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明日最具爆发力六大牛股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1 16:35 来源: 中财网

  宁波韵升:业绩超预期,关注稀土价格走势

  报告关键要素:2011年前三季度,公司业绩超预期,原因是上游稀土价格上涨且行业具备较强成本转嫁能力。随着上游公司实行稀土停产与收储方案,以及国家系列政策的实施,稀土价格有望稳定在合理价位水平。

  事件:

  宁波韵升(600366)公布2011年三季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9.41亿元,同比增长116.4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6亿元,同比增长123.54%,基本每股收益0.77元。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5.18亿元,同比增长205.4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0亿元,同比增长442.92%,基本每股收益0.54元。

  业绩超预期源自行业较强转嫁能力。2011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1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05.43%,主要原因:一是2011年以来,上游稀土价格大幅上涨,钕铁硼主要原材料钕最高价达1850元/Kg,相对于335元/Kg的最低价涨幅达452.24%。由于稀土在钕铁硼材料中的用量占比较小,上游稀土价格上涨压力可通过产品提价得以充分转移,如烧结钕铁硼N35价格最高涨幅为503.33%。

  二是钕铁硼材料在下游领域中的用量占比较小,下游客户可以消化钕铁硼价格的提价。同时,公司与下游战略客户达成的提价协议好于预期。

  重点关注上游稀土走势与下游景气度。2011年以来,稀土价格上涨主要受国家系列稀土政策影响。

  但自8月以来,稀土价格出现回落态势,目前最新价格相对于最低价格仍存在较大的涨幅,其中钕最新单价为1325元/Kg,同比增幅为295.52%,烧结钕铁硼N35涨幅为206.97%。目前,上游公司包钢稀土等实行稀土停产与系列收储方案等措施,预计将对稳定稀土价格产生积极影响,且随着国家系列政策的实施,稀土价格有望稳定在一个合理较高水平。同时,稀土钕铁硼下游客户与电子元器件行业紧密相关,该行业景气度有望在2012年初复苏,钕铁硼下游需求有望得以提升。

  盈利能力创新高。2011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毛利率为31.90%,较上半年的21.60%提升10.30个百分点,其中第三季度毛利率创新高达39.60%,其主要原因是行业具备较强成本转嫁能力,且公司产品提价好于预期。随着上游稀土价格的回落,公司盈利能力将逐步回落至合理水平。

  期间费用率回落源自营收高增长。2011年1-9月,公司期间费用率为12.67%,较去年同期的15.80%回落3.13个百分点。其中,管理费用为1.71亿元,同比增长63.22%,主要原因是公司加大了研发投入;财务费用为3964万元,大幅增长407.66%,可能原因是人民币升值造成汇兑损失及借款增加导致利息增加。公司期间费用率回落主要是受上游稀土价格上涨,公司营收增速高于费用增速。

  维持"增持"投资评级。假定2011年四季度上游稀土价格不出现大幅下滑。调高公司2011年与2012年的每股收益分别为0.95元与1.26元,按10月27日17.88元收盘价计算,对应的PE分别为18.52倍与14.15倍,目前估值相对行业较低,同时考虑下游行业的景气度,维持"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经济景气波动导致下游需求萎缩;稀土价格大幅波动风险。(中原证券)

  正海磁材:调整产品结构,迎接高价稀土时代

  1.主营业务

  公司的主营业务中烧结钕铁硼永磁体业务收入占比为98.03%,毛利占比为93.52%,是一家较为纯粹的从事高性能钕铁硼研、产、销的上市公司。公司钕铁硼永磁体今年产能为3500吨左右,排名在中科三环与宁波韵升之后。

  2.公司经营简析

  技术优势与在位优势明显。公司在先进的无氧工艺技术和众多专有技术的保障下,生产出了独具"6A"特性的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产品性能稳定,质量水平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可满足于不同高端应用市场的需求。

  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多属非标准化产品,下游一但与供应商合作,通常不会轻易更换,甚至会产生一定程度的依赖,形成一种在位优势。金风科技与三菱电梯是公司较为稳定的客户,与格力空调的合作也逐步进入了批量生产供货阶段,EPS(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用钕铁硼在国外也已打开市场,具备在位优势。

