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基金周度策略:后市静待政策给力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9 15:58 来源: 新浪财经

  基金周度策略:经济周期性风险击破市场底部 后市静待政策“给力”

  德圣基金研究中心 

  一周市场回顾:大盘指数急促下跌探底+基金净值指数普现负向收益

  本周股市一路下跌探底,综合12月9日至12月15日来看,上证指数下跌6.39%,深圳成指下跌7.40%,沪深300下跌7.30。行业来看,电力行业成为唯一上涨行业,银行、石油、公路桥梁、食品、医药相对抗跌;有色金属、黄金、造船、水泥、军工、钢铁等跌幅较大。风格来看,大盘价值是优势风格,小盘成长是弱势风格。

  表1、一周市场指数概览(12.9-12.15)

指数 一周涨跌
上证指数 -6.39%
深圳成指 -7.40%
沪深 300 -7.30%
中小板综 -8.71%
创业板综 国债指数 上证企债 -7.57% 0.11% 0.14%

  数据来源:徳圣基金研究中心

  从偏股方向基金来看,指数型基金净值指数下跌6.65%;股票型基金净值指数下跌5.65%;偏股混合型基金净值指数下跌5.53%;配置混合型基金净值指数下跌4.96%。从偏债方向基金来看,纯债基金净值指数下跌0.06%;保本型基金净值指数下跌0.37%;债券型基金净值指数下跌2.11%;偏债混合型基金净值指数下跌2.11%。

  表2、徳圣基金指数一周概览(12.9-12.15)

指数名称 样本数量 一周涨跌
纯债型基金净值指数 11 -0.06%
保本型基金净值指数 20 -0.37%
债券型基金净值指数 215 -0.55%
偏债混合型基金净值指数 5 -2.11%
特殊策略基金净值指数 7 -4.22%
配置混合型基金净值指数 76 -4.96%
开放式基金净值指数 892 -5.10%
偏股混合型基金净值指数 84 -5.53%
偏股型开放式基金净值指数 374 -5.61%
股票型基金净值指数 290 -5.65%
指数型基金净值指数 140 -6.65%

  数据来源:徳圣基金研究中心

  基本面:经济下行风险压力大+工作会议明确未来政策走向

  本周市场可谓极度低迷,沪深两市接连探底,综合本周市场走势来看,导致市场接连探底的线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人民币汇率短期继续走弱,双向浮动区间拉大,引致市场对资金持续性系统性外流的担心,未来外汇新增占款有可能趋势性下滑。其二,黑天鹅事件促使概念股退潮。重庆啤酒事件无疑是本周最大的黑天鹅,该股复牌后的日日跌停引发了投资者对概念投资的担忧,导致其他概念股大幅下挫;而且概念股普遍估值很高,在市场恐慌时成为杀跌首选。其三,经济周期性下滑风险继续压制市场。其四,外围市场系统性风险较大。

  综合来看,虽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明确明年工作重点,但是实质性给力政策短期并没有推出,这样在各种重大不利因素的推动下,市场风险短期骤然释放,进而从根本上推动了本周市场的下跌探底走势。从各方基金经理观点来看,都在不同程度上显示了这方面的看法。

  摩根大通亚太区董事总经理龚方雄认为,中国经济出现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且中国任何的经济泡沫都是短暂的、区域性的、板块性的,最多是周期性的,而不会是结构性的泡沫。中国经济与西方经济的最根本区别在于,中国经济有趋势性的成长,而西方成熟的经济只有周期性的成长。中国经济即使出现了泡沫,只要保持相对高速的增长,比如GDP有8%左右甚至以上,则泡沫就很容易被消化,且中国经济不会重蹈日本上世纪80年代后经济停滞的覆辙。

  新华基金认为,短期市场缺乏上涨动力,仍将延续震荡筑底走势。 11月CPI同比上涨4.2%,尽管通胀压力有所缓解,但由此也增加了市场对于经济增速回落的担忧。不过,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中国在2012年将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不变,明年经济工作以“稳”为主,经济形势并没有那么悲观。

  南方基金认为,世界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陷入滞胀格局;欧债危机持续发酵;“双赤字”新兴市场国家陷入困境等。全球经济二次衰退的风险加剧,不排除陷入滞胀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全球经济需要再平衡,中国经济应转向内需为主,推动全球经济再平衡,全球经济失衡成为二战以来第一次面临的重大变化。

  汇添富基金认为,从国家统计局上周公布的11月份经济数据可以看出,其中CPI基本符合市场预期,通胀短期内已经不再是市场的焦点问题。但工业利润增长、投资等数据呈加速下滑的趋势,显示实体经济仍在继续恶化的过程中。因此,实体经济恶化与政策放松的博弈仍在继续,在实体经济见底或者政策给出更加明确的信号之前,难以看到趋势性机会。明年盈利增长确定性相对较强的板块和公司仍是近期投资关注的重点。

