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三峡集团入主葡萄牙电力 取得进入欧洲市场密钥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23 18:23 来源: 财经国家周刊

  三峡集团希望通过入主葡萄牙电力,取得进入诸多葡语国家和欧洲、北美清洁能源市场的通关密钥

  记者 陈少智

  大西洋西岸,里斯本。2011年12月30日,葡萄牙财政部大楼里,中国长江三峡集团(下称“三峡集团”)的董事长曹广晶,在一份并购协议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那一刻,这位48岁的央企高管百感交集。至此,这起交易资金27亿欧元、后续投资有可能数十亿欧元的并购正式开场。

  这是欧债危机爆发以来,欧元区展开的首批国有资产私有化交易之一,首次参与国际市场并购的三峡集团击败了诸多世界级强手,成功夺魁。

  这亦是中国央企在竞标国际大型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权中,取得成功的首例。

  三峡集团希望,通过入主葡萄牙电力,取得进入诸多葡语国家和欧洲、北美清洁能源市场的通关密钥。

  中方给出的每股价格,比市价高出一半;加上中方银行的后续贷款,三峡在葡萄牙的投资总额可能达到80亿欧元。这对纾困资金饥渴的葡萄牙而言,无疑雪中送炭。安邦资讯的统计信息显示,在全球市场持续波动的2011年,中国海外并购金额,仍有20%的增长。

  激烈竞标

  三峡此次的并购成功,其实来得并不容易。

  葡萄牙电力(EDP)公司,在葡萄牙家知名度较高。这是一家以清洁能源发电为主的跨国集团,垄断着葡萄牙的发电和配电领域,同时也是澳门电力的控股股东。

  除了在本国的绝对影响力,EDP在伊比利亚半岛的另一主要国家西班牙的发电、配电、供气等领域,也占据重要地位;其业务范围目前已覆盖美国、欧洲等13个国家和地区。

  其麾下的风电业务规模位居全球第四,其控股的巴西公司,在南美水电领域亦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EDP的2010年年报显示,其传统能源(水电、火电等)在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装机容量分别为994万千瓦和386万千瓦,分别占两国总装机的70%和5%;在不含水电的可再生能源上,EDP的总装机为644万千瓦,其中欧洲部分占欧洲总容量的4%,美国部分占美国总装机容量的8%。

  EDP2010年实现营业收入142亿欧元,约占葡萄牙全国GDP的9%,净利润达到12亿欧元。

  2010年,为应对主权债务危机,按照葡萄牙政府与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达成的协议,葡国政府开始出售政府持有的电力、电网和航空等国有企业股权。其中,葡国政府持有EDP的21.35%、共计7.8亿股的股份。

  2010年11月,中葡两国有关方面签署了EDP股权转让的合作意向。

  2011年7月,三峡集团开始组织国内外知名的中介团队,积极准备该项目的投标;2011年10月21日,三峡集团递交了第一轮报价标书。

  参加第一轮投标的公司,包括德国能源巨头意昂(E.ON)集团、巴西国家电力公司、巴西Cemig电力公司、印度Birla公司和日本丸红株式会社等共五家企业。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了解到,中国五大发电集团之一的中电投麾下企业中电国际(2380.HK),此前也欲参与投标,后放弃;法国电力公司和西班牙Formosa天然气公司,也放弃了竞标。

  2011年11月11日,三峡集团收到了葡萄牙政府的第二轮投标邀请函;彼时,竞争对手只剩下了三家。葡萄牙内阁会议剔除了印度Birla公司和日本丸红株式会社,当地媒体称“这两家公司并非知名的电力公司,只是通过许诺许多经济好处来吸引葡萄牙当局的注意”。 “竞标过程竞争十分激烈。”曹广晶说。巴西和葡萄牙同属葡语国家,源远流长;德国意昂则实力超群,加之葡萄牙总理佩德罗 帕索斯 科埃略“经常在非关键时候与德国总理默克尔在欧洲事务上立场一致”(葡萄牙媒体《经济日报》),导致此次竞标超出了纯商业范畴。

