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创业板发展后劲充足 募投项目陆续达产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1 02:22 来源: 证券时报网

  证券时报记者 魏隋明

  过去的两年,在一部分人眼里,创业板似乎成了圈钱、破发、变脸、提款机的代名词。不过,证券时报记者经过采访和数据分析发现,宏观经济环境及企业自身所处的经济周期才是导致创业板光环褪色的重要因素。而与此同时,随着募投项目的陆续达产,创业板目前遭遇的成长尴尬有望得到扭转。

  盈利能力经受住考验

  在每季定期报告披露之时,市场总会罗列创业板业绩变脸王,今年三季报披露结束后也同样如此。在某机构对今年三季报创业板业绩的总结中,当升科技、康芝药业、荃银高科等公司名列前十大榜单之中。不过,经过本报的采访和比对发现,部分公司的业绩下滑其实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以当升科技为例,该公司今年三季度以95%的负增长位列业绩下滑首位。对于公司业绩下滑,当升科技将原因归咎于行业不景气,即市场原来预计今年笔记本电脑市场容量的增长率是22%,实际上半年只有6%的增长。而根据工信部关于电子信息制造业的统计,2010年1~8月份,全国生产微型计算机1.43亿台,增长25.8%,其中笔记本电脑增长28.9%。

  纵观创业板上市的271家公司,与当升科技命运相仿的公司不在少数。来自清科数据库的数据显示,在创业板的271家公司中,机械制造行业、生物技术/医疗健康行业、电子及光电设备行业分别位居前三。

  国泰君安策略团队称,目前,创业板的高估值与业绩增速有关,创业板上市公司比较密集的机械、电子等行业,基本面并不处于良性增长的有利时期,整体行业形势反转尚需等待。

  今年前三季度和第三季度,16.65%和4.92%的同比净利润增幅使创业板备受指责,但本报统计显示,创业板整体毛利率在今年各季度却呈小幅增长态势。毛利率变动非常小,说明销量的增速减少是导致净利润增速大幅下降的最主要原因。也就是说,净利润同比增速的大幅下滑主要是由于收入的大幅下滑导致的,而非净利率的影响。

  平安证券中小创业板研究团队称,相对于沪深主板公司,创业板公司由于规模小、资质差,更容易受到宏观经济的冲击,财务费用、人力成本的增长增加了相关公司的负担。在这个时期,能够保持增长就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另外,过去两年是创业板上市的高峰期,这对于创业板公司而言犹如新娘出嫁,它们的业绩在上市之前释放较为充分,现在市场进行消化期,重新恢复高成长的活力还需要时间。

  募投达产提升增长预期

  截至今年10月31日,271家创业板公司实际共募集资金净额1915亿元,其中超额募集资金1251亿元。募集资金成为业内人士看多创业板后市的另一依据。

  一般情况下,上市时间居前的募投项目投产时间也靠前。根据证券时报记者查阅,在首批上市的28家创业板公司中,募投项目完全达产或产生实际效益的项目尚不多,但大部分募投项目的投资进度都在50%~70%之间。

  以特锐德、神州泰岳为例,截至今年6月30日,特锐德募投项目中完成进度最快的为77%,投资进度最慢的为24%,剩余的2亿元超额募集资金尚未公布投资计划;神州泰岳募投项目最快的项目进度为85%,其大部分超额募集资金已有投资计划。

  当升科技去年4月登陆创业板,截至今年6月30日,该公司1.72亿元募投项目投资进度为10%,预计2012年3月达产,募投项目尚未贡献利润,未来可期。当升科技的上述人士还表示,公司业绩释放大概还需要1~2年时间,因为研发的新产品已经有大客户在试用,但离量产还有一段时间。

  从首批上市的创业板公司募投项目投资进度来看,2011年下半年以来,部分项目已经开始贡献利润,2012年,募投项目将进入集中投产期。募投项目的陆续投产无疑为创业板整体业绩增长提供了保障。

  与此同时,深交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30日,创业板公司已使用了31.07%的计划内募集资金,21.89%的超募资金得到有效使用。也就是说,创业板近7成的募集资金还未真正发挥作用。

  平安证券研究团队称,目前,创业板公司手中握有大量的闲置资金,这一方面是由于创业板超募资金有严格的管理条列所致,另一方面,目前经济形势不明朗,创业板公司也不敢贸然出手,一旦经济形势好转,将为创业板公司提供绝佳的抄底机会,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也会随之而来。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