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5月PMI续降料难改紧缩格局

2011年06月02日 02:56 来源:东方早报

  5月PMI(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2.0%,环比回落0.9个百分点。

  官方PMI降至9个月低点 周小川昨再次呼吁中国应采用宏观审慎政策

  早报记者 肖中洁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昨日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PMI(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2.0%,环比回落0.9个百分点,连续第二个月出现下行,降至9个月低点。同日发布的汇丰5月PMI为51.6%,亦为10个月以来最低,不过这个数值高于此前一周公布的预览值51.1%。

  PMI是国际上通行的宏观经济监测指标体系之一,对国家经济活动的监测和预测具有重要作用。通常以50%作为经济强弱的分界点,PMI高于50%时,反映制造业经济扩张;低于50%,则反映制造业经济衰退。

  分析人士对此指出,5月PMI虽好于预期,但经济增速和购进价格呈现“双缓”态势值得关注,下一步如何平衡保增长和控通胀将考验宏观调控智慧,调控进入“敏感期”。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昨日在出席第一届“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颁奖典礼仪式时,再次呼吁应用宏观审慎政策。

  经济处于阶段性疲软

  尽管5月PMI再度出现回落,但好于市场预期。此前,市场预计5月PMI将降至52%以下。据新华社报道,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指出,PMI仍处于宏观调控目标范围内,从目前情况看,经济增速虽然逐渐趋缓但无须担心经济“硬着陆”。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则认为,虽然5月PMI连续两个月出现回落,但仍比市场预期的51%要高,这显示目前经济仍然处于扩张阶段。

  同样的数据,在野村证券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孙驰看来,5月PMI虽然意味着中国经济没有发生“硬着陆”,但这表明经济正处于阶段性疲软。由于如日本地震、近期电力短缺、银行谨慎放贷(和随即上升银行体系外贷款利率)和外部不确定性带来的负面影响,未来数月内制造业活动增速料继续放缓。中国PMI中分项指标之一的新订单指数进一步下跌至52.1%,新出口订单分项从4月份的51.3%下滑至51.1%,表明外部市场仍然处在相对疲弱的复苏轨道。生产分项指标从4月份的55.3%跌至54.9%,积压订单分项从4月份的50.7%跌至47.7%,也表明经济增长步伐减慢。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称,5月份PMI继续回落,反映经济增长回落的可能性加大,但未来中国经济的变化需要观察出口、消费、投资等多方面的具体情况。

  紧缩至少持续到三季度末

  值得注意的是,PMI中的购进价格指数也出现了明显放缓。其中,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60.3%,较上月低5.9个百分点,为10个月以来的单月最大降幅。唐建伟说,这与之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落有关,即将出来的5月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同比涨幅也会下降。

  蔡进将这些总结为“经济‘双缓’态势明显”,这反映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通胀压力的影响在明显减弱。

  交银国际分析师李苗献则提醒,购进价格指数大幅下降,一定程度上减轻企业生产成本压力,但并不能认为输入型通胀压力就此缓解,未来商品价格或还有反复,通胀压力可能再起。

  “当前PMI对应的经济增速在9%左右,留给宏观调控的空间已不多。”蔡进说,下一步如何平衡经济增长和控制通胀的关系,将考验调控者智慧,调控已进入“敏感期”。他特别提到,当前沿海地区一些中小企业遭遇融资难,一些企业甚至面临停产、倒闭,这均会对经济增长以及就业带来负面影响。他建议,货币政策以及信贷政策应考虑采取办法使有活力的中小企业获得正常经营所需资金。

  不过,在高盛经济学家乔虹看来,政策放松的门槛将因目前依然持续处于高位的通胀压力而提高。中金公司分析师也指出,货币政策短期内非但不存在放松的基础,反而面临进一步紧缩的可能性。他们认为,6月份将加息一次,三季度将再加息一次,央行会继续使用包括存款准备金率在内的数量型工具控制货币和信贷增速,人民币升值的幅度也将逐渐增加,从紧的货币政策至少将持续到三季度末。

  周小川昨日再次呼吁应用宏观审慎政策,表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已成为危机后国际金融改革的主要方向,有必要、也有条件尽快采纳和运用,其典型内容是G20所支持和认可的巴塞尔Ⅲ。

  唐建伟也指出,为应对通胀,6月份是加息敏感期。最新的传闻是,端午节小长假后央行就将加息。

  在数量紧缩方面,时隔三周后,央行昨日已公告6月2日将招标发行230亿元三年期央票,此前该期限央票已停发3周。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