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牛股川润股份钱景堪忧 现金流紧张增发项目堪忧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31 03:54 来源: 中国经营报

  作者: 崔文官陈俞伊 | 来源: 中国经营报(微博)

  默默无闻的川润股份(002272.SZ)自今年2月以来在证券市场上迅速蹿红,以疯狂上涨的态势一跃成为2012年A股市场的第一牛股。从2月10日开始至3月14日,其股价连续23个交易日上涨,区间涨幅达到140%。

  3月29日,川润股份公告称,由于在3月26日至28日的三天内其涨幅偏离值累计达到20%,因而停牌自查。

  在其股价上涨的背后,隐藏着川润股份新一轮的4.5亿元融资计划。这是继其2008年上市募资2.2亿元,2009年定增募资2.5亿元之后,第三次的融资计划。

  股价的上涨,使得川润股份出尽风头。然而牛股背后成色究竟几何却值得推敲。增发项目前景堪忧,现金流净额大幅下滑,种种现象无不让人为这只第一牛股捏一把汗。

  为护航定增?

  有业内人士表示,川润股份的股价突然拉高并在高送转之后继续走强。最可能的原因就是与其未来的定增计划有关。

  川润股份的异军突起,曾一度让市场人士无比困惑。

  “公司的基本面并非特别好,公司的主业前景也不是非常优秀,技术和理念也没有特别过人之处。”西南地区一位长期关注川润股份的分析师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2月8日,川润股份以9.01元/股开盘,最终涨停,报收于9.92元/股。随后其行情便开始逆大盘走势启动。到了除权除息前的3月13日,川润股份再次涨停,最高价达到21.62元/股。

  此后,川润股份在3月14日进行了除权。但其股价上涨的头势并没有改变。直至3月29日,川润股份停牌自查。

  如果寻找理由的话,那么3月7日,川润股份股东大会通过的高送转议案或许可以成为川润股份股价上涨的理由。

  3月7日,川润股份审议通过2011年度权益分派方案。根据方案,川润股份每10股向股东派现金1元;同时,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10股。

  但事实并非如此简单,有业内人士表示,川润股份的股价突然拉高并在高送转之后继续走强。最可能的原因就是与其未来的定增计划有关。

  根据川润股份2011年11月发布的定增计划,川润股份计划发行不超过5500万股,每股发行价格为9.25元/股,增发拟募集资金4.8亿元,主要用于风电液压润滑冷却设备产业化基地技术改造和年产500台(套)大型液压设备技术改造两个项目。

  2月3日,川润股份发布公告表示,之前公司上报的定向增发方案已于1月30日获得中国证监会的批准。该核准6个月之内有效。

  但在行情启动之前的2月7日,川润股份的收盘价仅为9.02元/股。股价的低迷对于未来即将进行的增发非常不利。

  “公司股价涨得这么高,我们也不清楚,很有可能是机构炒作的。”川润股份董秘谢光勇如是告诉记者。

  据川润股份的年报显示,泽熙投资旗下华润深国投信托有限公司——泽熙4期,在去年年底首次出现在川润股份的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截至去年12月31日,泽熙4期共计持有川润股份63.46万股,为第十大流通股股东。

  某私募人士向记者表示,资金是股价上涨的原动力,出于羊群效应,就会吸引更多的人来玩这种击鼓传花的游戏。而泽熙掌门人徐翔在投资圈的号召力,无疑使得川润股份吸引了更多资金的关注。

  该人士进一步表示,题材的重叠又给川润股份的疯狂上涨提供了更肥沃的土地。川润股份头顶着高送转、西部概念、节能环保等一系列光环,多个题材的重合使其备受青睐。

  上述私募人士亦表示,川润股份也具有备受炒作资金青睐的各种元素。例如盘小且失宠已久,最重要的是筹码集中,而且川润股份身上又拥有各种题材故事。

  现金流紧张

  王耀认为,应收账款的大幅增加,并没有带来真金白银。

  经过之前连续23个交易日的上涨以后,3月15日,川润股份首次发布停牌自查公告,3月19日川润股份复牌后大跌,之后虽然在股价上冲出了新高,但这让本就迷惑的投资者还是有些紧张。

  据川润股份年报显示,2011年实现净利润5762万元,同比增长13.99%。不过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542万元,同比下降达到583.30%。公司对此的解释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净额同比大幅下降,主要系收到客户支付的承兑汇票大幅增加所致。

