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安全座椅差价最高达200倍 消费者看不懂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31 14:04 来源: 新闻晚报晚报记者 张骏斓 滕芙勤 庄键 报道
明天就是儿童节,市民章先生给自己20个月大的女儿挑选了一件礼物——儿童安全座椅。至于为何选择儿童安全座椅作为儿童节礼物,章先生坦言,是因为看了网上热传的一段汽车碰撞视频,“我不想让女儿成为我的安全气囊”。
真有这么可怕吗?带着这个问题,记者就汽车儿童安全座椅销售、使用等现状进行调查,发现申城市民对儿童安全座椅重视度较低。
■事故回放
爆胎后怀中3岁儿子飞出窗外当场死亡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试验研究所模拟碰撞试验室主任张晓龙向记者表示,目前公认的儿童乘车时最有效的保护方式只有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因为儿童安全座椅根据儿童的身高体重,骨骼发育特征进行研发设计,并安装在汽车座椅上,在汽车发生碰撞或突然减速的情况下,可以减少对儿童的冲击力,减轻对他们的伤害。
根据研究显示,当车体遭受突然撞击时,正确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可使得婴儿潜在车祸伤亡率有效降低70%以上;对于1到4岁儿童的死亡率能降低54%以上;对于4到7岁的儿童的死亡率也降低到59%以上,这个数据可以显示出这个措施是非常有效的一种保护措施。张晓龙称,在西方使用儿童安全座椅的比例非常高,欧洲、美国、日本都对儿童座椅的使用有着强制性的法规。在美国,婴儿一出生就必须使用儿童座椅,否则医院就不让产妇带走孩子。
“也许只有发生后,你才会深刻地知道儿童安全的重要性。”家住闵行的杨先生直截了当地说。 2012年4月,杨先生驾车带着家人从闵行驾车到虹口凉城,当其行至凉城路汶水路时,因躲闪一老人差点出意外。
“当时老婆和3岁的儿子都在后排,一路上儿子不时会手扶前排座椅靠背,看前面的车辆。”杨先生说,他偶尔也会提醒妻子带好孩子,并注意安全。无奈儿子比较调皮,不愿意老坐着,妻子只好半扶着儿子,以防其摔倒。当车子快到凉城路汶水路时,前面的小货车突然变道,眼前出现一位横过马路的老人,眼疾手快的杨先生急刹车并变道让开。“虽然避免了一场车祸,可儿子却整个人翻到前排副驾放脚处,头被磕了一大块青,身上也碰出很多乌青,哭得稀里哗啦。 ”杨先生现在回忆起这件事情都有些后怕。“第二天,我就去买了一个德国进口的儿童座椅,3600多元,贵是贵点,但心里踏实。 ”
杨先生一家是幸运的,因为杨先生的急刹车并变道让开,再加上当时车速不快,没有酿成惨剧,而陈女士表哥一家的遭遇,则让人感到恐怖。2012年5月12日,陈女士表哥一家自驾游从上海去宁波游玩,不想在路上汽车爆胎,表哥和坐在后排的嫂子都受伤了,怀中的3岁儿子却飞出窗外当场死亡。陈女士将其家人遭遇发布在网上,“为什么?为什么不加装儿童安全座椅呢?! ”陈女士在微博(http://weibo.com)上写道。 “现在表哥一家基本上毁了,没有什么生机了,去安慰了几次都没有什么效果,嫂子天天以泪洗面,表哥也常常一个人长时间发呆了,嘴里念着儿子的小名。”陈女士语气低沉地说道。“如果不去自驾游,如果加装安全座椅是强制的,这场悲剧有可能不会发生,但是这些都是如果。 ”在此之后,陈女士在微博上寻找了很多关于小孩安全座椅的内容并进行转发,“我就是想让周边的人知道儿童安全的重要性,让更多的人不要再重复同样的悲剧了。 ”
■认识误区
“小孩抱在怀里坐后排,慢点问题不大”
据官方2011年统计公报显示,截至去年底,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10578万辆,但中国儿童乘车出行中儿童安全座椅的配置率非常低。儿童行车安全意识淡薄,使得车厢内最应该受到保护的对象却成最易受伤的人。
