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11日 02:44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田新杰
对于调控是否会持续,从开发商到专家,再到政府人士,几乎都是肯定的态度;但该怎么持续,是一成不变继续还是大刀阔斧调整后再继续,却有着太多不同的理解。
“在见到效果之前,调控不会收手。”央行金融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梁猛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问题是,效果是什么?房地产行业、楼市出现怎样的调整和变化,才是调控期待的效果?我们缺乏量化的指标。”
梁猛的观点代表了相当大一部分业内外人士的判断,调控会持续,但这样的调控需要改革解决本身存在的问题后,才能发挥更好的效果。
调控迷局:量化指标缺失
调控什么时候会收手?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需要解决的是调控收手的标准问题。以目前的基本判断,重要指标是价格回归到合理水平,但并没有量化,回落多少才是合理水平。“目标不明确,无疑会影响调控的过程,会出现更多的不明确和混沌状态。”梁猛说。如GDP增长的目标等,这些是可以量化的指标,但评价调控的效果恰恰缺乏这样的量化指标。
面对目前调控体系的问题,其转型、化解争议的空间在哪里?梁猛表示,首先在于解决量化调控目标效果的指标,同时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以及相关调控政策执行的公平性。
梁猛指出,在判断调控效果的指标中,核心就在于房价。其他相关的指标,都涵盖在其中,可以通过房价这个指标得以反映,“价格能说明的东西太多了。”
没有量化的指标,总是不能及时知道“什么时候过头了”。过去这么多年中,我们看到的是,房地产一调控,就会拖累一大堆产业陷入困境,到时政府又得出手救;而往往救过头后,房地产又成为一个强大推动力使国民经济再次走向过热,就又得出手调控。“这恰恰是房地产甚至整体经济的一种常态,在平衡的中轴线上下波动,周而复始。”梁猛说。
影响这一“中轴线波动”的关键则是在房地产对GDP的贡献层面。
梁猛表示,房地产对GDP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涉及的相关行业相当广泛。目前看来,一旦房地产行业出现大的下滑,众多相关行业将应声下跌,届时相关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就业的问题等等,都将爆发。
其次是城市化,“我个人比较不太赞成以城市化为手段推动经济发展”。梁猛直言,中国的城市化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相比,有着完全不同的基本面情况。中国庞大的非城市居民群体,可能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城市化能够彻底解决的,除了大力推进城市化、让农民进城之外,更需要通过发展农村
经济和乡镇建设,在当地解决这一庞大工程。
目前,大量的农民异地移动,已经带来了城市住房压力、就业压力、二代问题等一系列问题,本地化解这一城市化需求的重要性很显然。
调控或还需“大刀阔斧”改
最关心调控是否会持续、持续多久的,无疑是众多开发商们。
梁猛坦言,对调控开发商从来都叫得很厉害,任何时候都会拿出一堆问题来让你解决。事实是,尽管今年市场受调控影响一直低迷,但实际上不少开发商在嚷嚷的同时,整体业绩依然实现了较快的增长。
真正会影响大局的或许是保障房工程,即其背后的“双轨制”住房体系。梁猛直言,地方保障房不合理、不合法甚至腐败现象的频繁出现,是这一制度最终实施效果的一个巨大不确定性因素,不排除这些因素最终将彻底破坏“双轨制”的成效。
当前保障房项目的盈利能力,始终将是项目开发者最关注的问题。尽管大部分各类地方国企承担了大量地方保障房的建设任务,但作为“经济动物”,如果项目不能赚钱,保障房的危机永远存在。
“尽管目前包括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已经发文,允许相关保障房开发企业可以通过发债等渠道进行融资,问题在于,这些债务最终怎么还、谁来还、一旦形成银行坏账怎么办。”梁猛的担忧,正是近期业内外人士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以目前保障房的投资收益体系,例如大量租赁型的保障房项目,开发企业庞大的债务如何偿还,银行在这方面也极为谨慎。” 梁猛说。庞大的地方债务,依靠地方财政,难度非常大,尤其是当地方的土地财政收入在持续调控下出现大幅度萎缩的时候,保障房项目的债务急需寻求一个科学的偿还机制。
保障房分配体系同样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首先就是入围指标的难题,始终存在争议。例如规定月收入5000元以下可以入围保障房,那么略高于5000元收入群体的住房,就是个问题。如何制定分配标准是一个技术难度很高的工作。
梁猛认为,现有房地产的调控政策体系,还需要“大改大调”,才能实现持续相对稳定的平衡。梁猛重点建议,可以考虑对现有的土地储备制度进行调整改革。其次,国有企业在房地产开发市场的优先权问题也需要解决。企业有远近,已经显著影响到政府在调控政策执行中的公信力。
房地产调控一轮又一轮,政策也一再调整,梁猛表示,目前的调控政策体系,还需要更长更全面的思考和设计。“但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是否在认真做这件事儿?”
也有业内专家指出,房地产调控长期以来存在弊端和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例如非市场化层面的一些矛盾,或许需要通过对某些政府部门的重新设置和职能的调整改革,才有可能从根本上化解。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