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赵坚:破解铁路春运难题需借鉴民航系统售票模式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23 18:38 来源: 财经国家周刊

  进一步破解春运难题,首先需延长预售期,借鉴民航系统售票模式;其次是增加铁路运输能力,最后是加速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赵坚

  今年春运与往年有别,铁道部全面推行实名制、网络购票、电话订票等新措施。这些举措有力打击了旅客长期诟病的“黄牛”猖獗的加价倒票活动,开通了新的购票渠道,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春运难题。

  为推行购票实名制,铁路系统先后投入大量资金改造升级软硬件,仅春运期间就需增加数万名验票人员,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据悉,今年春节期间铁路将发送近3亿人次,人、证、票的“三确认”量大而费时,难免会延缓了广大旅客的进站过程。另外,在网络售票环节出现登陆难、电话订票无法接通等问题,也亟待进一步解决。

  火车票购票难,实际上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一些深层次问题的外化,解决火车票购票难,需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首先是进一步优化售票环节流程,提高效率。如延长售票期,从目前的12天延长到1个月、3个月甚至更长,以缓解网络和电话订票无法接通的现象;采用实名验票方式,在进站环节特别是在高峰期采取随机抽查方式,三查一或五查一,减少旅客等待时间。

  铁路售票系统机制也有待完善之处。目前铁路订票系统封闭的的运作模式,与市场需求之间仍存差距。铁道科学研究院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是具体负责12306订票网站运营的主要单位,自主发展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其售票的技术系统平台与订票需求难以完整对接,售票渠道没有向携程等代理商开放,进一步降低了订票网站的支撑能力。

  在这方面,我国民航的售票系统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民航体制改革后,于1997年成立专业提供售票技术平台的企业(中航信),并进一步发展成第四大的GDS(全球分销系统)运营商。其所开发的民航的电子客票系统,曾遇到的最高点击次数为每秒7600次,相当一天6.6亿次而没有发生拥堵。铁路可以与中航信及其他代理商合作,形成更开放的铁路客票销售模式。

  其次是增加铁路运输能力。再好的售票系统,如果铁路线路通过能力饱和,开不了更多的客车,铁路购票难的问题仍然不能解决。据铁路部门预计,春运期间铁路将发送旅客2.35亿人次,同比增加1352万人次,日均达到588万人次,而目前铁路的春运客运能力仅为382万人次,每天有200万人次能力的缺口。不管是为了解决春运问题,还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都应在优化现有铁路运能的基础上增加运能,预计2020年我国铁路应达到16万公里。

  提高运输能力并不一定要片面追求高速度,建一条时速300公里高速铁路的成本,可以建两条以客运为主的铁路,或三条货运铁路。实践已经证明,在现阶段多建普通铁路,我国铁路运输能力紧张的问题就可能有所缓解。

  与此同时,也不能片面追求高科技,铁路运输的市场定位不可能仅服务于高收入旅客。由于与高铁技术标准不兼容,普通客车线路无法运行高铁,又不能停掉,致使其货运能力无法充分释放,铁路运输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问题依然如故,国民经济大动脉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最后,最根本的是加速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让更多的人能够在就业地安居乐业。特别是京津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应容纳更多的就业人口,解决相关人员的户籍、社保、住房和孩子上学问题,使他们成为城市居民。这样可以减少春运的人口流动,进而缓解春运压力,同时也符合百姓福祉及经济发展的需要。

  (作者为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