章先生去年10月刚买车,在买车后不久,就有为女儿买儿童安全座椅的打算,但直到女儿20个月了,还没买。 “周围很少有人用,家里人也觉得儿童安全座椅可有可无。 ”章先生无奈地说。 “主要是觉得占地方,既不好装,使用率还不高。我有个朋友买了儿童安全座椅,用了几天后,就拆了放在后备箱里了。 ”章先生的妻子孙女士说。 “况且我们把小孩抱着放在后排,车速慢点,问题不大的。 ”正是有了这样的想法,章先生的购买计划搁置了。
最近,一个朋友在微博上转发给他一个视频让他非常震惊。 “一次碰撞试验,时速40公里时,坐在后排的小孩模型虽然由大人模型怀抱,但发生碰撞后,小孩模型像子弹一样飞了出去。看到这里,我整个人都震住了,太可怕了。如果我们开车正好遇到,我都不敢想下去了。 ”章先生双手连续在身前做了下压手势,缓解紧张的心情。
“我决定先给家里人看看视频,让他们知道问题的严重性,就算不同意,我也要买。 ”在采访的最后,一直被朋友戏称“妻管严”的章先生决定“独裁”一次。
实际上,与章先生家人一样的消费者不占少数。在对多位有车人士的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不少消费者均表示,孩子小的时候可以由家长抱着,稍大一点则可使用汽车安全带,无需购买儿童安全座椅。最近《汽车之家》等媒体联合举行的一项名为 《儿童安全座椅使用现状调查》结果也触目惊心。这份有4657名家有12岁以下小朋友的受访者参加的调查结果显示,有70.7%的消费者认为儿童安全座椅可以为儿童乘车提供保障,但这个配置的使用率却只有30.6%,可见将想法付诸行动的人并不多。
■市场调查
49元、1万元都自称“安全”
“实际上我也知道儿童安全座椅的重要性,可市场上儿童安全座椅太混乱了,真不知道哪个靠谱。 ”消费者黄先生感叹道。2012年初,他买了一辆大众CC,上牌后不久,就去汽车商场给汽车来了大变脸,“花了5000元,全车包了碳纤维改色膜,亮光变亚光,非常酷。 ”对于自己爱车的改装黄先生很得意。在改装后,店家还送了一个儿童安全座椅。 “原本要买,现在正好用到,但用了不到一个月,感觉座椅开始有些松了,看来送的没有好货。 ”为了安全起见,黄先生还是决定去买一个放心一点的。但网上一查,再到商场一打听,黄先生犯糊涂了,“价格差距太大了,每去问一个商家,都说自己产品是安全的,但49元是安全的,4999元也是安全的,你如何挑? ”
儿童安全座椅差价最高达200倍
昨日下午,记者分多路走访沪上一些销售儿童安全座椅的商场,发现儿童安全座椅良莠不齐,有些雾里看花。
在莘庄仲盛广场,一家专门销售儿童产品的门店里,一面柜台放置着数十款儿童安全座椅,有婴儿摇篮式的,也有坐躺调节式和坐式的,价格也从1200元到6000元不等。在销售人员咨询小孩多大后,便推介了几款产品。“这个是有ISO-FIX接口的,可以直接和汽车座椅连成一块。 ”“这个是LATCH接口,因为有上下两个固定点,使用起来更安全。 ”这两款打折下来,价格在2800元和3700元左右。
安全座椅哪几个要素最重要?为何价格悬殊这么大?销售人员一时无法确切地回答。 “保护儿童颈部和儿童固定的安全装置都是关键吧,价格差距大主要是材料和性能不同吧,我们还是推荐一些产品性能好一点的,虽然价格高,但买一个放心嘛。 ”
而在南京路宝大祥商场五楼,记者看到店内销售汽车儿童安全座椅的品牌约五家左右,在一家儿童座椅的品牌专柜前,英国全进口的儿童座椅售价一般在2000元—3000元左右,而国产的价格则在1000元—2000元左右。在一家英国儿童座椅代理品牌前,销售人员指着一款绿色座椅推荐:“这款售价1620元的是我们这里卖得最好的,适合9个月到12岁的孩子,安全带和枕头都可拆卸,现在购买还能打个九折。”而在另一家C打头的儿童品牌店内,记者看到,产品价格跨度从一千多元到五千多元,其中一款适合0到1岁宝宝的儿童座椅配有360度旋转功能,价格高达5680元。大概是工作日的缘故,这一区域的消费者寥寥无几。宝大祥南东店张经理告诉记者,店内一两千元的儿童座椅最受市民欢迎,而售价高达5680元的汽车儿童座椅一个月仅能售出两台,有时甚至吃“白板”。
相比商场四五倍的价差,网店的价格差更是惊人,记者在淘宝网上搜索“汽车儿童安全座椅”关键词后,发现最便宜的仅49元,而最贵的售价达10040元,差价近200倍,当记者询问产品是否安全可靠时,多数卖家们均声称品质安全有保障。此外,记者查阅多家网店发现,除了28家网店最近30天的销量突破三位数外,其余销量均不高,更有不少店铺最近30天销量为零。
