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在良心油条中体现的经济学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21 13:44 来源: 每日新报

  “良心油条”的经济学

  油条,很多人都吃过不止一次的大众早餐,而买过油条的人可能都很想知道,油锅里的那些油到底是不是地沟油,到底在锅里反复用了多少次?在食品安全意识不断提高的同时,很多人选择了少吃或者不吃这种油炸早餐。

  与此同时,在保定街头,一家悬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安全用油,杜绝复炸”招牌的早餐店门前,尽管标价明显高于其他店面,但市民却仍在争相排队购买“良心油条”。这家店的主人就是最近在网络迅速蹿红的“油条哥”,一位自主创业的80后大学毕业生刘洪安。

  刘洪安说:“我们为市民提供早餐凭的是良心,我卖的就是‘良心油条’。”为了消除大家对用油的疑虑,刘洪安干脆在锅里放了一把验油勺,教顾客怎样鉴别油质。不过,他至今没想明白,自己怎么突然就“火”了,他觉得“只是做了件让自己心安理得的事儿”。

  的确,诚信是商家的立身之本,民无信不立,商无信不富,这本是每一个商家和企业都该遵守的经营之道,然而一些不法商家的违法经营带来了极坏的影响,以致在“放大效应”的作用下,公众对食品安全缺乏信心。其实,“油条哥”的一夜爆红并非偶然,而是一种必然。“油条哥”走红的背后,是人们对当前食品药品安全、对某些商家和企业“良心”缺失问题的忧虑。

  据媒体调查,每吨废油能够提取0.8吨食用油,成本仅300多元,而当时市场食用油的价格每吨超过6000元,按市价打对折售出,一吨的利润接近2000元,利润率接近300%。如马克思所说,“如果有50%的利润,资本就会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以上的利润,资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去冒绞首的危险”。

  围绕着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误区,其实说白了就是商家为了降低成本、追求利润最大化而采取的一些低级伎俩。商家追求利润无可厚非,甚至天经地义。但并非只有人为压低成本这一招。高质高价,大销量、大流水,照样可以带来大利润,这其实也是经济学常识。

  刘洪安每天炸油条会用去30来斤油,每斤5.05元。除了炸完油条的少许表层油用来炸花椒油、拌凉菜,底层油全部倒掉。一天下来,大概倒掉3斤油,价值15元。刘洪安的油条比一般的油条售价高,但销量反而增加了,同时还吸引了眼球,赚足了口碑,很多顾客甚至会特意从很远的地方开车过来买他的油条。“别人卖4块、4块5一斤,我卖5块一斤。成本提高了一点点,但买的人多啊!多的时候都有三四十人排队。盈利比没倒油前还多近四分之一。”

  做食品其实就是做良心。以良心为卖点的油条吸引了大批粉丝,“油条哥”的成功是可以复制的,也应该被复制。因为凭良心做生意,并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应该人人做得到,只要你是一个有良心的商人。由此可知,像奶粉、胶囊等食品药品,要让消费者感到安全、放心,其实并不难,只要某些商家具备最起码的良知,就不至于让整个行业蒙受损失和骂名。

  小小油条带给我们太多的思考。在食品安全领域重塑消费者信心,不仅需要有更多的“油条哥”走红,更需要从上至下每个人都遵从规则,遵守底线。同时也希望有关部门加大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打击力度,完善建立一个更加公平的市场,让那些昧着良心做生意的人没有立足之地。

  本报评论员 马振龙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