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中国远洋有望荣登A股亏损王 股价屡创历史新低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6 03:34 来源: 证券日报

  蔡建明认为,姜立军担任总经理后,中国远洋的发展思路将会有所调整,激进策略将会逐渐被稳健的市场策略取代,公司亏损额持续下降的局面可能得到缓解。

  ■本报记者 矫 月

  继金融危机后,欧洲债务危机的爆发令我国的航运业再次面临巨亏的危机。2011年前三季度A股亏损排行前十名中,仅航运业就有4家公司,包括中国远洋、中海集运、长航油运和长航凤凰,亏损额分别为47.77亿元、15.82亿元、5.38亿元和4.39亿元。

  其中,中远集团旗下的中国远洋(601919.SH) 因今年前三季度巨亏47.77亿,相当于每天亏损约1750万元。有业界人士推测,公司可能会成为今年A股的亏损王。

  对于公司的巨亏,中国远洋中国远洋董事会秘书张永坚公开解释道,今年,新船增加速度较快,造成运力过剩。此外,今年高油价、低运费的局面,令中国远洋在2011年的形势较2008年金融风暴时还要困难。与之相对应的,是公司旗下的集装箱和干散货运输业务的亏损。

  《证券日报(微博)》记者发现,中国远洋在2011年的股价进入了下降通道,并跌至5.29元/股左右,与2008年10月28日中国远洋上市以来的最低股价7.13元/股的股价相比再次下降近2元。同样,公司的港股走势并不被看好,并且里昂将中国远洋的评级由“沽售”升至“跑输大市”。

  亏损可能扩大

  三季报显示,中国远洋实现营业收入524.57亿元,同比下降12.2%;净利润亏损47.76亿元,同比下降184.62%。

  对于今年的业绩巨亏,中国远洋表示,国际航运市场持续低迷,特别是集装箱运输市场形势严峻,公司的经营业绩受到了较大的冲击。三季度,中国远洋的集装箱航运业务货运量同比虽增长14.2%,但收入却下降21.3%至90.90亿元。

  有业界人士认为,中国远洋在运量增加的情况下收入却下降,这说明公司的议价能力在减弱。而之所以议价能力减弱,主要还是运力过剩的关系。

  近几年,航运业产能过剩格局初定,而中远则在前两年处于盲目扩张的状态。比如在2008年4月,中国远洋还宣布将订造25艘新船,为集团增加10.68万标准箱运力和211.3万载重吨运力,总共耗资将达22.961亿美元,而现在造船价格跌到了近三年的低点。

  国泰君安认为,中国远洋今年全年亏损可能扩大,2011、2012年和2013年的盈利预测分别为亏损58.3 亿元、亏损12.4 亿元及盈利16.5 亿元。

  中国远洋为了保住手中的市场份额一直疲于奔命,在解决了租船价格纠纷后,公司董事长兼总裁魏家福则策划投资美国港口一事。

  有外电报道,中国远洋董事长兼总裁魏家福在今年11月曾表示,在全球船运业不景气的情况下,公司有意投资美国港口。魏家福表示,在香港会议期间,该公司已成功谈判降低其干散货运输船队的大部分包船费用,但拒绝透露细节。

  有专业人士向记者分析,中国远洋在美国投资港口仅起到收费的作用,不过,公司如果能合理利用港口的便利性的话,在扩大客户群的方面将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中国远洋临危换帅

  有专家向记者谈到,中国远洋之所以亏的多,主要还是因为公司的规模大。这就导致了公司盈利时利润多,而亏损时则亏得多的情况。

  中国远洋8月底与希腊、瑞士船东发生租船纠纷。中国远洋副董事长马泽华日前表示,已经解决完毕。马泽华认为,之前高价租船的行为,存在弊病,以后将进行租约重组,通过延长租约等措施以平滑费用支出,控制风险。

  财经作家倪金节指出,中远在现货和期货市场都大量买入锁定费用的租船合约,他们看不到未来租金会急跌的风险。如今大型货轮的租金已跌幅过半,中远因此大伤元气。现在的巨亏,中远的“赌王”恶名再度被市场坐实。若中远不能成功转型,只怕未来会不断重复这些错误。

  有数据显示,中国远洋2007、2008、2009、2010年的净利润分别是190.85亿元、108.3亿元、负75.41亿元、67.6亿。中国远洋进入了巨额盈利与巨额亏损不断交替的死循环。要如何打破这一死循环,是中国远洋和航运公司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中国远洋的巨亏无法挽回之际,姜立军临危受命,被任命为公司总经理,原总经理张良因工作变动而辞任。张良仍将担任公司董事。

  中投顾问交通行业研究员蔡建明认为,中国远洋今年亏损严重,不仅与今年航运市场低迷有关,也与张良激进的市场策略有关。在此情况下,中国远洋需要改变原有的经营策略,扭转公司持续亏损的局面,换帅就成为最好的选择。姜立军将承担起力挽狂澜的重任。

  蔡建明认为,姜立军担任总经理后,中国远洋的发展思路将会有所调整,激进的市场策略将会逐渐被稳健的市场策略取代,公司亏损额持续下降的局面可能得到缓解。

  倪金节认为,国际成熟航运企业,应该追求的经营目标必然是以稳健为核心,追求短暂的暴利绝不可成为中远这样的巨头的目标。像日本、欧洲等国际航运巨头,多是和重要客户签订长期协议合同,如此才能够规避大起大落的风险,这也是他们业绩能够长期稳定的关键所在。

点击进入[中国远洋吧]讨论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