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05日 01:08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萧遥 吕倩
时光流转的记忆中,1978年11月24日,这个寒冬的夜晚,偶然成为中国农村经济改革进程中难忘的坐标。小岗村,这个安徽省凤阳县东部一个原本并不知名的村庄,也以18户农民冒险写下的一纸“分田到户”的秘密契约作为注脚,成为“大包干”的发源地。
33年后,关友江坐在小岗村村委会的办公室里,回忆起自己秘密按下红手印的那个夜晚,手上的香烟一支接一支。关友江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称,“那是穷得实在没办法了,只能冒险”。如今已是小岗村村委会副主任的关友江,在谈及小岗村发展现状时陷入长久的沉思,反复说了两遍:“动作慢得很。”
关友江所思考的现状,温饱容易致富难,也正是小岗村这个“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在不断开放的新环境中必须面对的尴尬不已的困局。
寻找温饱之路
“大包干”,曾是小岗村的关键词。时至今日,沿着小岗村的主干道友谊大道往村里走时,不难发现这一关键词已经转身变成了很多农家乐饭店、超市的招牌。关友江儿子、儿媳经营的一家“农家乐”就以此为名。
在关友江看来,自家经营的饭店用怎样的名字都无所谓,但是,当年的“大包干”之举却解决了全村人的吃饭问题,这有纪念意义。
“冒险实行‘大包干’的第一年,整个村的人均收入就达到了400元,以前除了上缴的,家里都没有余粮,如果供应跟不上,就要出去要饭。”忆及那段辛酸岁月,关友江感慨道,“过去全村粮食、油料的产量从来没有超过4万斤,分田到户之后,1979年的粮食产量就将近14万斤,1983年的时候,村里开始草房变瓦房。”
在解决吃饭问题上,当年的小岗村村民意见相当一致;然而,在如何实现致富的问题上,却存在分歧,当年带领村民冒险签字的严宏昌、严俊昌也各执一词——积极发展工业还是继续依靠种地致富,这也是小岗村在实现温饱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无解的难题。
“小岗村是‘一夜跨过温饱线,20年未过富裕槛’,我们当年‘大包干’的几个带头人,也在反思这个现象。”关友江说,“现在大多数人也已经认识到,只靠种地永远富不了,应该说重大分歧基本不存在了,但究竟该如何超越温饱、实现致富,却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发展思路。”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小岗村村民人均年收入水平只有2300元;至2005年,村民人均年收入才达到4000元。
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丁俊认为,前任书记沈浩在小岗村的第一个任期(2004年~2006年),小岗村才开始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如何超越温饱?小岗村正用自己的诸多探索实践逐一作答——小岗村葡萄专业合作社、美国GLG集团产业园、广东从玉菜业集团投资高端蔬菜基地、天津宝迪农业科技集团投资发展养殖业等,这些项目的落地,为小岗村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丁俊表示,从2008年起,小岗村的定位逐步清晰,开发现代农业、发展旅游业、通过招商引资发展村级工业。这一系列举措和路径,都是为了探寻小岗村的未来,走出困局。
关友江说,目前小岗村经济发展的最大“软肋”,是“几乎没有集体经济收入”。小岗村试图改变这一现状的办法,则是做好土地流转的文章。
探索土地流转
“目前小岗村还是以农业生产为主,这几年也搞了些招商,有些企业过来投资,但整体来看,动作慢得很。”关友江称。
小岗村葡萄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严德友对小岗村经济发展缓慢也深有体会。1998年,严德友在担任小岗村村干部期间,曾经试图引进一家广东企业,因为需要租用土地,遭到村民集体反对。“当时还没有‘土地流转’这个概念,召集村民开会时,大家就担心企业付不起租金,怕土地租出去后就不再属于自己了,思想包袱很重,后来就不了了之。”严德友说。
严德友的父亲严俊昌曾经是“大包干”的带头人之一,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严俊昌也反对小岗村发展工业。
“小岗村的土地流转从2001年起步,开始没人愿意,现在大部分村民都已经意识到土地流转的好处。”关友江说,“土地流转后,村里的年轻人还可以到厂里做工,既多了一份工资,又有一份流转后的租金收入。”
探索土地流转在小岗村经历了艰难的开始与反复。2001年,江苏省张家港市长江村决定帮助小岗村投资建设占地80亩的葡萄园,流转土地的使用权价格为每亩每年租金500元,租期20年。严德友说:“村民就是大家互相看,你看我,我看你,效益好了,我就跟着你种,到了2002年,全村90%的农户开始尝试种植葡萄。”
