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建言2012关注汽车业议案提案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8 17:01 来源: 中国商报

  ●本组撰文 李秋 安丽敏

  曾庆洪提出了6项议案,其中关于扶持自主建设汽车强国以及“撞豪车”热点的议案受到普遍关注。

  曾庆洪认为,目前我国发展自主品牌、推进自主创新面临两个最主要的问题:一是资金,无论是产品自主研发的费用,还是生产能力建设、销售网络建设,都需要资金,越是发展快的企业,资金需求量越大;二是人才,人才就是生产力,人才的培养及引进是制约汽车产业升级的关键因素。另外还有如市场、政策、社会配套等问题也亟待解决。

  曾庆洪针对以上问题分别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政府应当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同时,应当在政府采购层面予以倾斜、取消皮卡进城限制等。而中国只有拥有世界知名的企业和品牌、开拓两个市场,并且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定的份额、掌握核心技术和新技术发展趋势,才能认为中国成为了汽车强国。在这一过程中,政府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同时,曾庆洪还针对此前引起普遍关注的“撞豪车”事件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他认为,对于豪车车主,应通过制度设计而让其承担更多的义务。应当完善制度设置,通过立法平衡不同车辆的平等的路权和责任,同时推进保险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我国保险制度的整体设置。

  加大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

  2012年“两会”正在进行之中,各种行业热点问题受到普遍的关注,对于汽车业而言,各位代表、委员们的议案、提案,将为今后汽车业的政策制定产生影响,本报特别整理出来以飨读者。——编 者

  产业升级面临4大问题

  李维斗 政协委员

  中国一汽集团进出口公司总经理

  曾庆洪 人大代表 广汽集团总经理

  自去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宇通客车董事长汤玉祥就孩子上学的安全问题,提出了《关于大力推广使用专用校车的建议》后,今年他的“两会”议案还是关于校车,此次议案的立足点,他放在了健全校车运营法律法规上,督促政府尽快让校车融入校园。

  他认为,虽然2011年以来,在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我国校车事业发展有了长足进步,但是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是校车相关法律法规制度还不够完善。其次,购买校车的资金筹措还没有具体政策指引。

  此外,校车的运营组织还不够专业和科学。同时校车文化建设和公众意识有待加强。

  在议案中,汤玉祥提到,保障学童安全,需要的不仅仅是一辆“钢筋铁骨”的车辆,更需要与之适应的校车文化。一些人还存在“有校车就安全”的错误认识,实际上学童交通安全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建立系统性的法律法规、车辆运维管理、司乘人员培训体系等,才能让校车安全地跑起来。

  对此,他建议从4个方面推动校车战略的实施。1.国家尽快出台购买校车资金筹措的相关政策。2.尽快细化校车管理、运营政策,指导各地建立校车的管理、运营模式。3.继续完善校车相关法律法规。4.加强推广宣传,普及校车文化。

  健全校车运营法律法规

  在今年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来自企业界的全国人大代表、辽宁曙光汽车集团董事长李进巅,再一次提交了关于校车问题的议案——《加快全国中小学生都能乘坐专用校车进程的建议》。

  李进巅关注校车安全、校车产业、校车发展已经多年,近3年他在“两会”上递交的议案都会提及校车,议案的内容年年都在递进。今年他对于国内校车产业的发展提了3个意见,分别是解决农村中小学生交通安全问题、建议政府将校车作为公益事业来做、如何加快推进校车普及发展。

  此外,在分析行业发展及前景的同时,更深层次地提出了校车与清洁能源汽车实际推广中的可行性操作建议。

  李进巅表示,目前校车推进,需要解决3个问题,一是钱从哪来,二是如何管理,三是司机培训。这是目前加快推进校车的3个难点。

  此外,今年李进巅再次提及国家应发展LNG汽车话题,他在《推广使用LNG汽车,改善国家能源结构,构建低碳环保新交通》的议案中从发展LNG汽车对国家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性、有利长效节能环保、大幅提高社会综合经济效益、提高我国国际形象等角度,阐述了加快发展LNG汽车的战略意义。

