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亚运账,算清了吗?

2011年05月26日 02:03 来源:时代周报

  本报记者 洪若琳 发自广州

  今年1月14日,仅仅因为立法会否决了数额为60亿的申办亚运拨款动议,香港便失去了申办2023年的亚运会的资格。

  早在2010年9月21日,香港政府就公开了一份申办2023年亚运会的计划,展开公众咨询。因为超过400亿元的预算引起争议,香港政府将咨询期延长4周,并缩减预算约80亿元,直到最后成文缩减为60亿,然而该计划仍然因立法会反对而流产。

  与香港政府受立法会制约的处境不同,亚运余音未了的广州市,却显然在几年内悄然完成了一场鲜为人知却数额巨大的市政建设投入。

  800亿账务直指亚运

  就在香港政府提交议案的当时,广州正处于亚运倒计时的热闹喧嚣当中。满城的标语口号,面目一新的老城骑楼,同时,流光溢彩的各大地标式建筑已然落成,为亚运开幕式而打造的海心沙正等待四方来客。为尽地主之谊,广州市政府甚至做出亚运期间公共交通免费的创举。报纸、电视全是激昂溢美之词,此前民间由于恼人的市政工程而抱怨的声音消失在一片和谐的气氛当中。

  亚运会开幕当天,《人民日报》以《亚运会亚残运会为广州发展提速十年》为题,刊发了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张广宁答记者问的内容。

  然而让广州提速十年的亚运会,却在今年年初遭到质疑。

  在今年2月份召开的广州“两会”上,人大代表钟南山最先提出疑问。他通过查资料发现,广州亚运的直接投入和间接投入巨大。“总投资2577亿元,其中广州投资1950多亿元,带来债务2100多亿元。”

  当时媒体大量报道指出,近5年来,亚运会投入资金从最早预算的20亿元飙升到现在的2500亿元,其中1900多亿是由广州自己承担。

  亚运开支从20个亿增加到千亿以上,是否向人大报告过,是否得到了人大的审核通过?这些钱花在哪些具体项目上?为此,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纷纷要求公开亚运账本,一时成为舆论焦点。

  广州市财政局局长张杰明对此作出的解释是,广州并不是负债2100亿元办亚运。他表示,亚运总体预算136亿元,且资金来源于亚组委市场开发、上级补助和亚运城出让净收入,目前实际支付91亿元,未支付45亿元。

  然而当记者追问,为迎亚运而提前加速建设的市政项目,市本级投入城市重点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数额为1090亿元,这些资金从何而来时,张杰明承认,广州市政府目前需要还本付息的债务是884亿元。

  “通过适度举债推进城市建设是全国各城市的通行做法,也是符合国际惯例的,当然举债一定要适度 。”张杰明向媒体解释道,负债是累积下来的,不办亚运也会负债,不是因为办亚运才负债的。

  然而,时代周报记者在一份《上海城市发展》刊物上发现了一篇题为《提高城投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文章,颇有玄机之处。文章开头提到,“2010年广州要举办亚运会,广州市政府决定从2008年起,要集中力量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大概初步估计需要800亿。”

  值得注意的是,该文作者为广州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城投集团”)总经理卢汝生,其同时兼任市城市建设资金管理办公室主任。

  文中还说道,“2008年春节刚过,市长便召集有关人员开会,研究投融资体制改革问题,怎么去融资800亿,用好800亿。”

  可以说,该文明确指出了如城投集团这样的国有投融资集团的诞生,以及广州近年来上马大量工程的缘由,皆与广州筹备召开2010年亚运会直接相关。

  土地收益偿还债务

  城投集团前身为广州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记者在工商局资料中查阅到,该集团注册资金为2亿,100%由广州市财政局出资。公司章程明确指出股东为广州市人民政府,集团性质为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

  文件中提到,城投集团应代表广州市政府履行对重大城市基础设置项目的股东职能。经营范围包括城市基础设施、文化旅游设施、地下空间、地下公共管沟、土地整理储备和关联房地产项目,以及特许经营项目和国有资产的投融资、开发、建设和经营。尤其重点提到的是珠江新城核心区的建设经营,同时包括土地的一、二级开发权限。

  城投集团的成立于2008年12月10日,从工商局提供的公开资料当中,可以看到,公司成立之时十分仓促,在人事任免和股权变更工作未完成的情况下,通过建委的一份承诺函,便提前完成了登记手续。

  城投集团董事长为现任广州市建委副主任陶镇广,记者查阅到,2008年10-11月份,分别有建委文件直接向时任市长的张广宁,以及常务副市长苏泽群请示集团成立事宜和法人代表任命。同时,在一份广州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文件中,批复同意了城投集团在对外联系工作、参加会议、发文件等可视作市局级单位待遇。

  公开资料还显示,城投集团成立不久后,2009年3月,由工商银行广东省分行营业部牵头,共计有16家金融机构,向城投集团提供了813亿元的贷款。其中融资额达713亿元,包括433亿元的存量贷款重组及280亿元的新增授信,同时工行还向城投集团提供100亿元的临时周转贷款。

