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人寿急赶末班车 称集资数额并非头等大事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0 22:54 来源: 财新《新世纪》获大股东中央汇金的支持,新华人寿称上市集资的具体数额“并非头等大事”
□ 财新《新世纪》记者 陈慧颖 | 文
chenhuiying.blog.caixin.cn
大盘股新华人寿A股上市获批,市场反应激烈,将之列为利空因素之一。11月16日,A股遭遇“黑色星期三”。
新华人寿是郭树清履任证监会主席后,上市的第一只大盘股。
10月底证监会主席换任之后,包括新华人寿、中交股份在内的几个大盘股上市团队的承销券商,便开始在证监会“围堵”郭树清。
“副主席一级的都已经签字,只差郭树清。”一位接近承销团的人士当时这样说。
待到新华人寿预披露文件在11日晚间出现在证监会官方网站上时,市场几乎已经可以确定新华人寿已经搭上了2011年的IPO末班车。
岁末大盘股登陆,市场在看新华人寿,而新华人寿也在看市场。两厢观望,互相妥协之余,谁都不敢说心中有底。
按照中港两地市场的估值水平,新华人寿计划在两个市场发行的股份共占发行后总股本的18%。虽然这个比例一直维持不变,但由于当前这个时间窗口的估值水平整体下降,市场估计,新华人寿的A股融资规模已经降到了50亿元,与此前预计的融资规模相去甚远。
新华人寿在新闻稿中表示,在大股东中央汇金的支持下,上市集资的具体数额“并非头等大事”。
“保险公司的股票一直都是H股比A股有溢价,但10月初形势反转,如果这种情况延续下去,恐怕A股、H股市场两边发行股票的比例都要改变。”一位接近新华人寿的人士这样说。
而今新华人寿最终的发行比例已经敲定。
根据新华人寿的预披露文件,该公司拟在A股发行1.585亿股,另外拟通过香港公开发行和国际配售发行不超过3.584亿股H股。在不计入H股超额配售的情况下,A股、H股新发行股份分别占发行后总股本比例的5.1%和11.5%。如行使超额配售权,则H股发行规模会达到发行不超过4.122亿股。
新华人寿将先后在A股和H股市场展开路演,目标为在圣诞之前完成上市。
必须赶上的末班车
新华人寿成立于1996年9月,是一家全国大型寿险公司。以原保险保费收入计(经《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调整),新华人寿在2011年上半年的保费收入位列中国寿险市场第四,市场占有率为9.0%。前三季度市场占有率提升至9.7%,市场排名不变。
截至2011年6月30日,新华人寿有34家省级分公司、214家中心支公司、264家支公司、954家县级营销服务部和11家镇级营业部;约20.4万名保险营销员。新华人寿有大约2494万名个人寿险客户和大约5.7万名机构客户。
新华人寿的发展历程远比绝大多数IPO发行人来得更为曲折。
2006年9月初,以宝钢集团、苏黎世保险公司为首的股东们,开始为改选新华人寿董事会奔走。当时的目标是清除问题股东、清理账外资金,进而彻底改变新华人寿董事长关国亮“内部人控制”的局面。
此后,关国亮被检察机关立案。新华人寿在预披露文件中,特地用一个章节交代与关国亮有关的“前董事长违规事件”。
为处置关国亮违规一案,2006年9月23日,保监会开始对新华人寿资金运用问题进行调查,并于2007年5月24日宣布,由保险保障基金以市价收购新华人寿问题股东手中的股权,解决资金挪用问题。
此后,新华人寿进入保监会代管的阶段,直至2009年底,中央汇金公司出资购入保险保障基金公司持有的新华人寿股权,才结束了这段“非常时期”。
“前董事长违规事件”除了让新华人寿被牵涉到一批诉讼当中,也令新华人寿在2008年至2010年各年度内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未能及时获得外部融资。由于偿付能力充足率长期严重低于100%的监管红线,新华人寿在开设分支机构、分派股利和投资范围等方面受到一定限制。
2010年四季度,新华人寿原有股东对公司进行了一场140 亿元的增资,新华人寿的偿付能力立刻获得较大提升,其偿付能力充足率在今年上半年一度达130%,不过偿付能力充足的局面并未维持多久。
今年9月,新华人寿获批发行50亿元次级债。由于2011年第三季度以来国内资本市场的大幅波动以及业务的持续发展,新华人寿截至2011年9月30日未经审计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再次跌破100%的监管红线,降至86.58%,未能达到最低监管要求。
新华人寿此次IPO募资将全部用于充实资本金,以支持业务持续增长。
预披露文件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新华人寿总资产3466.68亿元,净资产204.71亿元,今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75亿元,每股收益0.93元,上半年营业收入业务578.12亿元,净利润17.75亿元。
