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16日 12:38 来源:中国经营报
产城融合 固安探路
韩言铭
从一个全年财政收入不足7000万元,到9年后,仅用5个多月,财政收入就完成8.08亿元,河北省固安县在9年中,实现了华丽转身。
支撑这一巨变的,始于9年前政府在固安工业开发区的政企合作革新,以及斥资3000万元买一规划的“豪赌”。实际上,在这巨变的9年中,产城融合等超前的发展思路一直推动着固安快速前进。
深圳的发展源于招商局在蛇口建立的一平方公里的工业园,“蛇口模式”不断放大,搞活特区成就了今日深圳。30多年以来,全国各地上上下下建立了形形色色的开发区,开发区成为地方经济的火车头,也是区域经济的重要引擎。时至今日,开发区的建设和城市的经营需要重新思考,怎样创新才能脱颖而出,才能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融入城市。
河北固安工业园区以“未来城市”为理念,探索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固安模式是产城融合的标杆,亦成为河北乃至全国开发区建设的新样板。
3000多万元买来的规划
固安隶属于河北廊坊市,离北京很近,跨过一条永定河就到了。但是,这个拥有黄金区位优势的固安直到本世纪初才找到打开县域经济大门的钥匙。
一直以来,固安作为农业大县,工业经济基本缺失。经济不活跃,县财政收入很少,属于典型的“吃饭财政”。虽然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固安县追赶大潮也建立了自己的开发区,但由于财政投入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备、招商网络不健全等,引进项目寥寥无几,上缴税金屈指可数,难当县域经济“发动机”重任。
“穷则思变”。到了2002年,固安重新审视自己,决定突破资金匮乏的瓶颈。当时固安县全年财政收入不足7000万元,单纯依靠地方政府力量打造高端产业平台,建设一个现代开发区,实属有心无力。
当时,固安县大胆突破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引入园区投资运营企业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采用“管委会+公司”的政企合作模式运营建设固安工业园区。全新的运营模式解决了制约开发区建设发展资金的问题。
“固安累计投入了3000多万元用于园区规划。”园区运营企业华夏幸福基业相关负责人介绍,园区先后聘请了王志纲工作室、北京和君创业研究咨询有限公司、德国的罗兰·贝格、美国DPZ建筑设计事务所等国内外顶级智囊团出谋划策。
王志纲工作室从宏观经济角度为固安工业园区提出发展的大方向,给园区的发展战略、策略研究及定位提出建议;和君创业对园区的经营模式设计、资源导入与整合专题的研究;罗兰·贝格确立了电子信息产业、汽车零部件产业、现代装备制造业为核心的三大产业方向。
如果仅仅是这些,固安与传统工业园区并无差异,而固安建设者的梦想不仅仅是一个工业区,而是要建设一个新概念的城市。
“回过头来看,如果没有2002年的创新,敢于突破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就不可能有今日固安。”在固安县副县长、固安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姚运涛看来,9年前这项争论颇多的探索,如今已被证明是成功的。固安工业区迅速壮大,数据显示,2010年,固安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0.7亿元已经占据全县经济的“半壁江山”。过去9年,固安工业园区投入基础设施的资金已超过24亿元。这一数字与建区以来固安县历年财政收入的总和大致相当。“单纯靠政府投入,想都不敢想。”姚表示。
颠覆“先治坡,后治窝”
土木未动,规划先行。规划是固安工业园的灵魂,园区的每一步发展,都建立在缜密规划的基础之上。
固安工业园地确定了优先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现代装备制造业等产业。对于没有工业基础的固安来说,这一定位没有束缚,当时确定的这三大优先发展的产业顺应了区域发展形势,与廊坊市政府提出的“京津冀电子信息走廊”吻合。姚运涛发现,环渤海地区众多开发区、工业园都把电子信息产业作为一个重要产业来发展,招商时,各家园区都在打“价格战”。“这是不理性的,会给以后埋下隐患。”姚运涛认识到,园区必须要形成自己的特色,靠优化的环境和完善的产业链吸引企业。
