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马建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7 03:48 来源: 东方早报

  虽然2012年国内外经济形势将更加严峻复杂,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仍有较多有利条件。

  今日10时详解2011年宏观经济运行情况

  早报讯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1月16日在求是杂志撰文称,虽然2012年国内外经济形势将更加严峻复杂,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仍有较多有利条件。

  恰在今日,国家统计局就将公布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工业生产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品零售总额、房地产业销售和投资等在内的一系列2011年主要宏观经济数据。目前各方专家普遍预计,去年4季度GDP等数据下降应是大概率事件。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展望2012年,一方面,国内外形势将更加复杂严峻,欧债危机仍在深化蔓延,主要发达经济体复苏缓慢,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放缓,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马建堂在上述撰文中首先对2012年的总体经济形势作出上述判断。

  值得关注的是,按照国家统计局昨日披露的计划,马建堂将于今日10时正式公布2011年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综观各方预测,2011年全年GDP增速很可能回落至9.1%左右。其中,四季度GDP增速可能创近两年新低,约为8.7%。

  而且,综合多位学者的判断,不少学者也认为,今年一季度、甚至二季度宏观经济还有进一步放缓的可能,也因此,此前不少专家都呼吁决策层面应该适当放松宏观调控政策,在“控物价”和“保增长”中间更加重视“保增长”。

  国家统计局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年CPI同比增长5.4%,超过决策层面去年初设定的4%的调控目标。

  调控政策仍有一定空间

  在对2012年整体经济形势作出展望后,马建堂在上述撰文中也强调,“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仍有较多有利条件”。

  马建堂称,从中长期看,中国经济仍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阶段。而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将激发投资和消费需求增长,对经济产生持续的拉动作用。此外,马建堂认为“从短期看,中国内需增长仍然稳健”。

  更重要的似乎是,马建堂认为,“从调控手段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仍有一定空间。”财政政策方面,中国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都在3%以内,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都在20%以内,远低于国际警戒线。货币政策方面,随着物价调控成效日益显现,稳健货币政策操作的空间也有所增加。

  宏观政策须对物价

  保持足够警惕

  不过马建堂也提醒,应高度关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面临的诸多挑战。

  从短期看,近期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变化。这包括“工业增速连续两个月回落较多”、“出口增速连续3个月回落”等。

  从中长期看,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持续推进,劳动力、土地、资源、环境等要素成本上升压力将是长期的、刚性的。同时,国际市场流动性过剩依然突出,输入性通胀压力依然较大。总体而言,物价上涨的中长期压力仍然不容忽视。

  为此,马建堂建议,要切实把握好宏观调控的“度”,在预调微调中做到松紧有度。所谓“有度”,一是宏观经济政策对物价上涨仍需要保持足够的警惕,二是政策要有利于“十二五”时期加快结构调整,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