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小额贷款公司试水:创新与风险管理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05 11:08 来源: 证券市场周刊

  【《证券市场周刊》记者 杨练】自2008年政策允许小额贷款公司设立以来,中国小额贷款公司机构数量及贷款余额呈井喷式增长。截至2011年6月末,全国小额贷款公司共3366家,贷款余额2875亿元。

  2011年以来,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凸现。各地政府都不同程度地加大了对小额贷款公司的支持力度,小额贷款公司也在民间融资队伍中表现突出。而重庆市金融资产交易所(下称“重庆金交所”)推出的“小额贷款公司资产收益权凭证”产品,因“金融创新性”令业界侧目。

  作为由民间资本投资设立的商业性小额信贷机构,由于受制于“不能吸收存款”的监管规定,小额贷款公司资金流受到很大限制。如今,新型金融资产交易业务将有望打破这一瓶颈,缓解小贷公司的资金压力。

  一片叫好声中,这一看似可以让投资者和小额贷款公司双赢的产品背后,潜藏的风险也不容小觑。

  资金困境倒逼创新

  重庆金交所于7月19日推出的总价值达到1亿元的信贷资产收益凭证,涉及重庆瀚华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下称“瀚华小贷”)等3家小额贷款公司,令小额信贷经营者们兴奋的是,该产品上市首日7分钟内就销售一空。

  在第一批产品获得市场积极响应后,重庆金交所又在7月底推出“融通小额贷款资产受益凭证”和“浙商小额贷款资产受益凭证”两款产品,资产总额达到4600万元。

  一直以来,制约小额信贷发展的一个瓶颈因素是资金来源问题。现有政策规定小额贷款公司不能吸收储蓄存款,因此如何实现资金来源的可持续性和多元化,是小额贷款公司最焦虑的问题。

  根据央行和银监会发布的《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小额贷款公司的定位是非金融机构,由自然人、企业法人与其他社会组织投资设立,不能吸收公众存款。目前,小额贷款公司资金来源有三种:股东缴纳的资本金、捐赠资金以及来自不超过两个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融入资金,且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的融入资金,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50%。当资金放贷完之后,小额贷款公司就面临着后续资金匮乏的窘境。

  而信贷资产收益权凭证的推出,有望打破困扰小额贷款公司资金困局——就如同一个水池,以前只能往外放水,现在也可以往里注入新水了。对小额贷款公司而言,意义更重大的是在现有政策框架内,在证券化领域寻求到融资的突破点。

  重庆金交所推出的信贷资产收益权凭证无疑为小额贷款公司打开了一条全新的融资渠道。如某小额贷款公司贷出1亿元,利率为20%。但这1亿元是小贷公司的全部资本金,放贷后,公司将面临无钱可放的情况。如今,公司可以将这1亿元的信贷资产收益权出售给金交所的做市商,做市商按照10%的收益购买,并将其证券化后放入交易平台。虽然小额贷款公司只拿到了10%的收益,但却提前获得了资金,加快了其资金流动速度,这无疑会给小额贷款公司的收益和业务量两方面带来双向提高。

  从另一方面看,政策对小额信贷机构存款业务上的限制,使其在制度设计层面的“造血功能”缺失,导致小额信贷机构在与其他金融机构竞争时处于弱势地位。而且,资金来源不足的负面影响也很明显,不仅导致小额贷款公司的筹资成本高,直接推高了贷款利率水平,从而出现高利贷,还有可能引发小额贷款公司的“变相吸储”,对金融秩序的稳定形成干扰。

  解决之道在于:一方面是对优秀的小额贷款公司实施“升级”,即让部分业绩良好的小额贷款公司成为可以吸收存款的乡村银行;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创新的办法拓展小额贷款公司的筹资渠道(包括上市)。

  重庆首创的小额信贷资产证券化就是一种突破融资瓶颈的尝试。而早在2011年5月中旬,央行副行长刘士余曾表示,小贷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资本金来源不足等问题,可以考虑信贷资产证券化。

  自2005年底国开行和建行相继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后,中国证券化市场仍处在试点状态,此次重庆推出的“小额贷款公司资产收益权凭证”产品,对于通过资产证券化来拓宽小额信贷机构的筹资渠道具有开创的意义,这种金融创新无疑会极大地增强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实力,不仅缓解其资金瓶颈,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小额贷款公司一些不合规的“变相吸储”等行为,有利于小额贷款公司的良性发展。