固安的办法是坚持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双核驱动。城市与产业是相伴而生、共同发展的,没有产业,城市就缺乏生机与活力,就会成为一座空城;没有城市,产业发展就会缺少平台,城市发展就难以为继。
在传统思维里,一直是“先治坡,后治窝。”也就是先生产,后生活。但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进入小康社会,整个社会和城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变成了“先治窝,后治坡。”至少让生产、生活齐头并进。实际上,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城市与工业园区之间,形成了一种兼容共进的关系。城市建设加快了工业园区产业载体功能的发育,扩大了园区的产业吸附力;与此同时,在工业园区发展需求的刺激下,城市建设整体也得以飞快发展。
在建区之初,固安工业园区就认识到未来发展的趋势,他们遍访新加坡、德国等国的先进开发区、工业区,提出了“公园城市、产业聚集、休闲街区”的规划理念,打造具有前瞻性、创新性的“未来城市试验区”。
固安工业园区要的不是一个厂房林立的工业区,而是一个源于工业区而高于工业区的未来之城。他们将国际成功经验和区域实际情况相结合,考虑园区发展同城市发展的相互促进的关系,在原有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规划了新城核心区、工业聚集区等功能区域。
如今,固安未来城市规划馆、五星级酒店、创业大厦、城市综合体等11个城市公共项目的城市客厅,总投资48亿元,已完成方案设计,预计在2012年年底全部竣工。其中固安未来城市规划馆、中央公园、锦绣大道、大广高速景观长廊等项目也将于2011年年底前投入使用。
今年年初,河北省常务副省长赵勇在固安县调研时也指出,固安应该按照3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来规划,有30万人的规模,城市的功能才健全、才有规模效益。做一个像日本多摩这样的,在教育、文化、商业、娱乐综合配套一应俱全的 “卫星城”。当然,与多摩相比,固安还欠许多功课。例如对于工业园区公共服务建设方面进展有些缓慢,全城还处于集中建设期。在产业发展时,由于毕竟工业经济基础薄弱,在人才积累和产业集群方面有些欠缺。
遵从规划 打造独特DNA
“我爱天安门正南50公里”的广告早已道出固安工业园区的核心区位优势。
近年来,固安工业园区又遇到了四大良机,包括北京的“世界城市”建设、“城南计划”推出、首都二机场落户大兴,还有河北省提出的“环首都绿色经济圈”战略。一座城市、一个区域能否上台阶,关键在于能否把握住一个战略机遇期。
“十二五”期间,随着北京城市发展定位的转变,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将日益明显,从以前对资金、技术、人才、项目等优质生产要素强大的“虹吸”效应,正逐步转化为“溢出”效应。这对于环首都地区的产业承接和产业升级提供了可能。
姚运涛说,面对这些机遇,固安已经做了充分准备,从一开始,就坚持按规划执行。工业园区到目前引进的项目全都符合产业规划,婉拒不符合规划方向的项目。他举了个例子,去年底,西北一家生产农用化学制剂的企业看中了固安工业园区的区位优势与投资服务能力,承诺以数十亿元的投资希望在固安觅得一方发展空间,并吸引上下游企业入驻。尽管该企业在全国同行业享有广泛的知名度,可以给当地带来丰厚的税收、就业回报,但由于不符合工业区的产业定位,还是被园区管委会婉拒。
“尽管这家企业投资规模上很有诱惑力,但我们上下都有共识必须要把产业定位作为不可逾越的底线。”姚运涛说,对于着力发展的领域,也会在专业园区即“园中园”中对相关的龙头企业留足空间。
曾多次拒绝在固安投资的河北冀雅电子项目在3月6日也正式落户固安工业园。早年,固安希望冀雅电子过来投资,但没能如愿。而今年该公司又主动来固安落户,相关人士表示,除了看重变得更好的产业环境,聚集了包括京东方在同类企业之外,主要是该公司在石家庄的总部很难外拓,而固安又处于“环首都绿色经济圈”上,可以享受河北省内的一些优惠政策。
“选择固安工业园区主要考虑它独特的地理位置,在这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对于园区提供的“保姆式”服务体会很深。他说,园区会安排专人跟企业定点联系,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都可以获得这位联络员的帮助。
截至2011年3月,固安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总投资超过30.5亿元,已累计签约引进项目309个,项目总投资362.2亿元、1.93亿美元。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