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祭坛画之美与虔诚

2011年07月15日 01:35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谭薇/编译

  自14世纪起,大量以祷告为主题的油画及雕塑出现在天主教祭坛上。近日在英国国家美术馆举行的“设计虔诚”展览中,数十幅意大利祭坛画启发着人们思考中世纪祭坛画的创作动机及神学内涵

  或许你早已熟悉画中的每一处细节,然而当数十幅打着强光的中世纪意大利祭坛画高悬在英国国家美术馆的黑墙上时,一种难以言喻的美感还是会令人不由自主地屏住呼吸。

  通常来说,从教堂到画廊的场景切换意味着从宗教祭典到美学体验的转变:相比于神意的感召,此时我们更关注的是作品的年代、流派、风格变化及背后的艺术家。然而,英国国家美术馆的“设计虔诚”(Devotion by Design)却反其道而行之——油画底座带着意大利祭坛特有的繁复雕饰,令人恍然间生出正穿行于文艺复兴时期教堂偏厅的错觉;展厅尽头的“高坛”上摆放着银色烛台与十字架,正中央悬挂着卢卡·西尼奥雷利(Luca Signorelli,1445~1523年)的《割礼》。这种特殊的布置似乎意在启发观众的逆向思维:祭坛画的创作动机是什么,为何会呈现如此形态?它们曾扮演怎样的角色,具备怎样一种神学内涵?

  美源于虔诚

  你将很快回忆起这样一个事实:对天主教教徒来说,祭坛向来享有至高无上的神圣地位。在天主教最崇高之祭礼即弥撒中,基督的圣体、圣血在祭坛上经由祝圣而成为真正的祭品。11世纪前,牧师在主持圣祭时均是面向教堂会众,以重现“最后的晚餐”中的场景。此后,神职人员往往只留给信徒一个背影,在钟声响起之前,没有人可以看到祭坛上发生了什么,也很少有人能够听懂牧师的呓语,尘世中人被排除在圣祭之外。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何自14世纪起,大量以祷告为主题的油画及雕塑陆续出现在祭坛上——祭坛装饰开始代替牧师,成为弥撒圣祭中信徒与上帝对话的媒介。

  从展出的数十幅作品来看,14、15世纪的意大利祭坛画多采用三联屏的形式,在以铰链相连的若干镶金面板上,分别绘有基督、圣母、天使、圣人和捐赠者的形象,上帝与凡人之间泾渭分明、等级森严。当仪式接近尾声时,祭品被高举过牧师头顶,恰好与三联画中央的基督像相互交错,这是对天主教信仰的形象化表达:饼与酒已化作基督的肉与血。

  到了15世纪,佛罗伦萨的艺术家开始探索新的创作手法:祭坛画(Pala)或单幕画。两者均通过中央面板来表现耶稣诞生、受难日等叙事主题,底座上多有描述基督或圣人生活场景的绘画雕刻。事实上,祭坛画的形式与宗教无关,它们通常是艺术家、赞助者与当地人的欣赏习惯相互妥协的结果。

  显而易见,“设计虔诚”的说教色彩重于其美学内涵,尽管卡罗·克里维尔(Carlo Crivell,1435~1495年)、安德烈·曼特格纳(Andrea Mantegna,1431~1506年)、贝诺佐·戈佐利(Benozzo Gozzoli,1421~1497年)等诸位大师的杰作令人心醉神迷,然而策展人斯科特·奈泽斯洛更希望人们以一种崇敬和理解的眼光来欣赏这些诞生于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代的宗教艺术品。否则,其结果无异于“入宝山而空回”。

  来自天国的珍宝

  无独有偶,大英博物馆亦在同一时期展出了“来自天国的珍宝”。所谓“珍宝”即是指1500年前的圣人遗物及圣骨匣,其存在意义是通过一个具象化的祈祷对象来激发信徒的虔诚之心。

  大英博物馆展出的“珍宝”以圣骨匣居多,它们多为金银材质,做工精细,且嵌有宝石和珐琅,是历代教皇与王族的私人珍藏。为数不多的圣人遗物——通常指圣人遗骨、牙齿或其触碰过的某个物件——则被陈列在内展厅。现代人或许很难想象,在中世纪,圣物崇拜与朝圣、教堂燃烛、念珠祈祷一样具备至关重要的意义。就像今天的富豪会为了丘吉尔的雪茄或梦露的礼服而一掷千金,当年的信徒也曾不惜代价地求购圣骨,受骗上当者亦不在少数。

  跨越1500年的“代沟”绝非易事,因此,面对圣巴丁、圣西泽这些陌生的名字,非天主教徒的普通观众好似经历了一场阅读层面的弥撒圣祭:世俗中人再度被排除在祭坛之外。就此而言,“来自天国的珍宝”与“设计虔诚”颇有异曲同工之妙:美丽与虔诚、宗教与艺术,向来是曲径通幽,姻娅相连。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滚动新闻其他文章

第一财经日报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