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奥特迅三年业绩折腰 募投项目建大厦以为建厂房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31 04:13 来源: 证券日报

  证券日报记者 陈贤丽

  近日,奥特迅公布了半年报,业绩不堪回首。

  2011年上半年奥特迅的净利润为728.02万元,同比下降了9.07%。其实,奥特迅自从上市以来,就像是泄了气的气球,业绩一直走下坡路。该公司的净利润从2008年上半年的1937.7万元下降至2011年上半年的728.0万元,三年的时间里缩水了62.4%。基本每股收益也跟着折腰,下降了70.9%。据前往调查的分析师说,“奥特迅的叫价过高,在竞标中被压价,甚至放弃了部分市场。”

  与主营业务相关、也是唯一一个使用募集资金的项目至今难产,有分析师前往调查,得到该公司高管的解释颇为荒谬,“我们把电力大厦的建设时间计算为厂房的建设时间,所以出现错误。”

  证券日报记者采访了奥特迅证券代表张燕妮,且看张燕妮如何回答?

  “不得不放弃部分市场”,EPS跌去71%

  奥特迅的主营业务是电力自动化电源设备及其智能单元的研发、产销,在2008年5月份上市。这是典型的一股独大的企业,廖晓霞家族上市前的持股比例高达94.35%。

  该公司近日公布了半年报,2011年上半年的净利润为728.02万元,同比下降了9.07%。深交所理事长陈东征曾经讲过,部分中小企业,一上市就懈怠,没冲劲,没能给资本市场一份满意的答卷。其实,奥特迅就是典型的例子,该公司自从上市以来,就像是泄了气的气球,业绩一直走下坡路。

  据wind数据显示,奥特迅的净利润从2008年上半年的1937.7万元下降至2011年上半年的728.0万元,三年的时间里缩水了62.4%。

  奥特迅上市前一年即2007年的净利润为5547.9万元降到2010年的2690.3万元,三年里降去2857.6万元,降低了51.5%。

  该公司基本每股收益也跟着折腰,从2007年上半年的0.23元将至2011年上半年的0.067元,下降了70.9%。

  “他们的产品成本高,所以叫价过高,在招标市场上被大力压价,”一位曾经去过奥特迅调研的深圳分析师说,“因为没有价格优势,奥特迅有时候还不得不放弃一部分市场,订单减少了。”

  另外,奥特迅的毛利率也指向下降,从2008年的48.21%下降到2011年上半年的34.61%,下降了13.6%。

  证券日报记者采访张燕妮,她也承认产品单一的事实,说“截止2011年6月30日,公司获得合同订单金额为16,080.97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50.78%”。因此,公司产品虽然价格降低,毛利减少,但订单金额及产品数量却在上升,所以放弃市场的说法并不恰当。”

  但从地区分布来看,奥特迅在西南地区以及华中地区的收入出现骤降,分别比同期下降了65%和48%。

  募投项目:“建大厦以为建厂房”

  拿到募集资金,又是龙头企业,发展本来应该比较快,但从这几年的表现,奥特迅并没有如此。

  奥特迅募集资金3.8亿元,其中2.9亿元用于唯一一个募投项目:电力用直流和交流一体化不间断电源设备产能扩大项目,但这个项目至今难产。

  据半年报解释,“由于公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地点变更、建设审批手续及主体建设工程结构复杂等原因,导致建设期未能按期完成。”奥特迅电力大厦于2010年11月30日封顶后,即开始地上主体工程建设及装修工程;预计该建设项目于2011年12月31日前完成。

  然而,上述分析师前往调查,得到该公司高管的解释又是另一个版本,而且颇为荒谬,“我们把电力大厦的建设时间计算为厂房的建设时间,所以出现错误。”

  张燕妮在8月29日早上在电话采访中承认了此事,还解释说是因为该公司对这方面“没有经验”所致。然而,在下午记者发过去的采访提纲回复中提问是否有此事时,该公司没有书面回避了此问题,只是将上述公告作为回复。

  “如果高管的解释是真实的话,那么奥特迅在上市的时候包装太过明显。”另外一位业内人士说。

  “如果这种解释是在敷衍的话,那么有两个可能,一是市场本身不需要这么多产能,奥特迅在拖延项目;二是奥特迅在上市后确实不重视募集资金项目的建设。”上述分析师如此认为。

  但是据湘财证券分析师徐广福的说法,“该公司近年来产能利用率始终超过100%,产能不足已成为公司拓展业务的瓶颈。”所以故意拖延项目一说不成立。

  剩下两种猜测,但无论是哪种猜测,这对奥特迅都极为不利。

点击进入[奥特迅吧]讨论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