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韩驻华大使:今后10到20年中国经济仍会增长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7-02 10:34 来源: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我们不能不重视中国的,就是拥有13.5亿人口的巨大市场”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张瑜 | 北京报道

  应该如何评价中韩建交20年来的关系?

  1992年,在韩国的中国留学生只有17人,如今这个数字超过5万;1993年,在中国生活的韩国人只有不到4000人,而现在已有超过35万韩国人在此旅居。

  1992年,中国人还称呼韩国为“南朝鲜”;2003年建立全面合作伙伴关系之后,2008年两个国家成为“战略合作伙伴”。

  当然,随着这20年来两国人员交往的激增和认识加深,年轻人也会在网络上抱怨甚至抨击对方的国家的一些现象。

  然而,无论如何,2012年中韩经贸总额已经是1992年的40倍。中国成为韩国的第一大贸易国,而韩国是中国的第二大进口国。

  下一个20年,中国能给韩国带来什么?韩国又能给中国带来什么?

  中韩建交20周年之际,《瞭望东方周刊》专访韩国驻华大使李揆亨。

  61岁的李揆亨此前曾任韩国驻孟加拉、俄罗斯大使。1999年至2002年,他也曾出任驻华公使。他曾到过中国的不少地方,比如西安、曲阜、济南、青岛,还有平遥古城、重庆大足。这些地方让他深深地感动,也非常的羡慕。

  他还喜欢吃川菜、上海菜。现在,这位大使每周也会学一个半小时京剧。在中国外交部京剧学会中,只有他一个外国名誉会员。事实上,10年前他在中国就学过6段《赵氏孤儿》,现在准备学4段《空城计》。

  李揆亨认为,随着两国之间交流与合作的扩大,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或大或小的问题,但韩中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和互惠原则来应对,这是两国关系取得的重要发展之一。对于年轻人之间的争论,他觉得,首先是因为双方没有正确地认识对方,第二是都对对方有一定期待。他也曾表示,双方不应该对摩擦抱有恐惧。

  当然,这一切都基于两国人民对于共同发展的渴望。

  中韩关系有扎实进展

  《瞭望东方周刊》:2012年是中韩建交20周年,你如何评价这20年间的两国关系?

  李揆亨:以人员交流为例,2011年共有430万韩国人访问中国,有220万中国人访问韩国,双方的人员交流已经达到了650万的规模。为了支持这样大规模的人员交流,现在每周有800多次航班往返于中韩之间。我想在其他国家很难看到这么频密的航班安排。

  此外,在经济领域我们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发展。1992年建交时我们的贸易额仅为60亿美元左右,而2011年这一规模就增加到了2400亿美元,增长了40倍。

  在维护朝鲜半岛和平与稳定方面,两国正在保持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同时为了实现朝鲜的无核化,我们双方正在密切协商,共同付出努力。所以我想,中韩两国的关系在过去的20年里,无论是在政治外交还是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都实现了突飞猛进而又扎实的进展。

  《瞭望东方周刊》:经济是推动两国关系更为密切的基础吗?

  李揆亨:韩国对中国的贸易额在韩国的对外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已经达到了21%。对韩国来说中国是第一大贸易伙伴,同时韩国也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所以在经济上,我们两国关系非常密切,我们互相需要对方。

  同时,对韩国来说,中国是我们的第二大投资对象国。截至2011年,韩国对华投资规模总额已达500亿美元。而中韩两国之间贸易规模的增加以及两国间的密切合作,正在为两国关系的发展带来巨大影响力,使我们共同取得互惠性的成果。

  韩国企业不会离开中国

  《瞭望东方周刊》:中国丰富低廉的劳动力是这种合作的基础。自1992年以来,韩国大企业因此纷纷来到中国。但是,现在看起来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减退,韩国企业会离开中国吗?

  李揆亨:其实我们也深知,对于中国来说,以廉价劳动力为基础的制造业的竞争力是在逐步消失的。尽管如此,我们看到中国正在不断努力来提高劳动力效率,同时对非劳动密集型的尖端技术及产业方面进行更多投资。所以韩国企业对中国依然是有信心的。

  比如三星公司已经决定要在西安投入70亿美元,建立一家半导体工厂;而上个月LG公司也在广州举行了第八代液晶面板工厂的动工仪式。此外,韩国知名的造船公司STX已经在大连建立了工厂,利用高端技术生产船只。

  从这些韩国大企业的大规模对华投资可以看出,他们的投资领域是以尖端技术为主的产业,而不是以廉价劳动力为主的产业。

  另外据我了解,也有不少在华韩国企业正在努力提高自己的劳动力生产效率,以便抵消上升的劳动力成本。实际上,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已经谋求新办法来推动自己的生产,也有部分企业把工厂转移到劳动力比较便宜的中西部地区。

  既然在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已成事实,韩国企业也只有不断地谋求新方法来提高自己的投资效率。

  《瞭望东方周刊》:韩国企业真的没有想过将投资转移到新兴的东南亚制造业国家?