适龄越小跨度越大,价格就越高
据介绍,目前国内市场上的汽车儿童座椅主要分三类:海外生产的全进口商品、国外品牌国内代工的商品、国产品牌,价格也依次从高到低排列,而一些网店小厂家的廉价商品,很可能没有经过碰撞测试,存在安全隐患。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对汽车儿童座椅都有明确的标准,比如欧洲ECE-R44/04标准,产品在投入市场之前都要经过向前、向后多次碰撞测试,而国内尚无类似规定,廉价儿童座椅不但不能起到安全保护,反而容易在遭遇碰撞时将孩子甩出,或是塑料先被撞坏,戳伤孩子。
除了品牌差距外,适用于不同年龄段的产品价格也不同,一般儿童座椅分几个阶段,第一种适用于0到13公斤, 0到18个月的新生儿,进口产品价格大约在两三千元左右;第二种适用于9个月到4岁,或是0到4岁,由于适用范围更广,价格会偏高,大约在三四千元,甚至能达到五千元;第三种适用于3到7岁或6到12岁,价格与第一种类似,在两三千元左右。适用年龄越小,年龄跨度越大,儿童座椅的价格也就越高。
此外,是否安装ISO-FIX国际标准固定装置也是造成儿童座椅差价的原因之一,传统的汽车儿童座椅通过安全带安装,操作相对复杂,部分品牌引入ISOFIX后,只需将其直接插入汽车后座的接口即可,操作更便捷,但价格比同类产品高上千元。市民在选购儿童安全座椅时,首先要根据孩子的年龄、车子的座椅卡扣规格,挑选种类及年龄段合适的产品;其次要仔细阅读座椅厂商提供的说明书,了解产品的型号特点以及是否符合安全标准;安全座椅的面料及型材、舒适度也不容小觑,要挑选接触面平滑、无异味的座椅产品。
对于考虑购买二手安全座椅的家长来说,儿童座椅的材质时间久了容易老化,超过五年使用期的都应当定期检查,以免对孩子造成伤害。
■最新举措
儿童座椅“国标”7月1日起执行
儿童行车安全意识淡薄,儿童安全座椅市场良莠不齐,使得公众对于这一产品国家标准的出台更为迫切。今年7月1日,国家标准号为GB27887-2011的《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将正式实施,“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这个颇为拗口的称法指的其实就是儿童汽车安全座椅,随着儿童约束系统产品进行强制认证,人们的担心或许可以减少一些。
7月起新型号座椅需达标
参与 《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标准制定的张晓龙告诉记者,随着近几年国内汽车市场发展的速度加快,车内儿童乘客的安全问题也逐渐显现。政府部门希望加强对儿童汽车安全座椅的管理,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制定 《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这一行业标准。
2004年,张晓龙所在的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就向国家标准委员会提出 《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标准的立项申请。 2006年该标准正式立项起草,在2008年报批稿上交后,于2011年12月30日正式出台。该标准的正式实施时间定在今年7月1日。
日本儿童安全座椅生产厂家康贝 (上海)有限公司也是该标准的起草单位之一,该公司销售部部长翁嘉聪表示,在该标准的起草阶段,曾提供日本在强制要求私家车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前后,儿童在交通事故中死亡率的变化情况等相关数据,以方便政府部门做出评估。