然而,当长江村希望将葡萄园转给小岗村村民自行管理时,却无人接手。“当时也是召集全体村民开会,没有一个人愿意承包葡萄园,一是怕风险,二是觉得前期投入比较高。”严德友称。
严德友接手这80亩的葡萄园也颇有戏剧性,他回忆道,当时是在一个饭局上,长江村村委会主任感慨“葡萄园无人接手,长江村就继续投资做下去吧”,在场的凤阳县委书记接了句:“没人愿意做,那就压在德友头上吧。”
如今,严德友承包的葡萄园已经扩展到了200亩地的规模。“每亩葡萄产量2000多斤,每斤葡萄的收购价3~5元,以前还需要自己出去推销,现在每年的产量已经供不应求。”严德友说。
尽管目前土地集体流转后,小岗村进驻了几个投资额度上亿元的企业,但是,当年这一举措却遭遇村民的普遍反对。
2008年,时任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沈浩曾经试图说服村民,将小岗村土地集体流转,统一进行平整、治理,招商引资发展集体经济。“当时因为还没有具体项目,村民们也是反对的声音多,主要是怕万一招商不成,集中的土地还要重新分配,好地、孬地就分不清楚了。”关友江回忆道。
“土地流转过程,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有些没想到的事情都会出现,”关友江说,“我们也是一点点在做,村民还是最淳朴的想法,看到能赚钱、有收益了,才肯去做这件事,不会像省城里派来的干部想得那么长远,更不会想到统一规划。”
提升“造血”功能
近年来,伴随着美国GLG集团等相关企业入驻小岗村,昔日外出打工的年轻人纷纷返乡就业,有些返乡大学生还尝试自主创业。
严德友深刻体会到这些变化背后,村民的思想意识也在逐步改变,主动寻找致富道路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严德友称,自己当年承包葡萄园的行为背后,是“政治任务”的逻辑支撑,甚至还要承受家中老辈人反对的种种压力。“这些出去打过工的年轻人,开始有了改变现状的愿望。”
2008年2月,小岗村与石马村、严岗村合并,合并后的新小岗村面积约15平方公里,有900多户,3900多口人。在新合并的小岗村最东头,有一片牧草茁壮的土地,一个规模并不大的养殖场,这是小岗村村民杨越岭的创业试验田和“精神家园”。
杨越岭大学毕业后在广州一家台资企业工作,2009年辞职回乡创业,建起了养殖场养羊,规模已经从2009年的十几只扩展到目前的300多只。“我在外打工9年,工资最高的时候每月能拿到3600元左右,但还是想自己回到家乡做点事情。”
去年秋天,杨越岭卖了14只羊,每只可以卖到1600元左右,这也是2009年辞职以后他最大的收获。“做这样一件事,压力、痛苦都只有自己知道,当然快乐也只有自己体会,我明年准备继续扩大养殖场规模。”杨越岭说。
由于经济效益较好,村民杨玉快今年也已投资10万元入股,一起参与这个养殖场的管理。杨越岭表示,他正在筹划做一个“种植牧草——养羊、养鹅——养殖产生的肥料再种植牧草”这样的循环经济样板,引导周边村民实现致富。
在严德友看来,像杨越岭这样的年轻人还比较少,自主创业意识和经商意识淡薄,这也是小岗村多年未能致富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是思想意识跟不上,村里也缺少大方向的把握,关键还要真正解放思想。”
关友江对此判断也表示认同,他说,目前小岗村开始招商引资、鼓励村民种植经济作物再进行深加工,发展养殖业,乃至规划“重现当年的小岗”旅游项目,这些均被视为提升小岗村“造血”功能的重要举措。
在友谊大道的一侧,沈浩生前引进的第一个大型招商引资项目美国GLG集团产业园内,整齐的厂房格外引人注目。这一产业园占地2000亩,总投资额将达15 亿元。目前,该产业园建有甜菊糖、银杏地丸和我国首条天然零卡热灌装饮料全自动灌装生产线,预计今年销售收入将达5亿元。
相关统计数据也显示着小岗村的增收空间,2010年,小岗村全村实现固定资产投入2.7亿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6700元,比2009年净增1200元。
“目前仅在GLG产业园工作的小岗人就有200名左右,月平均工资超过1400元,越来越多的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关友江说,以农业为基础,办好涉农企业,这也是小岗村致富路径的根本选择。
距离该产业园不远处的村东一角,沈浩的墓地掩映在一片绿树中,在小岗村这位曾经的领路人的墓碑旁,经常有村民献上的鲜花,与这座墓碑安然相对的,是那条小岗村的主干道——友谊大道的东延伸段,这也是沈浩到小岗村后动员村民共同修建的一段路。
根据相关规划,未来小岗村的经济发展目标是: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实现“4552”目标,即完成“四型村”建设,工农业总产值达到50亿元,建成5平方公里经济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一番。
“小岗村现在确实陷入发展困境,我们也在试图改变,有些入驻小岗村的企业,以后部分税收再返还到小岗村,集体收入就会逐步增加。”关友江说,“也许谁都猜不到明天、后天的小岗村会变成什么样,但是我们今天肯定要去做点事,踏踏实实地去做。”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