  商业性和公益性的平衡

  考察小额贷款的发展轨迹,可以发现中国的各类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以及公益性小额信贷机构,都在向一些原本难以获得金融服务的低收入人群、微型企业和农户发放小额信贷,并在可持续性方面寻求发展和支撑。

  一般而言,小额信贷运行模式按照不同的标准,有着不同的分类:按照机构目标的不同,可以简单分为福利主义和制度主义,福利主义小额信贷更注重项目对改善穷人经济和社会福利的作用;而制度主义小额信贷则更强调机构的可持续性,强调在高回报的前提下实现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在不同的理念下,小额信贷有着不同的发展路径。

  现状却是,各类商业性的小额信贷机构迅速膨胀,它们异口同声地强调利润,强调给股东和投资者以较高的回报,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行业的运行已偏离正确的轨道。

  这已经有前车之鉴。印度在2010年10月爆发的小额信贷危机,根本上来说就是小额信贷机构在高回报的诱惑下,采取不理性的行为恶性竞争,导致利率过高和穷人的高负债,导致部分还款人终止还贷并被逼自杀。过度强调高回报、高利润,会引发高利贷的产生,最终也会损害小额信贷机构本身的利益。

  因此,在商业性和公益性之间,要强调一种平衡。小额信贷机构的核心是其商业性,它不是对资金需求者进行简单的慈善性捐助,而是期望通过商业性的贷款,提高借款人的生产能力并产生商业性回报,从而实现小额信贷机构的自我维持和商业上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内在地提高当地贫困人群的生活水平。

  商业上的可持续性是吸引大量投资者加入小额信贷领域的重要因素,小额贷款已经被证明可以实现商业上的可持续性,并能够获得可观的利润,这也已被越来越多的国际投资者所认识。资本总是要获得利润的,没有商业性作为基础,小额信贷也不可能获得长久的发展,持续性就是一句空话。

  创新背后风险潜行

  对于小贷资产证券化目前尚不能过于乐观,尽管它为小额贷款公司的融资困境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并能解决燃眉之急。由于刚开始试点的几家小贷公司都是业内的佼佼者,加之产品设计和制度设计的严格保障,风险苗头似乎还很遥远。

  有业内人士指出,重庆的创新小贷产品对风险的控制很重视,包括担保人制度和股东的发担保制度等,但矫枉过正,使得该产品风险和收益锁定,并非严格意义上的证券化产品,因此受到了法律界部分人士的质疑。此外,该产品也强调尽职调查的重要,但尽职调查的相关规定仍有待细化,特别是对于资产实力薄弱的小额贷款公司,一旦这笔贷款出现问题,将会给公司带来毁灭性打击,并牵连到投资者资产安全。毕竟解决由来已久的资金难题,不能一蹴而就。

  据了解,由于流动性泛滥,加之资本市场疲软和房地产市场调控,从2010年末开始,小额贷款市场就不断有大量资金涌入。

  面对涌入小额贷款公司的多元化资金,也有冷静的业内人士经营者表示应当保持清醒,在他们看来,此次异常火爆的资金蜂涌而去并在短时间内买断重庆信贷资产收益权凭证不一定是好事,并怀疑部分资金属于热钱,只希望短期获取利益便迅速撤离。这对小额贷款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据了解,依据监管政策,小额贷款公司只要满足持续营业3年以上、连续两个会计年处于盈利状态、不良贷款率低于2%以及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130%以上,就可以转制成为村镇银行。在许多小额贷款公司经营者看来,资金问题短期之内很难解决,只有通过转变为村镇银行,才有望解决企业的融资难题,获取更为长久和稳定的企业发展。

  但是,在资产证券化这一创新背后,是投资者对于小额信贷机构利润压力的增大。投资者总是希望获得高回报,但小额贷款公司如果以高回报来承诺投资者,则很有可能扭曲小额信贷机构本身的经营行为。印度小额贷款机构在上市之后,面临股东的巨大压力,结果导致其过度的商业化和利润导向,从而引发大面积的社会危机。

  因此,小额贷款公司能否凭借金融创新的良机解决长期存在的资金难题,并找到一条扩大融资渠道的长久之计,尚需拭目以待。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