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柴志坤:政府须引导房企建设保障房

2011年07月11日 02:44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王营

   保障房的概念在房地产市场被炒作得火热,但实际参与时问题重重。

   前不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公布的首份《中国房企社会责任百强榜》榜单上指出,百强房企中有七成在2007年至2010年间未参与保障房建设,这显示房地产企业参建保障房的整体情况并不乐观。天鸿地产董事长柴志坤在博鳌·21世纪房地产论坛上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至今为止,开发商都没有拿出合适的盈利模式去做保障房。他认为,要鼓励开发商去做保障房,政府应出台一整套的机制,引导开发商建设保障房。

   西班牙对外银行BBVA近期曾做过一项测算,未来5年中国保障房建设对资金的需求为5.1万亿元,其中中央政府承诺在2011年提供资金需求总量的7%-8%,其余部分由地方政府及私营部门自行解决。BBVA方面相关人士认为,5.1万亿相当于目前地方政府债务总额的一半,地方政府显然很难承受,而开发商又缺乏参与保障房建设的积极性。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政府限制了保障房的利润率(约为6%-8%),二是利润率较高的商品房和商业地产市场仍有空间,开发商拓荒的动力不足。

   据了解,保障房的建设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政府直接投资建设;二是政府和企业共建;三是企业独立建设。目前保障房建设多数由政府主导,参与的开发商也以国企为主。由于资金、土地、税收等问题难以解决,许多开发商虽然不愿意放弃保障房这一巨大市场,但参与的积极性也并不高。

   柴志坤以其经营保障房的经验介绍,政府只同意给开发商3%的利润,但随着市场发展,材料、人工,包括基础设施的建设,比原来预计都有一些提高,但政府也只给一些补贴。

   柴志坤表示,目前各地和房企都在探讨保障房的商业模式,但谁都没有拿出合适的盈利模式出来。目前开发商在建的保障房,基本上都是被动要求的项目配建,但真正把保障房做完业务拓展的开发商,在房地产市场是凤毛麟角。

   柴志坤介绍,就天鸿地产所参与的配建保障房经验,凡是配建保障房的项目,商品房部分基本上都需要补贴保障房方面的利润。他认为,房企更多应该是在社会责任的驱动下去做保障房,而这方面政府需要多做一些工作,出台相关配套措施,调动房企的积极性。比如在获取新项目门槛上,比如在土地资质审定上。

   不过,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完成保障房任务,已经率先出台一些保障房鼓励机制。例如,兰州、石家庄等城市先后试水“限地价、竞保障房数量”模式,开发商拿地要比谁配建的保障房更多。

   此外,柴志坤认为,政府还需要评估财政能否承受保障房建设的问题,提供有效的保障房融资平台。

   按照要求,今年全国1000万套保障房必须在11月底前全部动工。但事实上,各地因为缺钱导致保障房动工缓慢,各地保障房建设进展仍不平衡。中金调研报告显示,据21个省市公布的保障性住房进展情况,截至6月中旬,21个省市开工219.3套,平均开工率为33.3%。但另据公开数据显示,目前仍有6个省区的开工率不足20%。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