  他在建议中提出,政府应在国家层面加大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力度,加快LNG汽车的产业化发展。

  中小学生都要坐专用校车

  我们在享受汽车大国盛宴的同时,应该清醒地看到,中国汽车产业散、乱、弱、小的格局仍未发生根本性改变。突出表现为:一、产业集中度低,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国并未产生与之相称的大汽车集团。二、自主品牌影响力较弱,没有创造出知名的全球品牌。三、产能过剩的风险进一步加大。四、产业技术升级的速度还不够快。具体建议如下:一、大力推动产业战略重组,提高汽车准入门槛,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二、进一步加强自主品牌建设。目前,各汽车企业集团一边高调谈自主,一边积极搞合资,就连业界坚定的自主派,受眼前经营的压力和利益驱使,也在寻觅合资的对象和机会。三、进一步加快汽车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

  汤玉祥 人大代表 郑州宇通集团总裁

  李进巅 人大代表 辽宁曙光集团董事长

  李大开 人大代表

  法士特集团公司董事长兼党委书记

  制定汽车“三包”法规

  已经退居幕后的全国人大代表、江淮汽车原董事长左延安带来了长长的19份议案,在今年“两会”上建言,其中就有关食品安全、外商投资股权变更、农民工保险和工资保障、商标争议等系列社会问题提出了建议。

  卸任江淮汽车董事长一职以来,左延安似有意识地淡化其在汽车圈的影响,在19份议案中,他仅在最后一条提了直接相关汽车产业的议案——关于《从国防安全方面建议提高自主品牌汽车政府采购比例的建议》。

  在议案中,左延安指出,在国际上,政府采购偏重于本国企业和自主品牌已是惯例, 美国、加拿大、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都有这种做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

  从世界汽车工业发展与本国国家安全角度考虑,未来众多高科技的运用,使军用车辆已不仅仅是装备,更属于武器范畴,以美国悍马为例,随着科技发展,已经集运输、通讯、作战、指挥等功能于一体,此时已不能单纯将其视为装备。因此,政府必须对此做出战略前瞻性预应。

  他建议:首先,政府引导汽车产业链建立自主品牌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尤其是电子控制类零部件和高性能动力电池的共用技术平台。其次,出台政府对共用技术平台的支持政策,建立资金投入机制和可行有效的投入渠道。

  提高自主品牌政府采购比例

  作为今年首份被媒体曝光的汽车行业议案,全国人大代表、法士特集团公司董事长兼党委书记李大开提出的四部分组成的议案备受关注。

  其大致包括以下内容:分类制定各大类汽车及关键总成产品最低“三包”规定,进一步完善和修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李大开建议,国家尽快出台汽车产品“三包”规定,明确统一各大类汽车及关键总成产品的最低“三包”年限、里程和权责。

  2011年国家发改委颁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对有关条目进行了明确和细化,但细化之后部分先进技术并未纳入到鼓励类范围。李大开建议,将“重型汽车及大客车传动系统(含机械式变速器、车桥等关键零部件)”继续列入鼓励类。

  左延安 人大代表 原江淮汽车董事长

  李书福:车里的“PM2.5”

  小安跑“两会”之专访

  吉利汽车董事长 李书福

  ■本报记者 安丽敏

  汽车出口由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来谈无疑是最为合适的,一方面,长城一直是汽车出口的主力企业;另一方面,随着去年的强势表现,长城汽车正在崛起为自主品牌新的“代言人”。在当前国内市场疲软的背景下,建议政府鼓励“走出去”成为了另外的一条出路。

  王凤英2012年的议案之一就是“建议明晰中国汽车国际化发展的战略路径”,这也是王凤英连续提了3年的一个话题,那就是如何让中国汽车更好地走向世界。王凤英表示:“如果说前两年的建议更多地想达成走国际化发展之路的战略共识,那么今年则希望国家能够制定一个更明晰的、有利于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化战略路径。”

  今年再提这一议案,有着特别的意义。在2011年,我国自主品牌汽车表现不佳,但是在国际市场却取得了飞速增长。2011年,中国汽车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在行业整体销量增幅不足3%的情况下,汽车出口却实现了49.45%的大幅增长,创历史新高,其中轿车出口同比增幅达107%,出口整车的平均价格与2010年相比略有上浮。