2010年底新华人寿内含价值 322.2亿元,2011年6月30日其内含价值为469.55亿元。新华人寿IPO之前,共有股本26亿股,由此核算其每股内含价值为18元。
目前,A股上市的保险公司的估值水平,相当于2011年6月30日内含价值的1.4倍-1.6倍。分析师指出,因新华人寿规模较小,可以采用1.6倍的内含价值,相当于每股29元。
虽然保险行业的整体估值已经出现回调,新华人寿的IPO融资总额也因此受到影响,但新华人寿坚持推进IPO的行动,已经显示出公司在上市方面的决心。
“从公司发展的角度看,新华人寿是非得要赶2011年的IPO末班车。你看看其他保险公司也在筹划补充资本金的事宜,早完成融资,就能早开始业务布局,这对处于行业周期瓶颈位置的寿险公司是至关重要的。”一位寿险业资深人士说。
借上市推动转型
新华人寿的难处,第一是转型难。先上市还是先转型,这是个选择。
据新华人寿的内部人士透露,就在启动上市计划的同时,新华人寿也在面临业务转型的阵痛。“如果业绩差,上市故事不好讲,因此希望先上市再转型很困难。怎么跟人家描述你的业务战略?依旧战略不清晰?或者还是一个旧故事?要么就是放弃一年的时间等待转型,这也是客观不允许的,所以董事长康典的决策是借上市推动转型。”
实际上,新华人寿的业务转型不单是自主选择的结果,也有市场和监管等方面的原因。
银行保险渠道是新华人寿主要的个人寿险分销渠道之一。2008年至2010 年,银行保险渠道对整个公司的保费收入贡献度都在67%以上。
不过,近期银行保险监管环境变动让银保渠道风光不再。一系列银保政策新规,对保险公司在银行渠道的保险销售行为从紧规范,例如不允许保险公司派驻人员在任何银行网点进行保险产品销售。这对以派人在银行驻点销售起家的新华人寿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大的利空。
2011 年上半年,新华人寿银保渠道的保费收入为307.31 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9.5%,同期银行保险渠道保费收入贡献比重也下降到了60.7%。
新华人寿只能转向保险营销员渠道挖掘潜力,并且重视发展期交保费产品。保险营销员渠道保费收入的增长中,绝大部分来自期交保费收入的增加。2011年1月-6月,10 年期及以上的期交产品保费收入在保险营销员渠道首年保费中的占比达到67.9%,远高于上年同期的38.4%。
当然,新华人寿的业务转型远不止于此。在预披露文件中,新华人寿的战略目标是“力求成为中国最优秀的以全方位寿险业务为核心的金融服务集团”。
“只做寿险”是新华人寿团队在全球预路演过程中向投资者重点交流的内容。看到城镇化和老龄化的历史机遇,新华人寿准备将业务布局扩展到养老和健康产业等新领域。
特别分红
新华人寿上市之际,正逢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明确分红政策,保护投资者利益。
新华人寿的分红政策是:由董事会根据届时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业务发展情况、经营业绩拟定,在符合届时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的前提下,公司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当年实现的可分配利润的10%。
另外,针对前董事长关国亮的违规事件,新华人寿决定强化公众投资者保护机制,并在上市预披露文件中承诺,将在2012年9月30日前实施完毕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的特别分红,通过特别分红的方式,成立专项基金,用以弥补新华人寿首次公开发行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由于前董事长违规事件造成的在招股说明书披露的减值准备和预计负债之外的其他实际损失。
新华人寿公告称,公众投资者保护机制资金的主要来源为紫金世纪24%股权拍卖所得的款项,这部分股权是在前董事长违规事件中,作为清收资产被新华人寿收回的。目前,这部分权益分别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和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挂牌,挂牌价格为20.425亿元。
新华人寿表示,力争在2012年6月30日之前完成上述股权转让,并将上述紫金世纪股权的转让收益扣除相关税费及提取相关公积金和准备金后的余额全额进行分红,股权未转让或者转让收入低于10亿元人民币的部分由新华人寿从滚存利润中提取相应金额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