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魏松:地方政府比开发商更难过

2011年07月11日 02:44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王营

   在21世纪博鳌论坛上,绝大部分业内人士表达了对地方政府财政状况的担忧。太平洋中国地产基金董事总经理魏松也认为,就目前调控压力而言,地方政府面临着比开发商更严重的危机。

   限购持续时间主要看地方政府

   魏松表示,限购就是阶段性政策,可持续性值得商榷。如果有更好的手段,中央政府也不愿意实行限购。他认为,限购能持续多久,与整个房地产市场的销售情况有关,但根本要看地方政府的执行力度。

   他认为,如果土地市场出现持续萎缩,这对地方财政的冲击肯定很大。持续限购无疑会加大地方政府财政的压力。相比之下,开发商的压力比地方政府要好过一点。

   “开发商资金偏紧,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开发商有很多渠道,只要开发商放慢拿地、减少新开工面积就可以,开发商的很多投资都不一定看作是刚性需求。”魏松表示,开发商资金来源主要是销售和融资,而目前A股市场融资基本停掉,港股一般是发可转债,银行放贷也在紧缩,销售回款也比原来慢。但这些都不意味着开发商一定会出现问题。开发商的问题取决于债务,但就目前来看,开发商不会出现像2008年那么严重的债务危机。

   作为房地产投资公司,魏松透露,他们目前的投资机会相比往年增加很多。目前,开发商需要过桥融资和发债的比较多。他预计,接下来房地产市场可能有更多的收购机会。在资金环境不断收紧的情况下,房地产市场发生价格调整是必然的事情。

   尽管魏松对地方政府的担心更多,但他同时也认为,在房地产没有发生结构性调整的时候,限购仍然是可以利用的权宜之策。他所说的结构性调整是指,市场上出现大量保障房,从而能够抑制房地产市场以往高涨的投资热度。魏松透露,由于他们看不清未来的住宅市场,从今年起,他们已经开始陆续退出住宅市场,而将70%的业务集中在商业地产上。

   房地产基金多数是“挂着羊头卖狗肉”

   自去年新一轮调控以来,以房地产名义的基金数量出现了“野蛮生长”,背景是政府银根一再收紧,开发商融资频频受制。与此同时,要求回报率相对甚高的房地产信托都成为了开发商的“救命稻草”,信托数量“井喷”。但房地产基金的春天却迟迟未到。

   魏松表示,这是因为目前市场上多数房地产基金都是“挂着羊头卖狗肉”,只不过是信托不能做的事情,开发商变个方式用基金的方式去做。

   他表示,成熟房地产基金的前提是,中国拥有成熟的机构投资者,可以专门安排资产配置,有好的基金管理人。但就中国目前所处阶段,并没有出现成熟的机构投资者。他表示,像一些针对中国富人成立的房地产基金,也是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摸索。但这些就投资偏好而言,从来都不是基金的主流来源。所以,目前来看中国很难进入成熟的房地产基金时代。

   此外,魏松指出,房地产基金实际上属于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有开发商背景的基金需要做一些利益取舍,但多数开发商并不愿意牺牲短期利益。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