  出口在长城自身的销售总量中也占有较大的比例,根据长城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长城汽车累计销售49万辆,首次进入汽车企业整车销售前十;同比增长22.5%,大大超过全行业平均水平。其中出口8.5万辆,同比增长高达50%。目前,长城汽车已出口到100多个国家,在全球80多个国家建立了营销网络。

  除了长城之外,其他自主品牌车企也都受益于海外市场的增长,另一个典型的代表就是奇瑞,海外市场已经成为自主品牌企业不能忽视的市场。

  不过,随着出口再次引发车企蜂拥而至,问题也暴露出来,短视、伤害品牌的做法屡见不鲜,更多时候是中国的自主品牌之间自相残杀,这对于今后的长远发展十分不利,因此国家在鼓励走出去的同时,也应当制定相关的战略,在海外树立起中国制造的良好口碑。

  王凤英连续3年的努力争取,或许将为这一问题的解决带来希望,而长城自身也已经成为这一方面的榜样。

  ■本报记者 安丽敏

  在“两会”期间,汽车圈里最能引起媒体胃口的便是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因为他总是能够带来与众不同的提案,今年也不例外。李书福表示:“应当强制提高车内空气质量,因为对于人体的健康影响非常大。”

  尽管在2011年空气质量PM2.5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是车内空气却从未进入公众视野,此次李书福的提案得到了行业专家的一致认可,而且在3月3日政协开幕会之前,李书福遭到了现场记者的围堵,纷纷就他的议案进行采访。

  从企业角度讲,对这些细节的重视意味着自主品牌品质的不断提升,同时,更彰显了对消费者负责任的态度。这对于自主品牌形象的改善可谓是大有裨益。

  应强制实行

  事实上,在李书福关注车内空气质量之前,我国就有专家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编制组组长葛蕴珊教授表示,《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将在今年的3月1日开始实施。

  不过,这一标准并不是强制标准,李书福表示:“我觉得国家应该有车用空气质量强制性的标准,当然更好的话应该要有车内材料的强制性标准,从材料上来控制车内的空气质量。这个是最科学的。但是我相信这个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但是我们先努力起来。”

  空气质量在近期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事实上,无论是空气质量还是水质、食品安全等等,都事关每个人的健康。民生问题是近几年“两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此次李书福的提案可谓是点到了关键。

  吉利形象之变

  当然,李书福提出这个提案也有足够的底气,因为吉利汽车早就开始着手解决这一问题,李书福告诉记者:“我们造了十几年车了,一开始也跟其他的乘客一样,没有太关注车内空气质量。后来发现这个问题其实很严重,我们吉利就开始着手解决。”

  网上甚至有过这样一个帖子,根据某检测机构的抽查,吉利汽车的车内空气质量甚至超过了某高档品牌。如果这一数据还不足信,那么李书福的表态就显得非常实在:“我们在7、8年前就开始研究这个问题,做了很多的试验。”

  事实上,无论是车内空气还是其他方面,吉利正在逐步扭转着国人心目中的形象。自从2007年李书福宣布吉利进入转型期之后,李书福开始了一段时间的“孤独之旅”,在各方面的质疑声中,吉利坚持了下来。现在消费者已经明显看到了转变,譬如,吉利熊猫、帝豪等车型都获得了五星的碰撞评价,这一度让业内非常惊讶。

  所以,当李书福关注到这些细节之时,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吉利的转型已经收到了成效。

  在今年的“两会”期间,自主品牌仍然是一个焦点的话题,许多的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都在呼吁政府对自主品牌进行扶持,而李书福却没有利用自己的身份来争取利益。对于自主品牌来说,获得国家扶持当然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一味坐等国家政策,而不从自身做出改变的话,任何的政策都不能保证其永远获得市场的追捧。在这样的舆论氛围下,李书福的提案显得特立独行,更重要的是,能够给行业带来一些思考。

  王凤英:再谈走出去

  长城汽车总裁 王凤英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