张晓龙告诉记者, 《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作为国家标准是拥有其法律效应的,在该标准7月1日正式实施后,厂家新设计、新研发的儿童安全座椅必须满足标准中制订的各项条件。对政府部门而言,标准则提供了技术依据,各地的质量监督部门可以依此对在售的儿童安全座椅商品进行抽查,公布不符合标准的产品名录。如果消费者购买了儿童安全座椅,并在发生意外事故检验该产品时,发现其不符合 《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的标准,也可以向生产企业追责。不过张晓龙也指出,由于汽车儿童安全座椅尚属于新兴事物,其管理模式还不是很清晰,而主管方也并不明确。
国标和欧盟标准参数一致
张晓龙说,此次 《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是参照欧盟ECER44标准制定的,其基本参数和该标准完全一致,而ECER44是目前儿童安全座椅领域最为先进的行业标准。
康贝 (上海)有限公司销售部部长翁嘉聪也表示,儿童安全座椅的功能主要是在交通事故发生时吸收撞击力,降低其对儿童造成的伤害。上海国家机动车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被动安全检测试验技术研究所副所长于峰告诉记者,在儿童安全座椅进行动态碰撞实验时,需要对座椅头部的位移量、胸部的加速度和腹部侵入等数值做出明确要求,以确保安全座椅对儿童确实有保护作用。
在张晓龙看来, 《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这一标准对国内大部分有一定规模的儿童安全座椅生产企业而言,要求并不算高。因为在世界范围内,国家标准都是以满足大部分企业生产水准制定的,简单地说就是制定一条合格线。目前我国儿童安全座椅的生产量达到全世界的20%左右,不少企业的产品已经通过了欧盟ECER44的相关认证。不过张晓龙也表示,市场上也确实存在一些规模不大的企业,所生产的儿童安全座椅质量不过关。
翁嘉聪也表示,此前儿童安全座椅没有国家标准,企业无论生产什么样的产品,都能在市场上销售。而出台标准后,会帮助市场实现规范化,淘汰产品质量低劣的企业。对于能保证产品质量的企业而言,也非常希望这样的标准能尽快出台,这不仅对消费者有所保障,对企业也是有帮助的。
不过,这一标准的出台目前对于消费者还不会起到直接作用。“从标准制定到产品认证,还需要一定时间。未来一段时间内,儿童安全座椅也会像汽车等产品一样,贴上3C认证标志,但是时间表还很难确定。”张晓龙告诉记者。有业内人士指出,此前儿童手推车的标准化也经历了类似的过程。 “先是有了国家标准,但没有强制要求执行。一段时间后,提出必须经过3C认证才能销售,并设置了六个月的缓冲期,在半年之后所有产品必须拥有认证才能上市销售。”该业内人士表示。
座椅强制使用还有待时日
在国内的 《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标准即将正式实施之时,不少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对儿童安全座椅做出了强制使用的规定。翁嘉聪告诉记者,澳大利亚规定, 0到12岁的儿童乘坐私家车必须配备儿童安全座椅,而美国和大部分欧洲国家的标准则是0到4岁儿童。
我国台湾地区也在2004年强制规定0到4岁儿童必须使用儿童安全座椅,不过 “强制令”效果并不好。“许多家长怕麻烦,并没有使用座椅,而执法时也遭遇困难,无法判断车内儿童是否在4岁以下。”翁嘉聪介绍说,因此今年七月即将实施的一部新法规中,将明确后座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这一 “一刀切”的政策。由于担心后座绑上安全带会勒到儿童的脖子,不少家长会干脆选择购买儿童安全座椅。
不过,在国内强制使用儿童安全座椅还没有提上议事日程,张晓龙介绍说,标准制定到管理法规制定是两个层面的问题,前者是对生产厂商的约束,后者则牵扯到各种管理问题,影响因素较多,时间周期也会相对长一些。 “就像汽车安全带的国家标准,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制订了,但是将车辆乘员强制使用写进法规则等到2005年了。”张晓龙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