  德国和巴西的部分领导人,直接向葡国政府表态,支持本国公司购买EDP股权;巴西政府甚至针对本次竞标专门修改了有关法令,允许巴西国家开发银行为本国企业境外投资收购提供大额融资支持。

  孰料,当葡萄牙媒体报道了德国总理默克尔向葡萄牙政府施压的消息后,葡萄牙舆论界开始充斥对德国的不满,葡萄牙反对党也坚决要求政府做出不偏不倚的决定。葡萄牙本地媒体,也未“放过”三峡集团。一度,针对中国企业在审批方面存在着不确定性、中国企业可能对葡萄牙经济安全构成威胁的质疑甚嚣尘上;对此,三峡集团向葡萄牙政府和当地媒体做出了澄清。

  此间,中国商务部也公开表示,本次交易是一项商业行为,希望葡萄牙有关方面能秉持市场原则,公开、公平、透明、独立地决策中标结果。

  直到揭榜最后一刻,德国意昂还被视为最热门的候选对象。作为所有竞争者中惟一的欧洲公司,意昂的地缘优势异常明显;而且在竞标期间,EDP总裁麦克西亚还访问了意昂的总部。

  2011年12月22日,三峡集团接到中标通知。每股3.45欧元的收购价,虽比12月21日的收盘价高出53%,但比德国意昂的3.25欧元、巴西国家电力公司的3.28欧元,也不过高出5%~6%,属于“险胜”。

  双赢模板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了解到,此起并购中,三峡集团除了27亿欧元的最高报价外,还附带了低成本长期银行融资及投资承诺。

  葡萄牙内阁发言人Guedes在竞标结果公布后说,三峡集团能给EDP带来自身不具备的“财政实力和投资能力”。

  “三峡集团所给出的竞标条件,无论是对本公司还是葡萄牙的经济来说,都是最好的选择。”EDP的CEO梅西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们应为此感到高兴与骄傲,这笔交易使得葡萄牙站在了国际化市场的前沿”。

  瑞银集团估算,三峡集团提供的一系列优惠融资条件,可满足EDP在2015年之前的再融资需求;融资成本的降低,还可让每股获利提升5%。这其中包括,到2015年,三峡集团投资20亿欧元用于建设可再生能源项目,并将提供40亿欧元的信贷额度;除此,中资银行还承诺,未来将为葡萄牙其他公司提供融资。

  EDP表示,这笔交易有助于提高公司流动性,从目前的40亿欧元提高到80亿欧元,因此将“改善公司的信用状况”,并把债务水平从目前EBITDA(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的4倍以上降低至3倍以下。

  反观落榜的德国意昂,其收购条件却多是“同意将再生能源活动的基地设在葡萄牙”、“加强与西班牙合作”等。对于求钱若渴的葡国政府来说,做出选择并不很难。

  “对于EDP和葡萄牙政府来说,这是一个大奖。”葡萄牙《商务日报》报道说,“为葡电和葡政府带来了一件迫切需要的东西:资金”。葡萄牙《公众报》则发表文章,称政府“做得很好,因为葡电的战略未来得到了来自中国的保障”。

  三峡集团此次收购并无意取得EDP控制权。目前,三峡集团已经同意了4年的闭锁期;葡电亦向葡萄牙证券市场监察委员会提交公报称,公司身份将保持不变,重点仍放在伊比利亚半岛、巴西和可再生能源等核心业务上。

