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八菱科技被迫中止发行 成A股史上首例

2011年06月08日 15:05 来源:中国经营网

  在发行人和保荐机构持续的涸泽而渔后,二级市场终于不堪重负。八菱科技被迫中止发行,成为A股历史上首例。

  在发行人和保荐机构持续的涸泽而渔后,二级市场终于不堪重负。八菱科技7日被迫中止发行,成为A股历史上首家中止发行的公司。

  八菱科技拟发行1890万股

  中国证监会4月7日晚间公告称,证监会发审委定于4月11日审核南宁八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首发申请。八菱科技拟在深交所发行不超过1890万股,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7551.92万股。公司主营业务为热交换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主要产品为汽车散热器和汽车暖风机,主导产品汽车散热器是汽车发动机水冷系统的关键零部件。公司2008年 2010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82亿元、3.57亿元和4.6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188.02万元、5307.78万元和7286.85万元。

  八菱科技中止发行

  南宁八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止发行。在近期低迷的A股市场,这则消息足以搅起一阵波澜。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6月7日晚,据悉,八菱科技在初步询价结束后,询价机构不足20家,按照《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被迫中止发行。该办法规定,初步询价结束后,公开发行股票数量在4亿股以下,提供有效报价的询价对象不足20家的,应中止发行。

  八菱科技的保荐机构——民生证券投行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对于中止事件的发生表示遗憾。我们之前对八菱科技做了充分的尽职调查,且公司所处的汽车配件服务行业前景广阔。八菱科技的中止发行与二级市场的低迷环境不无相关,也是新股发行市场化改革必然会出现的结果。对于进一步完善询价和申购的报价约束机制的改革初衷来说,中止发行未必是件坏事。”

  此前万安科技也险些因询价机构不足而中止发行。当时,万安科技只有24家机构捧场,离发行失败仅5家之差。

  有关人士指出,在新股发行改革2周年即将到来的时间窗口,出现了新股发行中止,体现了市场化约束机制正日益发挥巨大作用。在低迷的二级市场面前,询价机构更加谨慎,定价责任的强化收到良好效果。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说:“我们要为新股中止发行的出现欢欣鼓舞。两轮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以来,投资者已逐步摒弃了盲目打新的旧做法,新股不败的神话已彻底破灭。最近新股中签率大幅提升,现在又出现新股中止发行,表明投资者在不断觉醒。在这种情况下,发行人和承销商应当积极应对市场出现的新情况,主动降价或选择更好的发行窗口。”

  也有市场人士指出,新股中止发行的出现,从侧面反映了目前市场正逐步接近底部区域。去年6、7月份,市场也曾出现了一波凌厉的破发潮。此后,沪指从2300点一线快速拉升,一直上攻到当年11月3200点一线。近期新股首发市盈率不断降低,新股破发现象日益普遍,前所未见的新股中止发行也随之出现,预示着市场正逐步接近估值低点。

  有关人士指出,八菱科技中止发行并不意味着发行失败。根据《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第32条的规定,“中止发行后,在核准文件有效期内,经向中国证监会备案,可重新启动发行。”

  就差一家询价对象

  据悉,在端午节前后进行路演推介的八菱科技最终只获得10多家机构询价,低于法定下限。而根据《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第32条规定:“初步询价结束后,公开发行股票数量在4亿股以下,提供有效报价的询价对象不足20家,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不得确定发行价格,并应当中止发行。”

  公开资料显示,八菱科技主营业务为热交换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主要产品为汽车散热器和汽车暖风机,主导产品汽车散热器是汽车发动机水冷系统的关键零部件。该公司原定拟发行不超过1890万股,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7551.92万股。其中网下发行占本次发行数量的20%,即378万股。该公司原计划6月10日实施网上、网下申购,并将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

  上述消息人士表示:“现在刚上市的公司破发这么多,公司质量一般,没什么吸引力,机构不是很认可,所以不愿意参与。”212>>

  在发行人和保荐机构持续的涸泽而渔后,二级市场终于不堪重负。八菱科技被迫中止发行,成为A股历史上首例。

  据深圳一位资深保荐代表人介绍:“询价对象不足20家而导致发行失败,这是国内A股市场首例发行失败的情况。至于后续情况怎么走,监管部门并没有十分明确的规定。由于发行批文有6个月的有效期,理论上八菱科技可以在6个月内重新发行。对于这种无先例的事项,后续程序可能需要和证监会综合处进行沟通。”

  上述《办法》第32条同时规定,中止发行后,在核准文件有效期内,经向中国证监会备案,可重新启动发行。

  按照原计划,八菱科技6月7日初步询价及现场推介,6月8日确定发行价格、可参与网下申购的配售对象名单及有效申报数量,刊登《网上路演公告》。民生证券为本次发行的保荐机构(主承销商),并于6月2日(T-5日)至6月7日期间组织本次发行的初步询价和现场推介。

  八菱科技拟发行1890万股,发行后总股本7551.92万股。公司控股股东为杨竞忠、顾瑜夫妇,合计持有公司股份2855.84万股,占发行前总股本的50.44%。

  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显示,公司的主营业务是热交换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主要为汽车生产企业提供热交换器产品的设计、制造等一体化的服务,主要产品是汽车散热器、汽车暖风机等热交换器产品,主要市场是国内汽车整车厂商。

  该公司2010年净利润近7300万元,2009年约5300万元,2008年近4200万元。八菱科技本次募集资金投资于新增汽车散热器、汽车暖风机生产线项目和技术中心升级建设项目,项目投资总额29781万元,本次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上述项目。

  这引起了外界质疑。有分析认为,国内汽车产能已经过剩,八菱科技在这种情况下扩充产能,这个风险谁来承担?

  从其招股说明书披露的信息来看,八菱科技对于大客户的依赖性较强,其客户主要包括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柳汽、重庆长安、一汽解放、奇瑞汽车等国内知名整车制造企业。

  近年来公司对前5名客户的销售额占营业收入总额的八成左右,其中对上汽通用五菱一家近两年销售额占营业收入总额的比例为64.44%和59.76%。

  但市场上也不乏看好的声音。申银万国分析师认为,这家公司是内资汽车散热器龙头生产商。2010年,公司铝质散热器、铜质散热器及暖风机收入分别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63.6%、10.3%和16.6%。公司盈利能力出众,近三年毛利率维持在25%以上,市场占有率位居全行业第二位、内资企业第一位。据其分析,合理的询价区间在29.04元~34.32元之间,对应2011年22倍~26倍的市盈率。不过,目前能够搜到的对八菱科技的研报,也仅仅申银万国一家,其他券商处于沉默状态。

   投行业或将开始洗牌

  八菱科技发行失败之于创投界的意义同样不小。有创投公司投资经理称“PE和VC业要洗牌了”。

  华东某券商一位董事总经理认为,八菱科技发行失败的案例或将引领投行业重新洗牌,一些强势券商今后将会更容易获得IPO企业认可,而中小券商,尤其是种种资源有限的券商可能会被企业抛弃。

  该董事总经理表示,八菱科技的发行失败既和上市主体对投资者吸引力不够有关,同时也意味着保荐机构民生证券自身资源不足。按照目前的发行管理办法,除了证券业协会公布的询价名单外,保荐机构可以自行推荐询价机构。一旦出现八菱科技类似情况,大券商可以寻找关系户帮忙“凑数”。(编辑:海绵)2<<12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