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执政考核趋变:GDP退后 幸福感上前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6 22:23 来源: 经济导报

  执政考核趋变:GDP退后 幸福感上前

  一个工薪家庭的烦恼与欣慰

  经济导报记者 牛其昌           

  魏世友和妻子同是济南市区一家面粉企业的工人,两人每月的工资加起来4000多元。作为普通百姓,他们烦恼着普通百姓的烦恼:物价轮番上涨曾经让他们叫苦不迭,虽有医疗保险却担忧大病来袭……欣慰着普通百姓的欣慰:菜价总算日趋稳定,孩子即将挣钱养家……

  老两口除供儿子上大学需支出一部分学费和生活费外,其余大部分开支都用在购买肉蛋菜等生活必需品上。“从去年开始,明显感觉日常生活的开销越来越大。尤其是去年上半年,一些菜的价格比原先翻了一倍。”老魏说。当了30多年工人的他以前不知道CPI是个什么概念,是上大学的儿子告诉他,这个数字一涨,口袋里的钱就不禁花了。

  “幸好春节前政府在市区设立了蔬菜直销点,菜农直接把菜从周边农村运到小区直销,不仅菜品新鲜而且价格便宜,”老魏说,“如果这样的蔬菜直销活动能够推广,在小区里设立生肉直销点、粮食直销点,那就更好了。”

  老魏坦言,最担心的是生病。“毕竟现在年纪大了,身体时常会感觉不适。去医院看个发烧感冒还能靠医保应付,要是得个大病,恐怕整个家庭就无力承担。”他说,目前他们还没有参加职工大病医疗保险。如果能够参加,他愿意每月拿出一部分钱缴保险。

  谈及对未来的希望,老魏说:“虽然现在大学生就业压力很大,但国家为应届毕业生提供了很多就业出路,相信儿子很快就能帮我扛起这个家。”

  把冷冰冰数字转为实实在在“感觉”

  经济导报记者 贾瑞涛  

  今年,你有什么新的期盼?身处“十二五”的第二年,未来你是否也在心里有一个甚至若干个目标等待实现?

  这些,或许都与“幸福感”有关。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日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多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经济导报记者就《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民生方面的内容,采访了中国社科院劳动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导报特约评论员张翼,梳理其中的“幸福”所在。

  幸福感来自于“改善”

  经济导报:物价、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其实《政府工作报告中》中所提到的各个方面都与老百姓的“幸福感”有关。怎样理解“幸福感”一词?如何评价一个人是否幸福?

  张翼:“幸福感”是社会个体对当前生活状态的一种主观评价。我们的调查显示,在这个评价中,农民的“幸福感”指数稍微高一些,城市人的指数则相对较低,尤其是当前所谓的中产阶层这部分人。

  可以说,“幸福感”与当前物质生活资料的满足程度和绝对收入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但它与生活状况、相对收入、人际关系等因素的改善程度却是密切相关的。

  经济导报:在过去几年中,政府做了哪些事改善百姓的生活状态,从而增加了他们的“幸福感”?

  张翼:在民生方面,农村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其中保险覆盖面已达60%,年底即可实现全覆盖;对城市而言,建立了城市居民养老保险,今年7月也可实现全覆盖。

  在教育方面,目前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4%,在城市中对农民工子女以公共财政支出解决其入学问题。除了九年义务教育,在异地高考方面的改革也是提升老百姓“幸福感”的一个重要方面。

  另外,就业、遏制房价和保障房建设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收入分配提升更重要

  经济导报:就目前的状况看,很多老百姓依然说没有感到幸福,比如房价依然高企,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仍然存在。你怎么看?

  张翼:问题确实仍然存在,比如城乡之间的养老保险还不能相互对接,农民虽然加入了新农合,但在城市不能报销,养老保险的一体化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这对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是一个障碍。即使在城镇内部,虽然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但职工和居民的保险基数比较低。

  另外,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学有所教、病有所医的问题还没有根本的改善。虽然政府每年都加大投入,但老百姓感到药价还是很贵,找到合适的医生看病的渠道还不开阔。

  所以,目前紧要的是如何把政府的数字转化为老百姓的评价。数字仅仅是个绝对值,但感觉却是实实在在的。

  经济导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预期目标是GDP增长7.5%,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同时提出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长和经济增长保持同步。在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如何提高老百姓的收入?

  张翼: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表明,没有经济增长,无法保证就业,也不可能拿出足够大的蛋糕来分配。如果经济增速过快,却不能在分配上做到科学合理,就会导致大的收入差距,人与人之间关系不和谐。

  因此,没有经济增长是不行的,但只有增长没有收入分配的改善更是不行的。

  我们主动调低经济增速,就是为了经济转型的需要,争取实现软着陆。虽然增速有所放缓,但是“两个同步”的原则并没有变。在分配上,从去年看,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要高于城镇人居可支配收入增长率,这就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让农民更多分享发展成果;而在城镇内部,要提高劳动在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把握好这两个方面,就可以保证居民的收入增长。

  教育负担减轻 家长幸福一大半

  经济导报评论员 兰恒敏            

  孩子上学问题解决了,家长就幸福一大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预算占国内生产总值4%,这是大好事。但国家投入教育这么多钱,家长们的教育负担能减轻吗?

  当前教育经费的短缺和浪费并存。一方面老少边穷地区教育经费极为短缺,另一方面宝贵的教育资金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一是很多大学领导热衷于圈地建高楼,把本应用于科研和教学投入的经费用于大兴土木。二是学校的“特权腐败”,大中小学都有,以大学为甚。某些大学领导的贪污腐败是人所共知的,成为反腐败的死角。在最应民主的地方,存在最令人不安的官僚腐败,吞噬了纳税人的大把金钱。三是大量炮制“垃圾成果”。有的大学每年申报许多科研项目是为了套取上面的拔款,最后“研究”出一大堆没有任何创新意义和实用价值的“垃圾成果”。至于有些教授一边拿国家的工资一边办自己的实业,有的学校热衷于开发大量的“三产”项目,更是屡见不鲜。

  所以,管好用好教育经费,让孩子安心上学,让家长松一口气,已经成为全社会的迫切愿望。

  经济学家、诺奖得主弗里德曼上世纪60年代提出“教育券”制度:政府把资助教育的金钱,直接发到学生家长手上,再由家长自主选择学校。家长选定学校后,把教育券当做部分或全部学费交给学校,学校回头再凭教育券向政府兑换金钱。“教育券”的建议未必会在中国实行,但它的思路是对的:在传统的做法下,学校之间的竞争,主要是面向作为拨款人的上级主管,而不是作为顾客的学生和家长;引入“教育券”制度,学校和教师就必须直接面对学生、争取学生、向家长交待。如果这样,即使教育经费不增,教育质量也必定大大改善,家长们可以笑开颜了。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