  调整产品结构,迎接高价稀土时代。稀土价格6月以来虽有下跌但仍在高位,我们以为稀土价格回归价值需要一个反复确认的过程,高价稀土时代的到来是必然。为应对年内以来稀土价格的上涨,除价格上调以转嫁成本外,公司的较大的动作是进行了产品结构调整。风机用钕铁硼营收中的占比由70%下降到50%,节能电梯用钕铁硼较为稳定,公司今年的变频空调用钕铁硼及EPS用钕铁硼销售实现了零的突破,在营收占比中达到了28%左右,产品结构因此得到升级。展望未来,公司产品结构调整在继续,公司三期工程"800吨高效节能压缩机用高性能钕铁硼毛坯产能扩产项目"已经进入设备调试阶段,预计明年中期可达产。上半年募集资金2,000吨/年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以变频空调用为主)扩产项目,建设期二年,达产后,公司钕铁硼产能将达到6500吨。2014年钕铁硼永磁材料基本成分专利到期后,公司产品进入高端消费电子领域也成为可能。

  3.盈利预测、估值和评级

  经测算公司11年、12年EPS为1.23元、1.84元,对应11月23日收盘价,这两年的市盈率分别为31.9倍、21.3倍。公司积极调整产品结构迎接高价稀土时代,盈利能力良好,稳健成长值得期待。首次覆盖,给予公司的"增持"评级,有创业板投资经验者关注较为适宜。

  4.投资风险

  稀土大幅波动风险,变频空调市场打开速度不及预期,新能源汽车量产速度低于预期,产品结构单一风险,创业板固有高风险。(大通证券)

  齐翔腾达:行业景气,深耕碳四产业战略明确

  主要观点1.全球甲乙酮龙头企业。甲乙酮下游主要用于涂料、粘胶剂、油墨。公司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甲乙酮生产企业,公司现有甲乙酮设计产能14万吨,其中淄博本部设计产能6万吨,青岛设计产能8万吨,实际产能可达18万吨。2010年全年甲乙酮产量13.3万吨,预计今年全年甲乙酮产量14.5万吨。规模效益优势明显。

  2.新建10万吨丁二烯项目进展顺利,明年利润增长点。公司根据自身发展需求,研判市场,采用丁烯氧化脱氢路线生产丁二烯,预计明年5月投产,按照目前的价格,满产的话可实现18亿的营业收入,丁二烯有可能直接输送给齐鲁石化,实现区域内的循环经济。丁二烯项目的投产是公司12年的看点。

  3.新建5万吨稀土顺丁橡胶项目,2013年利润增长点。此项目是丁二烯项目的下游延伸项目,预计消耗丁二烯6万吨。同时此项目也是个柔性项目,可根据市场上丁二烯和稀土顺丁橡胶的市场价格进行生产调节,以达到最好的经济效益。稀土顺丁橡胶项目的投产是公司13年的亮点。

  4.公司的战略明确,深耕碳四产业链。公司在可预见的将来,依然会以甲乙酮为主要产品业务,以丁二烯和稀土顺丁橡胶为发展动力,深耕碳四高附加值产业链,预计丁二烯项目和稀土顺丁橡胶的达产将实现再造一个齐翔腾达的飞跃。

  5.投资建议及评级:公司受益于产品的量价齐升和新上项目的业绩释放,我们判断未来业绩增速在40%左右,给予公司"推荐"评级,预计2011、2012、2013年三年EPS分别为1.19元、1.69元、2.40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0X、14X、10X。(华创证券)

  辽通化工:业绩略低于预期,行业景气仍待回复

  业绩略低于预期:公司公布前三季度业绩0.44元/股,同比增长29%,低于我们中报前瞻中预计的0.47元/股。

  尿素景气持续高位,利润贡献稳定:前三季度尿素、合成氨贡献利润1.72元,基本符合预期。进入下半年后尿素价格仍持续走高,三季度国内尿素出厂价平均为2215元/吨,环比上涨8.7%。进入9月后价格略有回落,全年均价料可维持1900元,但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预计化肥板块全年可贡献盈利3亿元左右。

  石化景气恢复缓慢,精细化工盈利缩窄:8月份国际油价经历大幅下跌,之后一直保持弱势震荡格局,三季度Brent均价为112.4美元/桶,相对二季度下降近4%。公司的原油成本基本为滞后一个月的Brent价格,所以三季度成本小幅下降。受油价下跌及宏观经济紧缩影响,主要石化产品价格在度过6、7月份的低谷后恢复缓慢,三季度整体仍维持弱势。公司精细化工盈利主要贡献来源是丁二烯,其价格进入三季度来持续下跌,单月跌幅都在15%以上,目前丁二烯与石脑油价差已下降至1500美元/吨左右,比三季度低1000美元/吨左右,预计四季度价差会进一步缩窄,但跌幅可能放缓。公司全年石化及化工预计贡献盈利4.5亿元左右。