  在和曹广晶的签约仪式上,葡萄牙财政部长维托尔 加斯帕尔表示:“葡萄牙政府坚信,此次交易的成功将有助于提升葡萄牙在国际投资者中的吸引力”。

  而这起并购,也无疑让三峡集团在欧洲的声誉大振。三峡集团发言人秦国斌对外表示,对葡电的兴趣,“源自三峡集团的欧洲战略”。

  受日本核事故影响,多个欧洲国家决定“弃核”,以致三峡最擅长的可再生能源商机倍增。

  “通过葡电力,三峡将进入欧美及巴西市场,加快全产业链走出去的步伐。”曹广晶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三峡集团战略发展部主任张定明认为,三峡集团的目标是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的领导者,此次并购对于三峡集团的国际化道路有很重要的意义。

  “EDP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公司,有着优秀的领导者和管理团队。”曹广晶在接受葡萄牙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希望政府和其他股东要保持现有团队,以保证EDP稳定发展。EDP有着很强的竞争优势,尤其是在可再生能源方面。我们希望将与EDP在国际清洁能源领域进行持久广泛的战略合作”。

  三峡集团计划与EDP联合在巴西投资新项目,“但不会影响葡电巴西公司的股权结构”。

  曹广晶亦表示,“欧盟的债务危机是政府的危机,但是对企业而言有很多好的机会”,“对于三峡集团而言,收购EDP为我们的国际化搭建一个非常好的平台,我们可以借助这个平台把业务扩展到全球”。

  不过,英国《金融时报》特别撰文指出,三峡此次交易不会成为未来欧元区私有化的样板,“爱尔兰、希腊等其它负债累累国家的电力生产商,缺乏葡萄牙电力那样的国际地位;即使是中国,也不会贸然收购完全依赖国内市场的小型运营商。”

  芝麻开门

  欧债危机愈演愈烈,诸多欧洲企业风雨飘摇;但是,一些嗅觉灵敏的国际大型机构,却觉察到了其中的商机。

  美国富国银行、谷歌、强生、黑石集团、国际集团及日本京瓷等企业巨头,接踵前往欧洲,寻求收购“质优价廉”的欧洲资产。

  其中亦不乏中国企业。安邦咨询的统计显示,在全球市场持续波动的2011年,中国海外并购金额仍有20%的增长。

  为应对主权债务危机,葡萄牙政府已同意将其国有企业进行全面私有化;自EDP开始,未来葡萄牙政府还将陆续出售其政府持有的电网、港口、航空等各种股权。 2011年12月21日,前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出席香港公开大学荣誉博士颁授典礼后表示,“部分央企可利用欧债危机加紧海外扩张”。

  商务部一官员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欧债危机为中国企业投资欧洲“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而且还是利人利己的好事”。

  当前,欧洲急需外部资金支持;而放眼世界,中国经济实力不断上升,外汇储备充足,一批企业在国际投资并购领域中异军突起,成为欧洲最有希望倚重的对象。 2011年11月,中石化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国际石油勘探开发公司”,与葡萄牙高浦能源(Galp)公司签署股权认购协议,以35.4亿美元的价格,获得高浦巴西公司及其对应的荷兰服务公司30%的股权。

  《财经国家周刊》另外获悉,目前,中国国家电网公司正在竞标葡萄牙国家电网公司,已进入“短名单”,是惟一提出全盘收购25%股权(单个投资者可认购的最大限额)的竞标者;其竞争对手是阿曼石油公司和加拿大布鲁克菲尔德基础建设集团公司;截标日为2012年1月20日。

  据葡萄牙《经济日报》报道,葡萄牙国家电网公司的私人股东Logoplaste集团、Oliren控股公司和Gestmin控股公司表示,支持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在该公司参股。 “很难说,目前是不是抄底欧洲的机会。”国资委一位不愿具名的官员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也可能抄在山坡上”。

  “中国未来对欧洲地区的投资将持续成长。”摩根大通亚太区创投公司一高管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该高管建议指出,中国企业的并购领域,应由过去的集中于能源、矿产资源,逐步向电子资讯、工业制造、金融、物流、交通基础设施等延伸;并购主体也应由大型央企转向更多的民营企业;投资方式也应更加多元化,除直接投资外,还包括并购、参股、交叉换股及投资基金等。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