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银行理财产品:高收益背后的隐忧

2011年07月02日 02:11 来源:金融时报

  程瑞华

  记者程瑞华近期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大幅走高是不争的事实。有市场人士分析指出,今年以来银行发行理财产品有7000多只,已接近去年全年总量,年化收益率也不断提升,最高收益率甚至达到了7%以上。虽然“短期化”、“收益率较高”、“创新快”是银行理财产品吸引客户的原因,但如何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注意防范风险也成为市场关心的热点话题。

  高收益下的高风险

   从目前的情况看,各家银行正不惜血本将理财产品收益率提高至5%-7%,使得近期理财产品市场火爆异常,一款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往往刚一推出,就宣告售罄。

  南开大学虚拟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晓欣认为,资金紧张导致的资金成本上升,实际上全部转嫁给终端环节的贷款人,必然加大其经营成本。货币和信贷的紧缩本意旨在遏制通胀,但资金价格是社会最基础的价格,其飙升又会拉动整个经济运行成本的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毋庸讳言,为了实现预期收益率,高息理财产品很可能进入高风险的金融投资。今年上半年发行的理财产品中,6.21%的产品预期收益率在0-2%之间,19.13%的预期收益率在2%-3%之间,63.61%的产品预期收益率在3%-5%之间,仅有39款预期收益率在8%以上,约占总数的0.41%。与2010年预期收益率占3%以下的产品占据主导地位不同的是,今年预期收益率在3%-5%的产品占比大幅提升,占比达到63.6%,占据主导地位。而我们发现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整体提升的同时,其投资风险也随之增加。到2011年上半年,风险偏高的非保本型产品占比提升了10多个百分点,约有5700多款,这一产品占比的提高,无形中加大了投资者的投资风险。

  因此,刘晓欣认为,不要过分追求理财产品的绝对年化收益率,而忽视其中隐含的市场风险。同时,将预期收益率等同于实际收益也是一个认识误区,预期收益率只是产品在运作正常的前提下,理财产品计划达到的收益目标。因此,在市场不确定的情况下,投资者应审慎理财,切勿将“鸡蛋放进同一个篮子”。

  警惕理财产品“表外化”

  目前大型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到21.5%的历史新高,中小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也高达18%。今年以来,在持续的信贷紧缩下,贷款向存款的转化机制消失,银行的存款增长缓慢,而存贷比等多重考核的“紧箍咒”逼得银行只有没完没了的推出理财产品,以较高利率吸引社会资金进来。

  对此,瑞穗证券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在其“警惕‘表外’风险失控”的最新撰文中指出,存款“出逃”到理财,是负债方的表外化。银行大量代销融资性信托理财产品,委托贷款急剧放量,是资产方的“表外化”。

  “双重表外”业务的扩张,脱离了监管者的监管范围,且没有有效的风险对冲机制。一旦表外贷款无法偿还,银行为避免声誉上的损失,必将动用表内贷款偿还理财资金,表外风险转嫁表内。

  建设银行总行研究部高级研究分析师李钢认为,银行理财市场的过度发展还会降低货币政策的效用,增加宏观调控的难度。理财产品的扩展缩小了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作用范围,使得信贷统计失真,政策效用下降。特别是银行销售信贷类理财产品,对银行而言仅是把表内资产移至表外,对流动性而言则仅仅是注入方式的改变,理财产品规模的不断扩大,降低了货币供应量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使得紧缩型货币政策的效用大打折扣。

  李钢表示,尽管作为衡量广义流动性重要指标的M2增速已明显下滑,但以银行理财产品为代表的金融创新,导致金融机构的存款结构发生变化,为判断当前的流动性带来不确定性。

  风险如何把控

   为加强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监督管理,促进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健康发展,日前中国银监会起草了《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意在更好地保护客户合法权益,提高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强对理财业务的监督管理。

  事实上,购买理财产品是一种投资行为,与存款截然不同。银行的理财产品依附于特定的市场条件和产品结构,与市场紧密相连,不仅存在收益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还有本金风险。刘晓欣认为,银行和信托机构应加强对信贷类理财产品的甄选与风险防范,做好理财产品的信息披露工作,同时应加强投资者的风险教育,提高理财产品投资人的风险防范与风险承担能力。

  李钢表示,应加强对银行理财产品销售数据的监测,同时将其纳入货币和信贷统计口径,为货币政策的科学决策提供真实的货币供应情况。因为,在从紧货币政策下,尽管银行信贷规模受到央行“窗口指导”,但部分企业和市场融资“改道”银行信托(信贷)理财产品渠道,而且这一数量并不小,如果银行信托(信贷)理财产品不被货币和信贷口径统计进去,客观上可能造成金融数据失真及助推流动性过剩,对通货膨胀的治理不利。为此,央行和银监会应加强合作,实现对理财类产品的有效监管。综合考查包括理财产品在内的信贷总量、信贷投向和信贷结构对央行货币政策的影响。在做好信贷总量监测的基础上,重点跟踪和调查信贷资金投向结构,以提升货币政策制定与实施的有效性。

  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认为,在负利率背景下,理财产品的热销正是由于利率未能市场化,银行业的资金主要依赖于金融供给不充分、产品短缺、股市低迷。在短期内,为了避免理财产品银行表外风险失控,应在短期内尽快变数量型工具为价格型调控工具,让表外资金重新回到表内,也就是说,通过提高利率的手段使资金重新回到银行存款中来。而从长期来看,我国应逐步实现利率市场化,解决商业银行利率管制和利率市场化之间的冲突,避免资金在存款和理财产品之中剧烈转换。加快存款利率市场化的适当尝试,包括大额存款单,允许某些银行差别化定价等,才是化解矛盾的根本。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