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11日 04:23 来源:深圳商报
□ 西蒙周
按照到6月底为止的时间表,只有科技部一家公布了2011年度的“三公消费”预算。其后,舆论批评之声四起,压力面前,中央各部委办加快了披露节奏,截至9日,又有4家单位公布。即使如此,中央各部委办大多数仍然未予公布。
他们所以爽约,背后定各有原因或隐情。有意思的是,8日这天,财政部率先公布了经汇总后的2011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预算,这个数字为94.28亿元。与此前公布的去年的实际支出94.7亿元相比,今年的“三公经费”预算减少了4200万元。既然财政部的这两个汇总大数都可公布,人们会禁不住问一问,为何各部委办对各自具体的数目还要捂着掖着?
目前已经公布“三公消费”数字的,计有科技部、中国工程院、国家文物局、新华社和教育部。按照一般理解,这些部门多属清水衙门,属于权力末梢部门,其本身的“三公消费”不多且管理也相对较为严格。公众较为关注的一些关键权力部门,却迟迟不肯公布相关数字。北京市忆通律师事务所主任李劲松在5月份曾专门致函各部委办,要求公布各自的“三公消费”情况。截至7日,共有13个部门给他回复,其中的多数表示将尽快公布,但也有工信部、发改委等3个部门表示,这些事项不属于依申请公开的范畴,所以在回复中不予公开。
由此,“三公消费”数字是否都能按时公布,是否都会公布,倒真的成了问题。从已经公布的情况看,无论是部门数字,还是财政部给出的大数,虽然引起一定程度的质疑,但在总体上,民众和舆论还是理解和接受的。对财政部今年的预算数字下降,舆论甚至给予了肯定。有了这样的前提,那些还在瞻前顾后,犹豫踌躇的部门就不能不让人怀疑他们真实的动机。
今年3月23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明确要求:一、2011年继续压缩中央部门“三公”经费预算;二、今年6月向全国人大报告中央本级“三公”经费支出情况,并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3个多月过去,总理的话言犹在耳,但多数部委办却按兵不动。当然,将“三公消费”透明化,还是史上第一遭,何时公布、如何公布,大家有个理解政令和互相比照的过程,慢一点、公布形式乱一点,相信舆论会宽容对待。但是,如有部门以此为由,故意拖延,或者就是一副消极对抗态度,拒不执行,那就要从制度设计和行政问责两方面入手,予以彻底根治。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已经3年。根据条例,政府和政府各部门有责任公布类似于“三公”经费这样的敏感信息。但是,此条例仅规定了“该如何做”,却没有规定“不这样做该怎么办”,也就是没有作为约束、问责机制的罚则。这种配套上的欠缺,使得无论中央部委办,还是地方政府,普遍缺少公布政务信息的动力和责任。是否公布和如何公布,往往取决于一把手的愿望,也就是说,一个本该通过法治解决的问题,到了执行层面,反而变成了人治性质。
党的十五大政治报告起草时,曾经发生了一场“法治国家”的用字争论。有人认为,该用刀旁“制”表述成法制;但有人表示,该用水旁“治”表述为法治。最终,1997年9月12日通过的报告,采用了水旁“治”:依法治国。著名法学家李步云是最早为此事上书高层的人。他解释,刀者,专政工具;而水,寓意“平之如水”,这才是法治精髓所在。法制是指一个国家的法及法律制度,它可存在于任何社会形态;法治则强调一个国家处于依法治理的一种状态,它是政治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标志。2008年5月4日,温家宝透露,组织主持起草该报告的人,就是他自己。
所以在此说这件不算久远前的事,是想进一言,任何社会进步都由人推动,但最终解决问题还要靠制度和法律。在“三公消费”披露问题上,这样的原则一样适用。很多时候,仅凭一种善良的愿望,并不能真正成事。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