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新形势下中小银行的机遇与挑战2011中国中小银行高层圆桌会议6月16日在京召开

2011年06月24日 07:16 来源:金融时报

  思考创新提升 ———2011中国中小银行高层圆桌会议致辞

  汪洋

  “2011中国中小银行高层圆桌会议”是继去年12月金融时报社在北京首次成功主办“2010中国中小银行高层圆桌会议”之后,中小银行高层的再次相聚。“中国中小银行高层圆桌会议”的动议及创办始于2010年年末,这也正是处在国家“十一五”收官,“十二五”的开局阶段。中国金融改革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历史性的突破,尤其是在过去10年间,中国中小银行的发展创造了奇迹般地增长与提升。中小银行在中国银行的舞台上已经从过去的“龙套演员”,逐渐成为各区域耀眼的明星。中小银行的扩张与成长,同时也预示着中国银行业的重新布局。

  但是,在经过2008—2009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之后,正在逐渐走向国际市场的中国金融业,再一次接受了挑战。而自2010年开始,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以及央行、监管机构的调控政策力度的不断加强,对于整个商业银行的业务拓展及战略目标的达成都提出了新的思考课题。中小银行正在面临多重冲突性的博弈:业务规模的扩张与风险防范的对立统一;业务模式创新与区域产业特征、文化特色的融合;自身品牌识别的建立与公司整体战略的匹配;更主要的是如何在当前不断从紧的监管政策的影响下,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即创造特色化的中小银行运营模式。

  回顾2010年第一届中小银行高层圆桌会议,我们在展望“十二五”,在探讨特色化经营,在研究微小企业融资模式……时隔半年,我们再次相聚,我们不得不更加深入地思考,思考如何创新,思考如何进一步提升,更重要的是思考如何从过去疾速地规模扩张,走上“做专、做深、做强”的集约化、精深化道路。

  大家可能都已注意到,为进一步推动商业银行支持和改进小企业金融服务,银监会上周向商业银行印发了《关于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小企业金融服务的通知》,该《通知》首次界定了商业银行针对小企业金融服务的业务范围,对于小企业贷款余额占企业贷款余额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在满足审慎监管要求的条件下,优先支持其发行专项用于小企业贷款的金融债。此外,根据商业银行小企业贷款的风险、成本和核销等具体情况,对小企业不良贷款比率实行差异化考核。在当前环境下,《通知》中十条措施所体现的差别化监管政策和激励措施,将支持和引导银行更为主动地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

  小企业经营情况复杂,经营规模小,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反应敏感。特别是在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转型时期,又面临着货币政策进一步向常态回归,此时,小企业生存不仅需要自身提高抗风险能力,做好战略规划,也需要银行方面提供更多的支持。解决好小企业融资问题,不仅惠及全国4000万户中小企业,也惠及商业银行自身的战略发展。近年来,随着直接融资市场的快速发展,大型优质企业融资金融脱媒现象越发严重。商业银行必须从“傍大款”、“垒大户”的传统发展模式中走出来,才能有更好的发展。支持小企业可以给银行带来风险分散和边际效益的增加,特别是灵活的风险定价往往使服务小企业能力较强的银行在竞争中更胜一筹。

  银监会《关于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小企业金融服务的通知》的适时出台,无疑对于改善长期存在的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切实保证落实相关措施也是我们今天论坛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中,以提高小企业不良贷款比率容忍度来进行救助性质的信贷支持,可能会产生更大的风险。目前的中国金融业在资产价格停滞、产能过剩等条件下,风险控制比任何时候都要重要。

  在各种成本大幅上涨与产能过剩的环境中,中小企业倒闭的可能性大幅提高,这也意味着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度在提高。与此前的顺周期截然不同,中小企业倒闭风潮已是经济周期的一部分,是结构调整的结果,而不仅仅因为货币紧缩。事实上,导致中小企业倒闭的主要原因是成本上涨,包括人工、材料以及能源等,在需求萎缩的背景下,这意味着中小企业的利润率大幅下降,那些竞争能力不足、效率不高的企业必然会被市场淘汰。而且,目前小企业贷款还存在一定的抵押风险。小企业借贷多以房产抵押,甚至金属铜都成为抵押品,因为这些资产和材料被赋予保值增值的价值。中国的资产价格已经滞涨,随时有大幅回调的风险,这对金融机构也是一个考验。

  总之,面对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我们的中小商业银行无论在加强自身管理方面,还是在提升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方面,都面临着诸多新课题,需要理性地加以思考与分析。今天,在座的实践经验丰富的中小商业银行的专家们,以及理论上颇有造诣的高校研究机构的学者们,还将围绕这些课题展开进一步的充分交流与研讨。我们相信,大家智慧的交流、观点的碰撞、理念的融合一定能带来丰硕的成果,为中小商业银行辨清形势、应对挑战提供良好的借鉴。

  作为本次论坛和圆桌会议的主办单位之一和中国金融系统的主流媒体,《金融时报》也将结合报社特点,充分发挥信息资源优势,报道好诸如今天这种贴近金融实际工作和经济热点问题的有深度的研讨活动,让更多的读者分享大家的研讨硕果和金融智慧,为促进中小商业银行管理创新、改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做好舆论先导工作。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