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6月21日 00:17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钮文新
6月14日,央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之后,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再次高度紧张,市场刚刚舒缓的神经再次绷紧。
如此紧缩会不会“作茧自缚”?会不会形成恶性循环?会不会发生过调现象?这都是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
“提准”了,银行流动性过紧,而舒缓银行流动性短缺最有效的手段当然是“加息”。关心流动性、关心货币总量问题无可厚非,但实业资本的稀缺性却没有得到重视。如果没完没了地提准、加息,再提准、再加息——如此循环下去,势必造成这样的局面:货币总量不变,但总量中热钱越来越多,而支持实体经济的贷款却越勒越紧。这是一个“劣币驱逐良币”的过程。“劣币”是不能直接支撑实体经济的“热钱”,“良币”则是直接支撑实体经济的贷款。
有人认为这是危言耸听,其实,是不是“耸听”,关键在于“度”的把握。现在没出事当然万事大吉,也可以说GDP增幅回落是经济正在向着宏观调控的方向运行。但是,在整个国际经济形势异常复杂多变,很有可能出现二次探底的情况下,如果再度发生中国的紧缩性控制和国际经济二次探底“双碰头”的格局,到时候,是不是还需要“180度大掉头”?
所以,不能无度“提准、加息”下去,更不能用今天的过度紧缩去修正过去的失度宽松,那样中国经济会发生“失速”的风险。尤其是,万一欧美出现债务违约,哪怕只是一点点,中国经济都有陷入“双碰头衰退”之虞。
中国人讲求“居安思危”,但现在该做的是“居危思危”,其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在现实条件下,确保实体经济安全。实体经济垮了,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再高,拨备覆盖再充足都无济于事。因为,实体经济是银行贷款的主体,实体经济垮了,银行资产必然变成坏账。
央行货币委员会原委员樊纲教授6月13日发表评论说:不要一天到晚唱衰制造业。他呼吁,不要把“转型”变成“转产”,很多发达国家包括美国、英国,现在都在想方设法怎么回归实业。可在国内,由于片面强调金融等高端服务产业的高收益,相比之下好像实业挣钱少,很多人因此鼓吹要转型,结果很多企业转型变成了转产。
在樊纲看来,转型是转变生产方式,改变生产机制,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效率,改变我们的储蓄消费结构等,而不是现在很多企业说的要转产,放弃传统制造业,去搞高新科技、高端服务业。因为我们还处在发展的早期,我们的基础非常薄弱。而且我们70%的劳动力是没受过高等教育的。
樊纲先生的观点令人赞赏。他客气地使用了“唱衰”一词描述现在社会对制造业的偏见。但在笔者看来,目前在金融界内部,他们对制造业简直就是“歧视”。在他们眼里,实业不过是他们赚钱的工具而已。金融忘本了,这种十足的“华尔街恶习”,现在已经逐渐变成了中国金融群体顶礼膜拜的“偶像”。
不是吗?拼命主张紧缩政策的人是否考虑过实业经济已经度日如年,甚至已经使大量民间实业资本逃离实业,变成流窜于各个“可炒市场的热钱”。这不是在构建另一个“恶性循环圈”——紧缩使得实体经济举步维艰,迫使他们变成热钱;热钱越多,就越需要紧缩。
我们必须尊重客观事实:在后WTO时代,在强权货币客观存在的国际环境中,中国的货币政策没有多少独立的空间。不要总拿印度等国说事,它“无度加息”是在犯错误,我们没有理由和他们去犯同样的错误。更重要的是:印度也许不会成为列强刻意攻击的对象,但我们已经是“丛林中正在被追逐的羔羊,却还在按老虎的套路出牌”。
危险!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