  然而,记者查阅其年报发现,川润股份的应收票据为8104万元,同比仅增加22.07%,与现金流大幅下降583.30%的数据相去甚远。同时,其应收账款却同比增加了50.12%,相比2009年更是翻了近3倍。

  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微博)注册会计师王耀告诉记者,承兑汇票的增加主要导致应收票据的增加和应收账款的减少。

  但从承兑汇票的增加幅度和现金流量的下降幅度相比,显然用承兑汇票的大幅增加解释现金流的紧张有些牵强。

  与此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川润股份2009年的净利润为6050万元,应收账款仅为8515万元,而2011年净利润为5762万元,但应收账款却达到了2.4亿元。王耀认为,应收账款的大幅增加,并没有带来真金白银。而川润股份2011年如此之高的应收账款,难免不让人联想到是否有虚增利润的嫌疑。

  此外,川润股份在年报中称,去年公司应收账款同比增长达50.12%,主要系公司销售规模扩大,其中结算周期相对较长的锅炉容器、风电产品销售占比增加所致。然而公开信息显示,2011年公司主要产品之一的锅炉产品销售占比同比增长不到4%。显然公司说法难以令人信服。

  增发项目堪忧

  公司原本计划可以产生5749.13万元净利润的两个项目,在去年只有1164万元的净利润。2.5亿元的投资成本想要回收看起来是尚需时日。

  川润股份自2008年上市至今三年多,却有两次增发。其募集资金、建设项目的脚步从未停歇。

  第一次是在2009年,公司通过非公开增发募集资金2.5亿元,投入年产1.5万吨发电设备及压力容器生产线改扩建和年产1.3万吨余热发电设备生产线改扩建两个项目。公司公告称,两个项目全部达产后,将合计形成年产2.8万吨余热发电设备及压力容器的产能,新增年销售收入3.75亿元,年均新增净利润5749.13万元,经济效益较好。

  然而在2011年的年报中,两个在2010年就已完成的项目,效益情况却并不太好。年产1.5万吨发电设备及压力容器项目仅有1164万元的效益,而年产1.3万吨余热发电设备项目则完全没有产生任何经济效益。

  也就是说公司原本计划可以产生5749.13万元净利润的两个项目,在去年只有1164万元的净利润。2.5亿元的投资成本想要回收看起来是尚需时日。

  而去年川润股份再一次推出非公开发行预案,公告显示,此次增发拟募集资金4.8亿元,主要用于风电液压润滑冷却设备产业化基地技术改造和年产500台(套)大型液压设备技术改造两个项目。

  公司这份增发预案引起了市场的关注,谢光勇在接受采访时则乐观的表示,“对这次的项目,公司寄予了比较高的预期,我认为这次的募集资金项目应该是我们公司未来重要的支撑点,业绩增长空间巨大。”

  值得注意的是,在年报的订单中,公司的主要产品,也是两次增发和IPO的主要募投项目,即润滑液压产品和风电产品的订单情况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润滑液压产品下降了3.83%,锅炉产品下降了7.54%,其中余热锅炉下降达27.74%。而受到瞩目的风电产品下降幅度达到27.65%。

  公司关于风电产品的大幅下降解释为:部分大客户2012年的年度招标未提前到2011年进行;而2011年的年度招标在2010年进行。至于为什么2012年度的招标未在2011年进行,公司就没有进一步的解释了。

  另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分析师告诉记者,政府为规范风电行业的发展,现在已经收紧了风电项目的审批权,并提出了更加严格的风电并网标准,这些举措提高了风电行业的技术门槛,也增加了风机企业的制造成本。另外,原材料价格上升、资金压力较大也削弱了风机企业的盈利能力。

  而风电设备方面,由于行业增速放缓及风机市场价格下降,相关公司业绩很多不达预期。金风科技(微博)(002202.SZ)年报显示,公司2011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28亿元,同比下降27.01%;实现净利润6亿元,同比下降73.5%。另一家行业翘楚华锐风电(601558.SH)则预计公司2011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50%以上。

  风电行业的不景气显而易见,公司订单也处于下降趋势,而公司一再募集资金进行项目建设,增发项目的效益可以说是尚难预料。

点击进入[川润股份吧]讨论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