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月CPI走高缘于双节效应 同比上涨4.5%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10 14:02 来源: 上海金融报记者马翠莲
昨天,国家统计局如期公布1月份宏观经济运行主要数据。其中,市场较关注的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4.5%,环比上涨1.5%。CPI同比上涨4.5%,出乎市场意料之外,引发市场对后续政策走势的关注。
此前,市场普遍预计1月份CPI同比上涨4%左右。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1月CPI同比涨幅4.5%超出市场预期,主要原因是节日因素导致食品价格环比涨幅高达4.2%,1月CPI走高并不会改变年内
CPI同比总体下行的趋势。基于2月翘尾因素较1月大幅回落和食品价格节后已有明显回调,2月同比CPI将大幅下降。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宏观策略部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也对记者表示,由于1月份CPI价格上涨主要和节日消费带动的食品价格上涨及春节移位有关,尽管这一数据超预期,但没必要对此过于悲观。在需求下降及货币增长处于低位的情况下,我们维持通胀回落,前高后稳,7月份前后是全年低点的判断不变。春节移位效应将使得2月份CPI涨幅大幅度回落1个百分点。
东吴基金首席策略规划师陈宪同样表示,1月CPI为4.5%,看似走高,其实纯属“双节”效应。他强调,“尤需说明的是2月8日油价上涨对通胀影响微乎其微,因为国际原油价格虽然触发了国内油价上涨的条件,但还没形成价格持续向上的突破态势。”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预测,今年CPI将探底慢回,2月将继续回落,低点在7月至10月份可能性较大。
此前,多家机构预测货币政策将适度宽松。随着国家统计局1月经济数据的公布,业内将对后续政策持怎样的观点呢?复旦大学证券研究所副所长王尧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不仅因国内食品价格大幅上涨等因素推动1月CPI涨幅超出人们的预期,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全国房地产价格回落的大趋势下,1月居住类价格环比上涨0.2%,表明通胀隐患并未消除、房价调控形势依然严峻。但1月CPI的反弹,还不至逆转前几个月国内通胀水平持续回落的整体趋势。
王尧基认为,从稳定国内经济增长的角度看,本来有继续下调存准率的需要。但在国内通胀压力犹存、欧美可能继续采取量化宽松政策将带来输入性通胀的背景下,短期内央行放松货币政策的节奏将不得不放缓。
国泰君安证券宏观研究团队吕春杰和姜超也对记者分析到,近期煤价还在下跌、但前期的降速难以持续,钢价在本周出现去年9月以来首次反弹,WTI油价(纽约油价)去年11月后已经企稳,而本月国内成品油价出现1年以来首次上调,上调幅度约4%,因此整体来看工业原料价格已基本企稳。虽然1月食品价格由于春节因素超预期反弹,但其趋势难以持续。而鉴于通胀的反弹,货币政策的放松预期或将暂时延后。
许多专家认为,1月份4.5%的CPI数据解释了为什么央行迟迟不下调存准率的疑问。
CPI可以说是央行调整货币政策的重要参考指标,而根据目前已公布的CPI数据和央行正回购动作,短期内央行调准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尽管物价高于预期可能是央行近期对货币政策谨慎,未如市场预期下调存准率的原因之一,但李慧勇对记者表示,决定央行准备金率最主要的变量是美元汇率及相关的外汇占款。正是去年9月之后美元加速上行、外汇占款连续3个月减少,导致准备金率提前下调。近期央行并没下调准备金率,很可能和美元的阶段性走弱,外汇占款增加有关。尽管准备金率并没如期下调,但考虑到外汇占款总体上下降,及央票和回购到期量大幅下降,准备金率仍有下调的必要和空间。
连平也表示,当前物价不是影响宏观调控的主要因素,未来存准率主要取决于流动性变化。
尽管从去年8月到12月,CPI同比连续五个月出现回落,物价上涨压力正在逐步缓解,市场预期2012年货币政策将有所放松,而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此前在《求是》杂志上发表署名文章坦言,物价上涨的中长期压力仍不容忽视。综合来看,央行的货币政策或稳中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