  市场投资机会:基金经理看好经济结构转型+ 债市投资机会继续

  本周市场可谓极度低迷,沪深两市接连探底,综合本周市场走势来看,市场在急促探底估值进一步下调的同时,估值安全边际已经极大提高,短期结构性机会显现。综合基金经理观点来看,体现出两个较为明确的特点,一方面在政策走向确定的情况下,未来市场将为围绕经济结构转型来运行;另一方面,在市场估值已经大幅探底的情况下,中长期配置机会显现。

  长盛基金李庆林认为,未来将围绕经济结构转型主题选股,受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中国经济尽管增速下滑,但增长率仍将保持在较高水平,同时物价水平上升的速率将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具体看来,服务产业将随着整个社会素质的提高而得到快速发展,其中,医疗、教育、物流等行业会明显提高;此外,具有稀缺特性的资源类个股价格也会飙升,可以在价格上涨行情中提升利润空间,有效转嫁生产要素成本的上升压力,具备良好的中长期投资价值。

  广发策略优选基金经理冯永欢认为,2012年在具体的投资方面,他更为看好消费类行业的机会。冯永欢认为2012年的A股市场并没有大的趋势性机会,精选行业与个股才是获得超额收益的途径。长期的投资机会在于大消费类行业,尤其是技术壁垒比较高的行业。具体行业方面,主要看好的包括食品饮料、家纺、零售等行业,这源于“消费升级”这一大的投资趋势。

  交银施罗德基金认为,在经历了严厉的政策调控之后,经济下滑态势已经较为显著地反映在周期股定价中,金融、地产估值具备修复空间;而在经济缓慢回升阶段,钢铁、有色、煤炭、化工、非金属等周期性行业也预计将进入业绩推动下的估值修复期。目前A股的估值水平具有极高的吸引力,A股市场整体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无需过分担心下行风险;另一方面,流动性可能在2012年得到显著改善,推动估值积极回升。由于人口红利步入尾声,劳动力成本上升,而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将带动国内消费率的提升,因此消费升级可能将是贯穿全年的主题。食品饮料、品牌服装、服务性消费、医药等非周期行业将保持较高成长性。

  银华永泰积极债券基金拟任基金经理王怀震认为,在经济增速下滑、通胀回落、政策出现微调的大背景下,债券基金收益率或将继续攀升,未来债券市场有望延续上升趋势。而伴随年内调整,大部分转债价格已跌至其面值附近,其债券属性得到进一步增强,此时正是配置的较好时机。

  大摩货币基金经理李轶认为,政策环境和基本面的改善给债券市场带来了投资机会,低风险偏好下高等级信用债面临较好的信用利差缩窄的投资机会。同时,市场环境与9、10月份比较起来,资金利率较为稳定,流动性获得保障,稳健的现金收益加上资本利得,是货币基金获得较好收益的保证。

  基金投资配置策略:继续分步建仓+指数基金可优先配置

  展望后市,我们仍然认为中期投资环境已经改善,短期的恐慌性下跌反而是中线投资者的买入良机。必须承认,目前市场非常低迷,到处都弥漫着恐慌气氛。但是越是在这种危机的时刻,越需要理性的思考。

  追本诉源,市场由什么决定?我们认为由企业盈利和流动性决定。企业盈利下滑是板上钉钉的事了,但是流动性改善则为股市留下了一线生机。根据对05年和08年下跌周期的研究,股市对流动性改善更为敏感。随着通胀的明显下降,经济的减速,政策将逐渐更为重视经济增长。从这个角度来看,流动性拐点已经在十月确立,股市中期投资环境已经改善。在中期投资主线明确后,短期的恐慌性下挫是理性投资者买入的良机。

  对基金投资者而言,在股市中期投资环境改善的情况下,可以利用短期的恐慌性下跌来布局。不过中期改善并不意味着短期无风险,在投资者极度悲观的当下,短期风险难以消除。因此,此时布局的投资者最好能持有一年左右,这样才能享受中期改善的红利。

  偏股方向投资策略:

  均衡型基金是目前最优选择

  从本周偏股方向基金(指数型基金、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表现来看:高仓位+重配强周期+中小成长股风格的基金跌幅最大;避开强周期、一二线蓝筹风格、低仓位的基金相对抗跌。也就是说基金持股风格,仓位,行业配置均对业绩有明显影响。

  基于我们对股市中线看好,短线存忧的判断,我们认为就偏股方向基金而言:仓位灵活,行业配置均衡,持股均衡的基金最为适合。这类基金能够在短期和长期之间取得较好平衡,这方面的代表基金有富国天成、大摩资源、泰达红利、兴全全球等。

  偏债方向投资策略:继续推荐重配国债、金融债的纯债基金

  从本周偏债方向基金来看,纯债基金继续领先。这和我们的判断是一致的,在经济下降和流动性缓解初期,国债、金融债等利率债首先受益;然后才是风险高的信用债。因此,就短期而言,纯债基金是优势品种。当然,如果投资者愿意提前布局,并能够忍受小幅亏损,也可以考虑优质的信用债债基。重配信用债的基金短期虽然有一定风险,但是较长时间下来,其绝对收益比纯债基金高,重配信用债基金有博时信用债、招商增利等。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