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学者:央行资产扩张并非主动选择的结果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25 10:20 来源: 新闻晨报

  宗涛

  中国央行庞大的资产负债表近日引发了各界关注。中国人民银行的资产总量、广义货币供应量(M2)全面赶超欧美日中央银行。根据近日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在2011年全球新增的M2中,中国占到了一半以上,达到52%。由此,中国人民银行行长被戏封为“全球央行行长”。 (4月24日《北京日报》)

  这其实不是什么新闻。就资产总量来说,中国央行早在2004年初就超过了美联储,此后一路领先。2006年,人民银行的资产总量开始爆发性增长,把所有同行远远甩在身后。截至2011年末,中国央行资产规模达到28万亿人民币,约合4.5万亿美元。与之相对应,美联储、欧洲央行在2011年末资产规模分别为3万亿美元和3.5万亿美元。

  中国央行的体量占据全球头把交椅,已近6年。如果考虑到中国经济总量尚不足美国的一半,中国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似乎就更让人“看不懂”了。

  如此庞大的资产负债表到底意味着什么?

  对于央行来说,资产规模总量固然重要,但比规模更重要的是结构。比较人民银行和欧美日央行的负债方,最大的区别是,中国的货币发行即现金在基础货币中的占比远远小于西方同行。基础货币被称为强力货币,它能够成倍地扩张为M2。中国基础货币构成中,商业银行缴存的准备金占到了绝对份额,而西方央行的基础货币中准备金比重很小。此外,中国央行发行的央票也占了一定的比重。高峰时期,债券发行维持在4-5万亿元的规模,目前下降到了2万多亿元。

  综合上述两方面,在央行的负债方,商业银行缴存的准备金加上发行的央票,总规模接近20万亿元人民币,占央行总负债的70%以上。关键的一点是,这种负债在西方央行负债中的比重很低。可以说,这是中国央行多出来的部分。

  那么中国央行为何要承担这两块西方同行不承担的负债?如果我们注意到中国央行的资产方,答案就一目了然。在资产方,中国央行的外汇占款在总资产中的比重占到了90%。众所周知,对冲外汇占款的手段包括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发行央票。也就是说,庞大的外汇占款导致了中国央行庞大的负债。

  由此可以有两点结论:一是中国央行的总资产(也即总负债)全球第一,主要是因为中国拥有全球第一的外汇储备,也就拥有全球第一的外汇占款。西方央行外汇储备很少,不会产生多少外汇占款,也就不需要进行对冲。如果撇开外汇占款引起的资产或负债的扩张,中国央行的体量要正常多了。二是中国央行资产的扩张,主要是个被动过程,并不是主动扩张,发行超额货币。

  负债即负担,对央行也是如此。央行的很多负债是要付利息的。有人也许会认为,如果央行不去购买那么多的外汇储备,也就不会有这么大的负债。显然,如果央行不在外汇市场购汇,那么人民币将会急剧升值,这对出口和经济稳定都将构成干扰和冲击。相反,购买了外汇,就会放出人民币,这时如果不进行回收对冲,流动性将会大肆泛滥,同样不可取。而对冲回收的结果就是央行负债的增加。

  评价中国央行资产负债表是否合适,还需要看最终的经济结果。通过维持汇率稳定,回收过剩流动性,中国出口一直扮演了经济的引擎,使之保持较快增长,国内的通胀率也保持在相对较低水平。很多经验显示,央行资产规模和通胀率没有必然联系。危机时期,各国央行的资产负债表都大幅扩张,但物价走势很不相同,有的国家甚至面临通货紧缩风险。

  以上分析显示,中国央行资产负债表的扩张,是经济发展特定阶段的产物,并非央行主动选择的结果。目前,这个特定发展阶段正在走向末期。2011年四季度以来,外汇占款增加大幅下降,有的月份甚至变成负数。存款准备金率和央票余额也随之下降,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出现收缩。

  并且,就最终表现来说,中国央行依旧可圈可点,就像评价一家企业那样,最重要的还是看经济效益。

  (作者为经济学博士、经济金融学者)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