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01日 13:00 来源:新闻晚报
□晚报记者 王毅鹏 报道
酝酿多时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即将出台,来自工信部官方信息,该规划已经编制完成并上报国务院。不过,新能源汽车私人购买补贴试点实行一年来,效果并不明显,如何实现规划中提出的宏伟目标目前仍是疑问。
规划已完成上报国务院
记者昨日从工信部官方网站上发现,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2011-2020)》 (以下简称《规划》)已基本编制完成,并上报国务院审批。工信部将对国内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企业、科研院所进行调研,以进一步确定 《规划》的具体实施方案和重点支持方向。
据悉,工信部计划耗时三个月,在第三季度完成包括62家整车企业, 40家驱动电机企业、 68个动力电池及关键材料企业,和32个电池管理系统的生产企业的调研。调研结束后,工信部将对调研的结果汇总并分析。
有消息称, 《规划》征求意见稿中已制定的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总体发展目标是:经过十年努力,建立起较为完整的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500万辆,其中,中度、重度混合动力乘用车保有量计划超过100万辆,而以混合动力汽车为代表的节能汽车产销量达300万辆,力争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此前曾有传言称 《规划》将有千亿元政府资金来力挺新能源汽车,其中500亿元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300亿元用于支持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 200亿元用于推广混合动力汽车。但是补贴范围只面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在中国国内生产的新能源汽车。只在中国销售,但不在中国研发与生产的新能源车将不能享受鼓励性资金。
新能源技术之争仍存疑
事实上,自2009年开始,我国就开始推进新能源车,财政部先后规定了对纯电动车的补助,并不断增加试点城市,但是效果极不理想。经过5个城市的一年补贴试点,新能源汽车国内保有量依旧只有1万余辆,其中私人购买仅百余辆,与规划数字相去甚远。有车企高层直言“这与国家政策扶持只盯住纯电动车汽车技术路线有关”。
自2009年启动的 “十城千辆工程”旨在发展和推广节能与新能源车,但无一例外地所有试点城市都采用的是纯电动车。一方面是响应政府号召,一方面是为了获得一定的补贴,众多车企都纷纷投入电动车的研发和推广。试点城市节能减排的成效虽还没有明确地统计,政策对电动车的偏爱已经在企业、科研机构及消费者中产生了深远影响。
实际上,纯电动与混合动力之争一直存在,在此前的政府扶持中,一直偏重纯电动,例如2010年的规定。对新能源车的补贴中,就明确给纯电动车6万元的补贴,但是混合动力仅有3000元。
据透露,目前制定的《规划》更为侧重于发展纯电动车,对纯电动车的补贴也相对多一些。虽然也有提到将对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汽车等给予支持和补贴,但与纯电动车的支持力度相比要小了很多。
业内人士表示,新能源车之所以称为新能源车是区别于传统的汽油车而言,除汽油外以其他形式作为主要驱动力的都可以称之为新能源,也就不应单单限定于电力驱动。政府过早地确定新能源车发展方向,将限制新能源车的多方向发展,也极大地局制了企业及科研机构的研发方向及开拓思维。
短期无法取代传统汽车
“新能源汽车能取代传统汽车,这个是作秀,我也不信。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方驰对记者坦言“新能源汽车是国家倡导的一个产业发展方向,作秀与否,关键看新能源如何定位
他分析,新能源汽车目前的定位不是取代传统汽车,而是作为传统汽车的一个互补。他算了一笔账,以郑州日产帅客车型为例,按目前93号油的油价,百公里是在80元左右,如果用电动车,现在的参数是20度电,按民用电是0.55元/度就是11块钱,跑1万公里就是省6-7千元,电动车使用成本的减少是实实在在的。
“我们觉得电动车在短期内无法替代传统汽油车,仅仅是作为家庭用车的补充。”上海国际汽车城有限公司总经理荣文伟也表示,“充一次电电动车的行驶里程在100公里左右,因此比较适合上下班代步用。 ”
在此前召开的 “国际电动汽车示范城市及产业发展论坛”上,上海嘉定区副区长费小妹也坦言,相对于传统汽车而言,电动汽车目前还是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要真正能够与传统汽车并驾齐驱,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孙逢春则认为,中国目前国产的电动车存在需要解决的四大安全隐患:车辆碰撞和机械故障引发电池爆炸、电磁干扰导致车辆自动刹车或熄火、电池燃烧、高压漏电。后两项是电动汽车不同于传统的燃油汽车的安全隐患,换言之,目前我国已经颁布的汽车安全标准,是以燃油汽车为标准的,即使电动汽车获得了国家有关部门的生产许可证,那也只表明它符合了最基本的汽车生产安全标准。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