  “目前已经融到了700多亿,基本上完成了市委市政府的任务。”城投集团总经理卢汝生在上文所提到的文章中也间接确认了该信息的可靠性。

  融资高达813亿元之巨,将来靠什么偿还?从城投集团董事长陶镇广在今年2月份公开透露的信息可以得知,广州市政府同意在未来十年内,将广州市奥体中心周边区域和广州新城区域土地开发的增值收入,优先用于城投企业债的资本金偿付。而按照之前广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的初步测算,广州市奥体中心周边区域和广州新城区域两块土地出让增收收入预计为361亿元。

  同时,城投集团还通过发行10年期的企业债券融得28亿元资金,除将奥体中心周边地块的土地开发收益用来偿还之外,还可靠每年的通行年票收入来进行偿还。《新快报》评论直接质疑,土地收益优先偿还城投集团债务,究竟是什么程度上的优先?是所有的收入还是部分?将用来偿还修路贷款的通行年票,用来偿还城投集团的企业债务,是否合适?

  而此前舆论一直在追问质疑的,为亚运开幕式而打造的海心沙,这个亚运地标式建筑从市政公共项目变为商业投资工程,其建设管理公司为广州新中轴公司,同样隶属于城投集团。

  而针对海心沙未经听证就进行收费的问题,陶镇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明,海心沙非财政拨款项目,因此须按市场化规则来运作。

  海心沙从市政公共项目变为商业投资工程,如此重大的更改经过了什么程序,至今没有任何行政部门正面出来向公众解释澄清,其间经过了怎样的运作,也不为外人所知。

  广州市政府决定由城投集团组织投资、建设和运营海心沙及电视塔等大型项目是否经过必要的投标程序,时代周报记者通过查阅公开的招投标文件,亦始终无法觅其踪迹。

  从市民广场变成收费公园,这个斥资12亿,本就是针对亚运开幕式而量身订做的舞台,还能不能算亚运资产,政协委员孟浩也说不好。“说是市场化行为,但城投集团的股东是广州市政府,这就涉及到一个分红的问题。而且造海心沙时政府出了多少钱,占多少比例,现在也搞不清楚。”

  亚运催化投融资改革

  过去的二十多天里,网友“巡洋舰”一直在等待广州市政府的回应。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了一份名为《印发城市建设投融资改革方案的通知》的文件,然而在广州市政府网站信息公开栏上,却唯独缺少了这份事关广州城市建设和民生项目的文件。5月6日,“巡洋舰”在网上提交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书,要求公开这份文件。

  这份陆续以零碎的方式浮出水面的文件,或许可以解释为何广州市将土地收益用来优先偿还城投企业债务,以及海心沙的收费问题。

  记者在广州市工商局资料中查询到,城投集团在成立之初便承担了原市建投公司的95.5亿元债务。同时,为消化其他债务,原市建投公司下面的交通、水务、垃圾处理板块也一并移交到相应的投融资集团。

  卢汝生在《提高城投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也曾提到,广州城投按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具备自我发展能力、企业产权清晰”的原则,组建了七个专业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集团。这与目前披露出来的上述文件涉及的七大投融资集团内容基本吻合。

  该文还提到,政府要求把原来的资产和债务分别按块移交过去,同时要融资800亿,就是把原来政府的行政行为,通过此次投融资体制改革,逐步实现成政府主导的现代企业行为,“就是广州城投所说的‘背靠市长,面向市场’”,卢汝生如此形容城投集团的性质。

  与此同时,记者还从工商局相关文件中获知,广州市政府同意授权城投集团等融资集团在内部设立土地储备分中心,从事土地的一级开发。

  一份编号为[2008]59号的《市委常委会议决定事项通知》中,记者同样看到了这项土地管理政策的安排,通知针对在投资主体内部配置设立市土地开发中心分中心的决定,提出了该安排与现行政策不符的质疑。

  “很多城投公司过去都是将土地整理中心和城投合二为一,现在政策已经不支持这样做了。”卢汝生在上文所述的文章中对此亦有提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市政府划分两块地,用作将来的开发用地,大概7.6平方公里,委托城投集团做一级开发,随后政府去拍卖,拍卖所得返还城投公司。”

  “投资主体内设置土地开发分中心,如此操作,是政企不分的表现,完全属于行政垄断。”广东格林律师事务所的赵邵华律师对时代周报记者说道。

  “毫无疑问,投融资改革的结果一定是收费,向谁收费?向社会收费。”孟浩对此直言不讳。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事件关注者大胆猜测,北京奥运是举一国之力筹办,而广州亚运只能动用一市力量,为风光办亚运,市政基础建设则必须加大投入。但若要人大审议通过一千多亿的亚运预算,实无可能,香港经验不是个例。而通过投融资方式将市政项目市场化操作,即可绕过人大审议的程序,同时转移债务减轻财政压力。相关文件的出现和城投集团的仓促成立,亚运可能是最重要的催化剂之一。但在具体操作细节上,却始终无法跳出政企不分、官商一体的弊病。

  就在记者发稿前一天,广州市政务公开工作办公室告知公众,依相关规定,相关文件不予公开。

  相关文章:关键词: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