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重点机电产品进出口分析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1 07:36 来源: 国际商报作者: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
2011年1~10月,我国机电产品进出口总值达到15023.7亿美元,占进出口总额的50.5%,同比增长16.8%。其中,出口8824.5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56.9%,同比增长17.6%;进口6199.2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43.5%,同比增长15.6%;同期机电产品贸易顺差2625.3亿美元,比2010年同期增长22.6%。
电子信息产品是主要进出口产品
1~10月,我国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总额达9240亿美元,同比增长12.9%。其中,出口5386亿美元,同比增长13.6%,占全国外贸出口的34.8%;进口3854亿美元,同比增长11.9%,占全国外贸进口的27.0%。
基础行业出口增速保持领先。1~10月,电子元件、电子器件及电子材料等行业出口增长相对较快,出口额分别达到721亿、624亿和5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5.0%、13.8%和17.0%,增速分别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1.4、0.2和3.4个百分点。
整机行业出口分化明显。1~10月,计算机、家电和电子仪器设备行业出口保持缓慢增长态势,出口额分别为1880亿、777亿和218亿美元,同比增长7.2%、9.3%和13.3%,增速低于全行业平均水平6.4、4.3和0.3个百分点;通信设备行业出口保持较快增长,出口额1026亿美元,占全行业出口比重为19.0%,同比增长30.3%,增速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14.0个百分点,是拉动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增长的主要力量。
主要产品出口保持增长。出口额排在前五位的产品分别是:笔记本电脑,出口854亿美元,同比增长12.5%;手机出口480亿美元,同比增长36.5%;集成电路出口260亿美元,同比增长8.0%;液晶显示板出口244亿美元,同比增长10.1%;手机零件出口224亿美元,同比增长34.2%。
对欧美出口形势相对低迷。2011年下半年以来,欧美发达国家受主权债务危机影响,经济增长明显放缓,我国对欧美国家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形势不容乐观。1~10月,对美国、英国和意大利分别出口1022亿、97亿和8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0.0%、0.9%和12.5%,分别低于平均水平3.6、12.7和1.1个百分点;对法国、波兰、西班牙等国出口呈下降态势,出口额分别为79亿、33亿和32亿美元,同比下降6.5%、8.6%和14.4%。
对亚洲地区和新兴市场出口增长较快。我国对亚洲电子信息产品出口主要集中在中国香港、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地区)。其中,对中国香港出口电子信息产品1273亿美元,同比增长18.4%;对日本出口368亿美元,同比增长18.6%;对中国台湾出口138亿美元,同比增长16.1%;对上述3个国家(地区)出口增速分别高于平均水平4.8、5.0和2.5个百分点。对韩国出口243亿美元,同比增长11.2%。此外,对巴西、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国家出口快速增长,出口额分别为87亿和6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1.1%和28.0%。
一般贸易出口比重提高。1~10月,一般贸易出口979亿美元,同比增长27.0%,增速比行业平均水平高13.4个百分点,占行业比重比2010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
加工贸易出口增长较慢。1~10月,加工贸易出口4075亿美元,同比增长10.4%,增速低于行业平均水平3.2个百分点,加工贸易出口比重为75.7%,比2010年同期下降2.1个百分点。
笔记本电脑出口量增价跌
2011年1~10月,我国笔记本电脑出口额853.52亿美元,同比增长12.5%;出口量为1.82亿台,同比增长21.9%;出口平均价格为468.44美元/台,同比下降7.7%。
10月,我国笔记本电脑出口额为106.37亿美元,同比增长9.6%,环比增长14.0%;出口量为2306.08万台,同比增长8.5%,环比增长10.1%;出口平均价格为461.26美元/台,同比增长1.0%,环比增长3.6%。
按出口金额计算,美国、中国香港和荷兰居我国笔记本电脑出口市场的前3位。2011年1~10月,我国向美国出口279.45亿美元,同比增长20.9%;对中国香港出口101.12亿美元,同比增长46.4%;向荷兰出口81.84亿美元,同比增长17.7%。其中,美国的市场份额由2010年1~10月的30.5%增至2011年1~10月的32.7%;中国香港的市场份额由2010年1~10月的9.1%增至2011年1~10月的11.8%;荷兰的市场份额由2010年1~10月的9.2%增至2011年1~10月的9.6%。
1~10月,我国对前10位出口市场出口笔记本电脑合计667.42亿美元,占同期我国笔记本电脑出口总额的78.2%。排名第4~10位的出口目的国依次为德国、日本、法国、澳大利亚、英国、韩国和阿联酋。
机床进口量价齐升
2011年1~10月,我国金属加工机床进口额108.95亿美元,同比增长48.8%;进口量9.74万台,同比增长12.0%;进口平均价格为11.19万美元/台,同比增长32.8%。
10月,我国金属加工机床进口额9.76亿美元,同比增长32.6%,环比降低23.9%;进口量7731台,同比增长13.7%,环比降低21.6%;进口平均价格为12.62万美元/台,同比增长16.6%,环比降低2.9%。
按进口金额计算,日本、德国和中国台湾位居我国金属加工机床进口来源的前3位。2011年1~10月,我国自日本进口44.23亿美元,同比增长65.3%;自德国进口23.13亿美元,同比增长56.5%;自中国台湾进口13.12亿美元,同比增长27.7%。其中,日本的市场份额由2010年1~10月的36.5%增至2011年1~10月的40.6%;德国的市场份额由2010年1~10月的20.2%增至2011年1~10月的21.2%;中国台湾的市场份额由2010年1~10月的14.0%降至2011年1~10月的12.0%。
2011年1~10月,我国从前10位进口来源国(地区)进口金属加工机床合计104.24亿美元,占同期我国金属加工机床进口总额的95.7%。排名第4~10位的进口来源国依次为韩国、瑞士、意大利、美国、奥地利、新加坡和西班牙。
机电化产品出口贸易摩擦常态化
我国机电行业近年来频频遭遇欧盟、美国等主要贸易伙伴的技术性贸易措施限制,成为我国受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最严重的行业。从产业形势看,我国已成为机电制造业大国,但“大而不强”依然是主要矛盾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基础发展相对滞后、现代制造业发展滞后、产业增长方式较为粗放等。同时,随着我国机电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机电产品出口遭遇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也日渐增多。根据国家质检总局的统计数据,自2006年以来,我国机电仪器在受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的行业中始终排列首位。其中,2010年,机电仪器占当年我国受技术性贸易措施直接损失总额的29.7%;2009年,这一数据为38.8%;2006年为24.2%。
2012年,世界经济发展仍然充满不确定性,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人民币持续升值,低成本竞争优势逐步减弱,以及企业融资困难等都将对我国机电产品贸易产生较大影响,进出口形势较为严峻。我国应坚持推动进出口协调发展,优化出口结构,实施积极的进口战略,促进贸易平衡发展;同时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抢占发展的制高点;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延长国内价值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