  盘锦乙烯资产注入,产能进一步扩大:公司已宣布收购大股东的盘锦乙烯资产,收购价格11亿元,相对其破产清算价溢价37.5%。盘锦乙烯年产乙烯16万吨,聚乙烯13万吨,聚丙烯5万吨,苯乙烯6万吨,聚苯乙烯3万吨,ABS树脂5万吨,注入后公司总乙烯产能将达70万吨。公司2012年化工业务总收入可望达到15亿元。

  盈利预测预估值:由于下半年行业前景低于预期,我们下调公司2011/2012年盈利预测至0.63/0.94元/股,对应PE15x/10x,维持增持评级。(申银万国)

  英力特:氯碱行业景气持续下滑,首次给予"中性"评级

  三季报业绩符合预期。公司发布三季报,1-3Q共实现收入22.0亿元,净利润1.28亿元,分别同比上升37%和301%;三季报EPS为0.73元,与我们预测的0.74元基本一致。

  三季度氯碱行业景气显著下行。公司Q3仅实现EPS0.14元,较Q2的0.34元大幅下滑59%,这主要是因为Q3长三角地区电石法PVC和PVC与电石的差价分别仅为7694元和1453元,较Q2减少了255元和454元。

  十一长假后PVC景气持续下滑。十一长假后,随着房市的"金九银十"成为泡影与北方地区逐渐进入淡季,PVC的需求进一步恶化,同时电石价格的杀跌也形成了价格体系的恶性循环,目前华东地区最新PVC报价仅为6600元左右,我们预计年底前难有显著起色。

  十一长假后烧碱景气基本见顶。目前来自烧碱主要下游造纸、化纤、氧化铝等行业的需求仍维持稳定,由于氯碱行业受累于PVC和液氯价格走低降低了整体负荷,作为联产产品的烧碱因而供给减少,价格仍稳于历史高位,但我们预计后继随检修企业复产,烧碱价格仍将小幅回落。

  首次给予"中性"评级。我们预计公司11、12和13年EPS分别为0.80元、0.86元和0.89元,目前公司股价为15.50元,对应11、12和13年PE分别为19、18和17倍,无明显估值优势,首次给予"中性"评级。(申银万国)

  天原集团:PVC拖累业绩表现,净利润小幅下滑

  公司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5亿元,同比增长27%;

  营业利润6917万元,同比下降8.45%;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8207万元,同比下降4.85%;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17元/股。

  第三季度增收未增利。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5.4亿元,去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1.9亿元,同比增长29%;第三季度实现归属上市公司所有者净利润1929万元,去年同期为2020万元,同比小幅下滑,分析主要原因是PVC行业的持续低迷,特别是进入三季度以来,PVC价格持续走低,目前仍没有见底迹象。前三个季度氯碱产品生产运行势头良好,但是,由于外购电石、煤炭、电力等成本大幅增加,导致产品毛利率下降,最终导致报告期内业绩同比下滑。

  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聚氯乙烯和烧碱销量增加及价格上升,另外下属子公司中天电力和无穷矿业,自去年9月收购纳入合并报表范围;而前三季度归属上市公司所有者净利润却同比小幅下滑,主要原因是能源及原料价格大幅上涨,造成产品成本上升,单位产品毛利水平下降。

  上延磷矿,下延盐化工,各在建项目稳步推进。报告期内,海丰和锐二期募投项目已完成70%,其中聚氯乙烯项目、烧碱项目、以及新建的3万吨/年TCE项目均按计划快速平稳推进。根据项目计划和实施情况,该工程项目年底前将完工,并在完工建成后将对公司整体经济效益有较大的提升,对延伸公司氯碱产业链和产业良性发展形成有效支撑;年初马边长和电力投资2.16亿元进行配套50万t/a选矿项目建设,完成后采矿生产规模扩大到90万t/a,该工程正处在有序推进之中。

  1.7亿收购子公司海丰和锐股权。原持有海丰和锐94.4%的股权,收购后持股比例为99.82%。目前海丰和锐公司主要产品烧碱产能16万吨、聚氯乙烯产能20万吨、水泥产能60万吨。预计2011年底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建成投产后烧碱产能48万吨、聚氯乙烯产能50万吨、三氯乙烯3万吨。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盈利水平将进一步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预计公司2011-2013年的每股收益分别为0.23元、0.56元、0.93元,按2011年10月26日收盘价11.25元测算,对应动态市盈率分别为49倍、20倍、12倍。鉴于目前的估值水平,暂时维持"中性"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下半年烧碱价格有下行风险;公司在建30万吨PVC、3万吨TCE和30万吨烧碱项目的不确定性风险;外购原料价格波动风险;烧碱价格波动风险;PVC短期难改低迷行情。(天相投资)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