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6月21日 10:09 来源:中国经营网
对于社会广泛关注的宏观经济数据泄密一事,消息显示,因涉嫌泄密而被立案调查的人数为5人,并且来自多个部门。
对于备受关注的宏观经济数据泄密一事,消息显示,因涉嫌泄密而被立案调查的人数为5人,并且来自多个部门。
宏观数据泄密已立案
中国的核心经济数据屡屡提前“走光”之后,统计局权威发布的公信力受到极大质疑。最终传出了“内部人员涉嫌泄密”的消息,相关部门随后对数据泄密事件展开调查。
据中新社的报道,20日,在北京市检察机关2011年“举报宣传周”活动新闻发布会上,市检反渎职侵权局局长张华伟披露,北京检方已介入CPI数据泄露一案。目前,包括国家统计局办公室一名秘书在内的5名相关人员,均已被立案侦查。
新闻发布会上,当问及国家宏观经济数据(CPI数据)被泄露一案的最新进展,市检反渎职侵权局局长张华伟就此介绍称,对于媒体披露的国家统计数据泄露问题,目前泄露国家秘密的问题比较突出。对于这起案件,检察机关已会同国家保密部门进行调查,目前已经立案5件,涉及5人。张华伟随后解释称,由于涉案的5人分别来自不同部门,因此立了5个案子。这其中,包括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此前披露的“国家统计局办公室一秘书涉嫌泄露国家秘密案”。
有媒体称,今年3、4月份,国家统计局办公室一名秘书与一名央行研究局宏观经济研究处副研究员因涉嫌数据泄密被有关部门带走调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早前在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有关方面正在调查宏观经济数据泄密问题,国家统计局办公室秘书工作人员因涉嫌泄密正在接受司法调查。
此前,根据《经济参考报》 的报道,除了国家统计局有工作人员涉嫌调查外,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也有人员因涉嫌调查相继离岗。这或许显示,宏观经济数据泄密事件不仅涉及到专业制作数据的统计部门,而且其他主管宏观经济政策制定的部门在部门管理上也有较大漏洞。
不过,国家统计局是唯一一个通过官方途径对所属工作人员涉嫌泄密做出回应的部门,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其他部门对有工作人员被调查而主动回应并向媒体确认究竟有哪些人员涉案。
如果触犯《刑法》的,根据《刑法》第398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故意或者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依照前款的规定酌情处罚。
至于这5名因涉嫌泄密而调查的人员究竟存在哪些犯罪事实,是否还涉及到提前获知数据信息的其他人士,还有待相关部门进一步调查披露。
路透社曾7次提前“预测”数据
6月8日,路透社再次抢先发布我国经济数据,预测中国5月份CPI较上年同期上涨5.4%,将追平3月份创下的32个月高位,与此同时,网络上各位“经济学家”和各家投资机构乃至网民对于最新宏观经济数据的预测也热火朝天。
与此类似,彭博也在其终端上发布称,经济学家对宏观数据的预测值显示,5月份的中国CPI同比涨幅为5.5%。据悉,以路透社为代表的外国媒体及相关机构对我国经济数据的预测准确度相当之高。2008年以来,路透社已经累计7次精准地“猜”对了我国的月度CPI数据。
提前泄露的数据信息,可能意味着可观的经济利益——多位业界分析人士认为,对一些经济机构来说,提前掌握宏观经济数据,有利于提前采取行动规避风险或谋取利益,尤其是一些和CPI联系紧密的金融产品,受CPI数据影响极大,提前获知CPI数据尤为重要。另外,从宏观层面上来说,国家宏观经济数据屡屡提前泄露,还会影响国家的经济安全。(编辑:海绵)1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