前的银行理财产品已经面临严重的同质化竞争。国泰君安最新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从收益率看,自2009年以来,市场上最常见的货币债券类、组合类和信贷资产类这几种目前主要的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逐步趋同,且一般而言,货币债券类理财产品的收益率稍低于组合类。具体来看,对于占据目前理财产品主流的货币债券类产品而言,其平均实际收益率与3年期国债利率相近,反映出其对应的资产池主要以固定收益类产品为主,通过结构化的设计和滚动发售,使得投资者购买一个较短期限的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能够媲美一个较长期限的国债并持有到期的收益率。

  王芳认为,商业银行钟情于银行理财产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利率管制的背景下,银行能通过此途径获取更多的贷款资金,因此银行主要依靠产品的收益率来吸引客户。同样在存款利率锁定的大背景下,银行客户也仅对收益率(利率)敏感。这就是高收益率理财产品大行其道的原因所在。

  注重产品销售而轻视产品研发的现象不仅在一般个人金融业务中存在,在个人金融的顶级发展领域——私人银行也延续着。王芳认为,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利率尚未市场化直接相关,而“利率市场化将彻底改变这种业态”。“我注意到在刚刚结束的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上,着重提到了利率市场化的问题,这是我印象中有关利率市场化最高规格的表示。”各商业银行已经明显意识到这种转变的紧迫性。不仅各股份制银行,各国有银行也开始在个金部门模式转变上发力。

  客户教育和教育银行

  在业内人士看来,在零售银行业务转变的过程中,客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王芳认为,与美国的客户相比,中国的个人银行客户在理财方面的知识非常匮乏,中国的客户仅仅关注收益率。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