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填补养老亏空不能只靠晚退休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10 23:12 来源: 投资者报也许不久的将来,人们不得不接受65岁退休的现实。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答复网友提问时表示,“推迟退休年龄”已是一种必然趋势。随后,有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应将法定退休年龄从目前60岁延长到65岁为宜。
推迟退休年龄的风声已经吹了许久。早在2008年,人保部专家就开始向媒体“透露”提高退休年龄的想法,并列举世界其他国家65至67岁退休的实例,以证明和“国际接轨”。但不论在几年前还是在现在,推迟退休年龄的说法总是遭到“民意围剿”。
最近新浪对“你是否支持弹性延迟领取养老金年龄”进行调查,93%的网民表示反对,认为此举会加剧就业紧张。这一结果与2008年网易进行的调查如出一辙,当时12万网民就“男女退休年龄或将同时延至65岁”进行投票,也遭93%的反对。
我国现行的法定退休年龄是:男职工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岁。如果将退休年龄推迟到65岁,意味着人们至少要多交5年社保、晚领5年退休金,一进一出,福利缩水10年。有人计算,我国目前的人均寿命是72岁,如果65岁退休,人均只能领取7年退休金,按25岁参加工作计算,要交40年社保。
如果不考虑物价和工资上涨因素,缴纳40年社保的资金足以抵消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人的月收入是4000元,每月缴纳28%(单位20%、个人8%)的养老金1120元,40年工作时间总计缴纳社保53.76万元;退休后按社会平均工资4000元的40%领取退休金,每月领取1600元,7年只领取13.44万元,两者差额40万元。
我国的养老金制度从1991年才开始建立,养老金覆盖范围也是逐步扩大。过去20年来,社会平均工资和物价水平迅速增长,人们按当时的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缴纳社保,退休后按现在的社会平均工资领取养老金,如果平均工资增长快,就会“缴得少、领得多”。
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消失,社会老龄化程度日益增加。2000年,我国劳动人口与退休人口的比例是10:1,纯理论上讲,是10个人为1个人养老。现在全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数超过1.8亿,到2050年,劳动人口与老年人口比例将下降到2.8:1,社会养老压力剧增。
以2010年为例,我国一年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为1.34万亿元,其中“征缴收入”1.11万亿元,“财政补贴”1954亿元,其他收入356亿元,而总支出为1.05万亿元,勉强维持平衡。这种平衡其实是以缴纳养老金的个人账户“空账”为代价,也就是说,你的养老金账户的钱支付给别人养老,而你未来的退休金,需要后来者缴纳的钱填补。
随着劳动和退休人口结构的变化,未来的“空账”会越来越大,世界银行对此有“9.15万亿元”的说法,国内专家甚至计算出10万~12万亿元的规模。但无论如何,现行的养老金制度都无法应付老龄化社会的养老需求,为此,人保部提出“推迟退休年龄”之说也无可厚非。
目前社会上对提高退休年龄的争议,很多没有看到问题的关键。支持者认为,一方面人口老龄化带来供养问题,需要人们增加工作时间“自己养自己”,另一方面,随着人们寿命增加,“事业黄金期”延长,过早退休是巨大的社会资源浪费。但在反对者眼中,推迟退休年龄会挤压岗位供给,加剧就业紧张,同时也是对自身福利的一种剥夺。
中国实施了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造成了人口年龄分布的畸形。这种畸形成就了当下的人口红利,但随着时间推移,老龄、少子化社会也不可避免,如果不正视这一点,一味强调个人福利,则会给未来的年轻人和社会造成过大负担,导致最终大家没有福利。
但是,养老责任不能只由民众自己承担。尽管社保制度由政府实施,但社保资金的主要来源还是民众自己负担,不论是单位缴纳还是个人缴纳,都是人们自身的劳动价值产出。而民众除了自己负担养老成本之外,还要向政府缴纳大量税负。同时,国有企业和政府部门掌握了大量的社会财富,而这些“全民所有”的财富,目前并未承担多少“全民养老”的责任。
2011年,我国财政收入高达10万亿元,国企利润实现2万亿元,130个城市的卖地收入超过1.8万亿元,当年政府投入社保的资金只有区区1954亿元,不到政府总收入的1.5%。而政府每年的公费出国、公款接待和公车运营等三公消费,估计超过1万亿元。如果每年挤出三公消费的一半、拿出国企利润和卖地收入的一半,养老金“空账”的缺口就能轻松弥补。
当权者在讨论养老问题时,喜欢强调我国的人口结构,也喜欢拿西方国家退休年龄作为借鉴。其实,改革开放30年来,国有部门手中积累的财富原本就属于人民,我们可以拿它去购买美债拯救欧洲、可以拿它投资救市、可以拿它来提高公务员和国企员工福利,为何在面对老百姓养老问题时,却总把它忘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