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16日 12:38 来源:中国经营报
京南新区浮出水面,对决河北“京南新城”
李乐、李正豪
在东城、西城、崇文、宣武四区合并的“铺垫”下,首都北京另一场影响更大的跨区行政整合正在悄然进行中——按照北京市委、市政府的批复和安排,位于北京最南端的大兴区正在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下称亦庄)开始行政资源整合。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针对这场整合,北京市委书记刘淇专门批复,将北京南城建设成承载实体经济的新区,补充北京市服务经济比重过大,一般制造业、中小企业等实体经济较弱的局面。而这是在北京市委、市政府派出高级别考察团赴重庆、天津了解两江新区、滨海新区后做出的决定。
微妙的是,身为首都的北京,是至今全国四大直辖市中唯一没有“副省级新区”的城市,而天津、重庆以及更早的上海,从制造业为核心的经济新区中获得的“速度效益”,则让北京对“京南新区”充满期许。
京南新区呼之欲出
北京大兴区与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行政资源整合肇始于2010年底,目前设计产业规划审批、工业大项目摆放等。7月13日中午,大兴区政府和亦庄管委会的官员,均向记者证实了这一消息。
“目前具体的行政资源整合工作还在进行当中。”大兴区副区长绳立成向记者表示,大兴区和亦庄开发区整合后,成为南部新区,用来发展和承载中小企业、高端制造业等实体经济。
在此之前,天津滨海新区、上海浦东新区在行政区划调整前,均进行过经济新区与行政区之间的行政资源整合。彼时,天津市政府曾将原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以及部分东丽区、市南区的土地、财政、规划、环保、工业等行政审批权,集中至原滨海新区管理委员会行使,设立了滨海新区国土局、环保局、财政局等机构,为日后六区合并设立滨海行政区打下技术基础。
至于大兴区与亦庄合并,继而申请与上海浦东、天津滨海、重庆两江同级别的经济新区,大兴区政府和亦庄管委会的官员均表示,曾有体制内的专家智囊提出这一想法,但能否落实,是中央考虑整体经济布局的全局问题。
豪赌第二产业
行政资源的整合只是第一步,北京市真正的用意在于改变北京经济增长较为依赖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单一格局,向高科技的制造业及其配套的金融业“要增长、要效益”。
绳立成即向记者表示,北京在“十二五”期间有望通过产业结构与布局调整进而收获最优的资源配置,全面提升“北京创造”、“北京服务”的竞争力。而对京南地区的行政资源与开发区的优势资源进行整合,是这一思路的“具体落地”策略。
“对于制造业给天津、重庆经济发展带来的拉动作用,我们确实很有感触。”一位北京市政府的人士向记者评价。于是,2010年底,北京市委书记刘淇批示,要求将北京南城建设成承载实体经济的新区,补充北京市服务经济比重过大,一般制造业、中小企业等实体经济较弱的局面。
“高端制造业入住的形成,进一步地提出了产业链配套的需求,下一步,大兴区以及京南地区的发展重点之一,就是围绕高端制造业,进行产业链配套,通过产业链配套降低进驻企业的生产、采购成本。”绳立成告诉记者。
依据这一策略,工业设计、科技研发孵化等将成为下一步京南地区经济工作的重点。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一位负责人透露,工信部和统计局已经联合开始摸底工业设计产业的发展情况,并且深入一些工业制造企业进行调查,准备为工业设计产业发展出台鼓励性政策做准备。而大兴区则希望借此机会,将已由北京市政府批准设立的“中央设计区”(CDD)进行落地。
追赶天津重庆
北京市之所以通过京南地区的整合在第二产业上大做文章,无疑与北京是“唯一没有经济新区直辖市”的微妙格局有关。
记者了解到,在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重庆两江新区后,北京市市委、市政府曾专门派出高级别的考察团,赴重庆两江新区、天津滨海区进行调研、考察,了解两个新区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在这个考察团中,既包括北京市委政策研究室这样的咨询智囊机构,亦包括发展改革委、金融办等政府职能部门。
从2005年开始,国务院陆续批复了一批“国家级综合改革配套实验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等相继设立。2010年,国务院又先后批准上海、天津两地的行政区划调整,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相继获得行政区身份,而同期国务院批复给北京的,则是北京市城四区行政规划的重新调整,崇文并入东城、西城归并宣武。
“这与之前国务院批复北京的城市发展规划有关,北京的定位是政治文化中心,历史文化名城,对于经济发展的定位,不是十分明确,北京市曾想申请设立一个同等级的新区,但是考虑到批复的城市定位,觉得没有太大的把握,所以这件事就放下了,而城四区的行政规划调整,则符合历史文化名城的定位,最终得以批复。”一位不愿具名的北京市政府所属研究机构的人士告诉记者。
然而,经济发展的任务和要求令北京不得不考虑经济新区对第二产业的巨大拉动作用,以及现实格局的微妙——北京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5月,全市开发区实现总收入7621.9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8.2%,增幅比1~2月回落8个百分点。其中,国家级开发区同比增长18.6%,增幅比1~2月回落8.3个百分点;市级开发区同比增长15.2%,增幅比1~2月回落6.7个百分点。
而此时,北京南部地区的整合则展现成效,目前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700余家企业入住大兴开发区,入区企业投资总额超过240亿美元,近70家世界500强企业在这里纷纷建厂,同时还吸引了一批优质的企业入区。这显然是北京市政府希望看到的最佳局面。
不过,学界对于“京南新区”以及各地争相筹建国家级新区的看法并不一致。
“对于各地争建国家级新区的现象我不是很赞同。”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秘书长兼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张乃剑表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的建立有其特殊的地理条件和时代背景,重庆两江新区承载东西部产业转移的使命,浙江省舟山群岛则是我国开发海洋技术、发展岛屿经济的有益尝试,北京是政治、文化中心,不是经济中心,搞新区可能导致功能错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室主任刘勇也表示,舟山群岛新区是一个特例,舟山本来就是一个地级市,设立新区主要是为了发展海洋经济,加强与台湾地区的交流,对于我国实施沿海战略有特殊意义;至于北京,其城市规划重点在于城区功能的扩散,加快卫星城建设,让通州区或者大兴区成为聚集200万人口左右的卫星城,有无必要像上海、天津、重庆那样建立一个新区值得商榷。
“京南新区” 对决“京南新城”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相关人士表示,虽然大家在是否要建立“新区”的问题上存在争议,但促进北京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北京城市均衡发展,通过重大项目带动南城地区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
但问题在于,北京市通过政策将实体经济和中小企业向南城转移的同时,河北省围绕着北京市也建立了所谓的“京南新区”(包括涿州、涞水、高碑店三县市)、“京东新区”(包括三河、大厂、香河三县市)、“京北新区”(包括怀来、下花园、涿鹿三县区),两地可能形成竞争关系。
河北省发改委相关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客观来讲北京实体经济向南城转移肯定会对河北省的“新区”产生一定的影响,不过,北京市的一些传统产业是要向外围地区转移的,譬如北京焦化厂和首钢的转移等,河北省的“新区”一方面要吸引北京市传统产业的转移,另一方面要利用北京市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发展围绕大都市的现代服务业。
张乃剑认为,河北省要有一些竞争理念,“环首都经济圈”要有“强镇”的建设思路,围绕北京利用自身资源,多建立一些大都市卫星城镇,避免搞一些华而不实的概念。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