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济南日报:打破银行垄断须有确切时间表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05 11:43 来源: 舜网-济南日报

  □张剑波   

  在市场经济的眼睛里,揉不得“垄断”的沙子。中国市场和中国经济的“去垄断化”,已到了需要各个击破的历史隘口。

  4月1日到3日,温家宝总理到广西、福建等地调研,在谈及企业融资问题时,他说:“我们银行获得利润太容易了。为什么呢?就是少数几大家银行处于垄断地位,只能到它那儿贷款才贷得来,别的地方很困难。我们现在所以解决民营资本进入金融,根本来讲,还是要打破垄断。中央已经统一了这个思想。”(4月4日《南方都市报》)

  中央统一思想,决定打一打“金融老虎”。温总理此番发声,宣告中国银行业的垄断体制已面临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局面。历史大势,浩浩荡荡,银行业仰仗政策支持或可在一段时空内坐享“垄断”红利,但“垄断”终有尽时,在市场经济中,谁也没有资格和权利截一方市场,自立为王,作“东方不败”。

  中央此次痛下决心,对银行业“动手术”,实因情势所逼,再无瞻前顾后之余地。2011年,中国实体经济下行,尤其中小企业遭遇深刻困顿,然而,在实体经济惨淡经营的同时,中国银行业的业绩却显得过分“花团锦簇”,两相对照,格外刺目。

  从公开的数据看,农行、建行、工行、中行四大银行2011年的净利业绩,分别是1220亿、1694亿、2084亿和1303亿。算起来,相当于四大行每天净赚超过17亿元。业绩之骄人,世所罕见,净利润率超过30%,几乎睥睨各大行业。而与此同时,珠三角中小企业的利润率维持在3%就不错了。如此尖锐的对比,怎能不令人痛心!

  金融业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这是其核心使命。但垄断体制下的中国银行业,实在有负其使命。在美国,以银行命名的机构有8500多家,而中国只有300多家;中国中小企业为国家GDP和促进就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却罕有对口服务的金融机构。目前,中国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村镇银行仅有10余家,且无不实力孱弱,难堪大任。

  有垄断体制保驾护航,银行业“赚钱太容易”,并且顺理成章地不思进取、任意妄为、拒绝改革。银行业的各种“灰色”甚至非法收费问题,早已怨声载道,但其始终不为所动,依旧我行我素;作为既得利益集团,银行业更是对“利率市场化”改革保持高度敌意,从而延宕中国金融业改革的步伐。

  更重要的是,银行业仰仗垄断建构起来的吸金机制,成为中国实体经济的“抽水机”、“抽血机”,令后者深陷转型泥沼而不能自拔。银行业的超级利润,无不建立在实体经济高企的融资成本基础之上。由此甚至可以说,银行业的利润有多高,其对实体经济的摧残就有多烈。银行垄断猛于虎,“利润高得不好意思说”,而诸多中小企业却在苟延残喘,朝不保夕。这简直构成了对于银行业的某种指控。

  无论从何种角度讲,打破银行业垄断都已如箭在弦不得不发。中国金融业自身的改革以及中国经济的转型,无不与此关系甚重。打破银行垄断,早已达成社会共识,但真正打破银行垄断、让公众看到希望,还须有一张确切的“时间表”。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