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国家居企业亟待解决设计创新

2011年05月13日 20:29 来源:中国联合商报

  ■CUBN记者 宋博 北京报道

  今年4月的米兰国际家具展上,中国观众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庞大数量,与中国人观展的热情相比,意大利展商的面孔显得更加冷酷,他们阻挡和盯防,甚至出现有些展位禁止中国设计师进入,这让中国的家居品牌商倍感无奈。而与此同时,原材料、物价以及各项管理成本的上涨,加上上游房地产政策的冲击下,中国家居产业在国内市场已萎靡不振,欲借国际市场分得一杯羹,却又因屡次出现的抄袭、反倾销问题而给予中国家居企业沉重打击。

  这种种现象都告诉我们,中国家居品牌是时候摆脱抄袭阴影了。

  杜绝拿来主义

  为了防止被抄袭,米兰展上的很多品牌都对中国观众实行特殊“待遇”,或是不让进,或是不让拍。例如,芬迪(FENDI)每年为了防备中国观众而设的重重关卡,盘问不说,还要贴身谨防,这虽然令人气愤,却也毫不留情地反映出,中国在国际原创设计界不仅不受重视,还受到歧视。其实,每个观展者或多或少都存在学习和吸取经验的目的,无论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只不过有些人是为了“涉取知识”,而有些人则为了“单纯抄袭”。

  米兰家居展、科隆家具展、法兰克福消费品展,每年这些世界级的家居展会都吸引着众多国人目光。或学习交流,或挖掘潜力,或抄袭复制,无论带着什么样的心情奔赴展会,国内的消费者与商家们总会有些收获。博洛尼家居集团CEO蔡明表示,今年的米兰展算得上是“回顾”的一年,创新比例也就在10%左右,但从设计思维与对使用者的细心程度而言,眼下中国企业要向国际品牌学习的东西就不少。

  对此,拥有意大利家具Kartell北京独家代理权的空享生活设计公司CEO卜天表示,作为“五十周年展”,米兰今年的确没有给大家过多惊喜,但作为一个设计者,可学习的东西仍然数不胜数。比如,今年各品牌的设计理念和新材质的利用,就给人很大启发,打眼的设计虽不多,但对使用者的关照却不曾减少。

  家居品牌需自我创新

  实际上,面向国内群体的中国家具企业拥有巨大优势,市场大、刚性需求强烈、设计上也有足够的创新空间,可塑性颇高的环境足以支撑一个品牌向做原创逐步转型。业内人士称,是为了赚快钱。而今,更多人明白,抄总要落后,中国消费者已经具有更高眼界,抄来的东西不那么好卖了。就此一直坚持原创的百强家具总经理陈晓太表示,唯有创新是正路,看展览,聪明人学的是百年品牌的设计思路、商业模式与轨迹,笨人才急着抄袭和仿制。眼下最好的市场正在到来,某些中国品牌应尽快与“抄袭”划清界限。

  《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走访中发现,在中国家居业,“抄袭”、“山寨”的情况屡见不鲜。虽然现在已经有很多企业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但仍有很多设计师将“山寨”进行到底。

  在一家著名连锁创意集市店中,记者了解到,曾经就有设计师在其店中委托销售过一系列瓦楞纸为原来的家居产品。店中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这种瓦楞纸家居其实就是先由国外设计师设计而成的,国内设计师将其“山寨”,在批量生产之后投入市场。

  同时兼顾经营与设计的卜天认为,对于消费者和多数商家来说,“好设计”与“好卖”绝不冲突,反而相辅相成,能将这两项结合好才是家居产品的最高境界。国际品牌可能因为太重视设计感而忽略实用性,国内品牌则为了实用而将设计感完全抛诸脑后,这些都是不成熟的行为。

  在要设计还是要销量这个问题上,蔡明直言不讳,“设计为先”与“为设计买单”的关系密不可分。对于好设计,欣赏可以,但要让国内消费者为它们买单并不容易。这也正是中国的原创设计一直无法“辉煌”的原因。

  在蔡明看来,单纯从展会中复制产品的品牌总有一天会被淘汰,而通过各种展会钻研百年品牌商业模式和成功轨迹的品牌才可能越做越大。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