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奢侈品盯上国人钱包

2011年06月21日 11:17 来源:南方周末

  6月24日,奢侈品牌普拉达(Prada)即将在香港挂牌上市交易,在此之前,美国旅行箱包大鳄——新秀丽(Samsonite)刚于上周完成首轮公开募股(IPO),融资12.5亿美元。除此以外,TowerBrook Capital旗下的鞋包奢侈品牌Jimmy Choo、美国手袋及配饰品牌Coach公司、英国巴宝莉(Burberry)集团等也在排队序列中。

  这意味着,奢侈品大牌已经从纯商品开始进军资本市场,套用投行间的一句流行语“到香港扫货买几件奢侈品,out了,不如买奢侈股才能真正从持有变为拥有。”

  “IPO的地点其实就代表着我们要去的市场。“普拉达首席执行官Patrizio Bertelli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解释。《21世纪经济报道》称近年来,中国人消费奢侈品的能力快速攀升。6月9日,中国贸促会和世界奢侈品协会联合宣布,正式成立中国奢侈品贸易委员会。世界奢侈品协会同时发布了2011最新报告,称中国内地2010年的奢侈品市场消费总额已经达到107亿美元,占全球份额的1/4。预计中国将在2012年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奢侈品消费国。

  146亿美元的诱惑

  《新京报》6月10日报道称,由于人民币升值且欧元贬值,增加了中国消费者在国际市场的购买力,目前中国人境外消费奢侈品已经是全球第一。2010年,亚洲人在欧洲市场购买奢侈品消费累计达690亿美元,而中国人就累计消费了500亿美元。世界奢侈品协会预计2012年,中国奢侈品市场将会达到146亿美元以上,占据全球奢侈品消费额的顶峰。

  而截至2011年3月底,中国奢侈品市场消费总额已经达到107亿美元(不包括私人飞机、游艇与豪华车),占据全球份额的四分之一,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其中珠宝市场27.6亿、箱包25.1亿、时装18.3亿、钟表19.4亿、化妆品9.7亿,其他领域7.8个亿,占全球总额的27.5%。

  “2011年,将是全球奢侈品产业大举进军和扩张中国的重要的一年,”世界奢侈品协会中方首席代表欧阳坤表示,目前中国拥有全球近2/3的奢侈品牌,预计在2013年以前,世界各国具有代表性的奢侈品牌,在中国市场都可以找到。以普拉达为例,该公司在提交给香港证券交易所的监管报告中表示,该公司计划把香港IPO交易的大部分收入用于未来18个月内扩充和翻修旗下店铺,原因是该公司正押注于来自中国和亚洲其他地区的需求将会有所增长。

  关税亮绿灯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人在国外500亿美元的消费是国内市场的4倍之多,消费严重外移。根据世界奢侈品协会对欧洲市场奢侈品商业的模型研究,发现出境购物如果一旦在中国境内形成习惯或趋势,将会有更多的中国人选择出境消费,这将给中国的高端内需市场带来惨重代价。

  欧阳坤分析认为,这主要是国内外奢侈品价格分离状态造成的,中国奢侈品市场目前的税率是全球最高的国家。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在2011年3月发布会上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手表、箱包、服装、酒、电子这五类产品的20种品牌高档消费品,内地市场价格比香港要高45%左右,比美国高51%,比法国高72%。

  而在近期,奢侈品关税开始有了松动的迹象,下调改革正在加速。

  知情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透露,目前该关税调整细则已经由财政部关税司报至国务院待批,预计10月份前会有相应措施出台。具体的调整方案包括取消或大幅下降部分“被奢侈”的民生类化妆品、香水、烟酒的关税,根据产品的分类及价格、品牌进行税率层级征税,平均关税降幅在15%。

  炫富心理

  对于短期内迅速膨胀的奢侈品市场,欧阳坤表示,中国奢侈品市场的繁荣是中国经济繁荣的积累过程,是社会不断进步、发展的结果,是可持续的。但在这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确实也存在问题,就是中国奢侈品消费者呈 “低龄化”,炫富心理特征明显,这是不健康的。

  世界奢侈品协会调查显示,在消费者组成结构上,中国奢侈品消费者呈现出“低龄化”特征:73%的中国奢侈品消费者不满45岁,45%的奢侈品消费者年龄在18岁至34岁之间。欧阳坤说,全球奢侈品消费者年龄最小的就在中国。中国第一代、第二代企业家在创业过程中,没能太多地享受生活,所以把这种希望转嫁给子女,希望他们能享受到,导致有些小学生就用最好的手机、最好的书包、最好的钢笔。这些孩子在还没有创造价值的时候,就开始使用价值,长久下来就失去了自己去创造价值的动力。而他们的思想有可能会影响几年、几十年,甚至下一代。

  同时,市场过快的增长率以及炫富心理,会造成中国社会阶层有很大的落差和不安定的心理。

  套现

  “任何企业选择上市,融资肯定是第一位的,”野村国际(香港)中国投资银行部一位经理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对于一些企业来说,上市实际上也是为初始投资者提供了一个退出的机会。”

  无论是新秀丽还是普拉达,其全球发售的股票中,股东出售旧股所占比例都高达80%以上,而在作为“噱头”的香港市场,其发行新股数量均只占全球发售总量的10%。

  2007年,CVC基金以20亿美元的代价收购新秀丽。2009年的债务重组中,虽然已消除债务约15亿美元(账面值),但截至2010年12月31日, 新秀丽仍背负2.6亿美元(折合20.27亿港元)的债务(贷款及借款总额)。而借香港上市这个契机,以新秀丽每股14.5港元的最终定价计算,CVC基金和苏格兰皇家银行等原持股股东,通过抛售旧股套现约80亿港元。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