  李揆亨:部分企业是追求廉价劳动力的,那么他们确实会把目光转向东南亚地区。但大部分韩国企业家的共识是,未来依靠廉价劳动力来发展是行不通的。

  中国对韩国企业来说为什么那么有吸引力呢?我想,我们不能不重视中国的,就是拥有13.5亿人口的巨大市场。据我们了解,中国的“十二五”规划非常重视刺激内需以保持经济增长,所以我们想生产有竞争力的产品进军中国市场,对我们双方来说一定会取得互惠性的结果。

  中国对韩投资有待提升

  《瞭望东方周刊》:有个一直没有改变的事实是,两国对对方的投资数额并不对称。

  李揆亨:其实中国企业对韩国的投资还不多。按照2011年的统计数据,截至2011年底,韩国对华投资规模达到500亿美元,而中国企业对韩国的投资总额是30亿美元。

  我想最重要的原因可能是韩国的投资环境不如中国好。

  另外的原因可能是,中国企业和政府对外投资的主要目标与韩国政府引进外资的目标有不一致的地方。近年来中国对外投资虽然在不断增长,但最重要的方向和目标主要是为了确保海外资源,然后是学习国外先进技术。韩国政府引进外资着眼于引进海外的先进技术和优化产业结构。

  但是最近,韩国政府对于引进中国资金和技术加大了力度。为了吸引中国投资,我们甚至成立了专门处理中国对韩投资事务的机构,以便为中国企业家解决投资韩国的诸多问题。实际上,韩国的休闲旅游、文化产业及新兴可再生能源等方面,都是中国对韩投资较有优势的领域。

  为了吸引外资,韩国已经建立了自由贸易区。同时在法律方面,也正在为外国资本提供一些减免税收的政策,或者在他们购买土地的时候提供一些优惠政策。

  目前我们与美国和欧盟签署了100多个自由贸易区协定(FTA),也跟中国启动了这一谈判。

  这是韩国的一大投资优势。我相信这会使外国企业对韩投资获得更大利益。例如通过自由贸易区协定,在韩国生产的商品很容易出口到美国和欧盟市场。所以中国企业到韩国投资可以充分利用这种优势,以更高的价格出口商品,享有韩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享有的优势。

  所以,尽管到目前为止中国资本对韩投资还不是很多,但是我们很高兴地关注到,中国对韩投资正呈现出增长趋势。而中国最高领导层也已经对增加对韩投资表示了更多的关注并寄予厚望。因此我相信,今后将会有更多中国资本利用韩国的优势来对韩国进行更多投资。

  中国经济仍会增长

  《瞭望东方周刊》:作为关系密切的经济体,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应对全球范围内持续的经济问题?

  李揆亨: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给中韩两国都带来了负面影响。实际上,韩国还经历过1999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经过那次危机,我们内部的经济体制已经有了很大改善,所以这次对我们的冲击相应要小一些。但是因为这次危机是来自发达国家的,所以从全球层面来看,它所带来的影响还是非常巨大的。

  在此背景之下,有了G20这样的新国际合作机构,我们需要通过这样的组织来共同应对全世界的金融危机。可喜的是,在这一舞台上,中韩两国在很多领域都有着相似立场,因此更应携手一起度过这次危机。

  其实2008~2009年间,尽管有一些危机,但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增长,GDP增速保持在9%至10%的水平,并且外汇储备及进出口总额在不断增加,这使得包括韩国在内的很多国家感到羡慕。

  当然因为流动性的增加,中国国内也出现了一些通货膨胀的风险,但是比起其他国家,仍然是取得了非常成功的经济发展。我注意到大部分国际机构的经济专家都展望,今后10年到20年中国经济会继续保持增长势头,我也是这么想的。

  《瞭望东方周刊》:你在10年前曾经担任过驻华公使,这次重返中国,对中国的印象有什么变化?

  李揆亨:我首先感觉到的是,这果然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国家,从城市面貌到国民的面貌都大不相同,这是非常可喜的。

  我感觉到中国人民现在享受并且是很珍惜过去10年时间里中国的发展。同时我也感觉到,中国人民正在不断努力改善不足之处,比如说制度、法律等方面。

  《瞭望东方周刊》:你觉得韩国人民和中国人民谁过得更幸福一些?

  李揆亨:(笑)我听说最近比起过去,韩国人当中认为自己是中产阶层的人变少了,但中国人民的财富正在不断增加。

  其实我认为丰富的物质不能决定一个人幸福感的程度,尽管这是人生存的基本条件。可是即使这些温饱问题全部解决了,如果一个人还有要追求的一些理想的话,也不能说他是完全幸福的吧。

  无论如何,中韩人民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对国家的发展有坚定的信心。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