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时评:高铁天价采购隐匿多少秘密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21 13:39 来源: 现代金报

  一个自动洗面器7.2395万元(含税销售单价,下同),一个色理石洗面台2.6万元,一个感应水阀1.28万元,一个卫生间纸巾盒1125元,最后组合成总价高达三四十万元的整体卫生间;上万元的15英寸液晶显示器,2.2万元一张的单人座椅,6.8万元的冷藏展示柜……这些令人咋舌的价格,不是来自北京、上海的某个高档别墅,而是我们乘坐的动车。这是记者辗转获得了一份南车采购目录——《CRH2型动车组配件供应商名录》发现的。(详见今日本报A14版)

  动车比一般列车要求高,配备质量过硬的硬件或设施,也许是人之常情,但是高到离谱则绝不正常,尤其是连日常用品的采购价都与同类产品的市场价悬殊,则明显值得追问。高铁天价采购究竟隐匿着多少秘密?

  其一,采购中的掠夺性垄断是否存在,究竟是哪些人主导?多位高铁供应链上的受访者,将垄断供货商归总为三类:一是技术型垄断,以外资企业为主;二是亲属“近水楼台”型垄断,即供应商老板是某部委官员、主机厂领导的亲属;第三类是关系营销者,通过与铁道部高官搭上关系取得信任后成为高铁供应商,很多从未有过相关经验。后两类型垄断,像高达30万元以上的整体卫生间、上万元的座椅,被一些主机厂内部人士称之为“掠夺性垄断”。不知道某部委官员、主机厂领导亲属都是谁,这些人存不存在中饱私囊甚至腐败行为?

  其二,现行的招投标制度为何形同虚设?不同于一般的招投标,为确保招投标科学严谨,铁道部《关于执行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等有关文件的通知》明确规定,通过铁路部门的强制认证,产品才能在铁路客车上使用,为何多了一套环节,反而坐实了垄断?

  其三,高铁亏损与天价采购有无关系?据报道,我国5条在运高铁亏损严重,人口虽多但坐高铁的人少,上座率低是主因,现在看来光看到上座率低导致亏损并不客观,如果天价采购疯狂进行,上座率再高恐怕也填补不了亏损黑洞。

  其四,如何有效遏制高铁天价采购?不知道天价采购是否已经停止,更不知道在建或待建的高铁是否仍然存在天价采购,如果依然存在“崽卖爷田不心疼”的惊人采购,老百姓何时不再当冤大头?

  其五,党组成员绝不插手铁路工程项目,如何落到实处?铁道部部长盛光祖上任伊始曾表示,“我代表部党组表态,我个人及党组成员决不插手干预铁路工程项目,请全路干部职工监督。”态度如此坚决,备受好评,如何贴地而行?

  高铁天价采购已经成为群情激奋的公共事件,铁路部门不能沉默,不妨及时回应。最关键的是,审计、纪检和司法部门应该把媒体报道当作一封举报信,按图索骥,查个水落石出,问责相关责任人,给公众一个交代,并进行制度建设,避免类似恶劣事件重演。王石川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