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22日 02:22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叶慧珏
整整一年前的“封杀门”事件尘埃还未落定,国际信用卡组织VISA已经将目光转移到了非传统支付领域——包括网络支付和移动支付在内,试图在全球范围内扩大其规则和技术平台。
7月21日,VISA公司中国区创新业务总监李涓向国内媒体阐述VISA即将推出的跨渠道数字钱包。在该平台上,用户可储存VISA和非VISA账户的支付信息,利用一个登陆账号进入所有的支付渠道。该项业务将于今年秋季在北美面世。
李涓在7月20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网上的无卡支付方式进行跨境交易,只要输入的卡号是以4开头,那么收单银行就会通过VISA渠道进行支付交易的处理。”
VISA主动提及无卡支付,和一年前在银联事件上自认“吃了亏”不无关系。
去年8月1日,VISA向其会员机构(大部分是收单银行)发函表示,凡是在中国大陆境外,受理带VISA和银联双重标识的双币种信用卡(即4开头的卡片)时,不得走中国银联的清算通道,否则将按照VISA的全球规范协议和罚则进行处罚。
而一个多月前的6月15日,韩国最大银行卡组织——BC卡公司因未能遵守这项规定,被VISA正式处以罚款共计10万美元。
在传统支付环境下,持有双币信用卡进行POS机消费时,商户有可能会根据卡片上银联或者VISA的标识来选择支付渠道。不过,一旦进入互联网或者手机支付领域,卡号则是唯一的“识别码”。
按照VISA在国际标准组织的注册,全球发行的所有以4开头的信用卡(号),都是VISA卡,必须走VISA的支付渠道。
不过,一位国内银行支付行业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即便VISA通过网络和移动等无卡支付方式避免双币卡的历史遗留问题,但从技术和运营层面分析,带有银联标识的4开头的双币卡(号),和境外收单银行进行交易的时候,只要该银行和银联有合作关系,那么不排除使用银联通道的可能。
“问题是在新兴的非传统支付业务上,银联在境外完全没有到和VISA竞争市场的地步。”一位银联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银联不是没有想过做大,问题是没有足够多的银联持卡人,没有足够大的市场。”
长期从事国际贸易争端法律服务的北京市高朋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谢向阳律师认为,从VISA和银联目前的业务发展来看,一年前的纷争完全是“划定势力范围的利益争端”,而后来迅速上升到国家贸易战,则是政治考量了。
非传统支付:银联更不是VISA对手
上述银联内部人士表示,VISA和银联在任何方面,都不是一个数量级的竞争关系,非传统支付领域更是如此。
VISA国际组织全球支付技术公司,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信用卡和旅行支票组织,每年产生的交易额达3万亿美元,联网ATM机约170多万台。
VISA银联暗战2.0:新支付武器重装上阵
而成立于2002年3月的中国银联是中国银行卡联合组织。据内部人士透露,即便加上境外市场,银联在全球的布点还不到VISA的十分之一。在成立后的3个月,银联商务加入VISA,成为其签约的收单机构。
VISA中国区公司事务总监刘婕表示,目前银联仍然是VISA的会员机构,VISA会继续寻求和银联在各方面的合作。她说,目前和银联在国际交易转接规则上的纷争只是在传统POS支付领域。
未来更广阔的战场是电子支付领域。
尽管目前国内的网络支付仅1万亿人民币规模,和POS机10万亿人民币的规模无法相提并论,同时移动支付的份额更小,但国内研究机构艾瑞咨询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手机支付市场交易规模将达到98亿元,比2009年增长308%,增速明显。
李涓告诉记者,VISA目前致力于发展其非传统支付业务,培育网络和移动支付市场,他们在中国市场的战略亦是如此。
这项即将面世的VISA“数字钱包”业务,实际上是VISA建立的一个开放式的技术和规范平台。这个“钱包”可以储存VISA和非VISA账户的支付信息,甚至包括商户提供的优惠卡,通过VISA PayWave应用支持近距离通信(NFC)支付。简单地说,用户通过唯一的账号就可以直接安全支付,而不需要输入卡号等验证信息。
李涓表示,一旦这种跨界融合的服务平台建立起来,VISA将会有更多的合作伙伴,包括第三方支付公司。
据悉,该平台可以运用于移动商务、电子商务、社交网络商务和零售收款机交易等环境。即便在没有完全建立起运作规范的国内网络和移动支付市场,VISA也通过与收单银行之间的合作,在国际交易的清算业务上引入VISA的运作规章。
而针对国内市场,VISA仍然有很多空间开展非人民币交易的线上业务。在网络和电子支付层面,国内第三方支付平台业务踊跃,银联并非一家独大。
今年5月27日,中国央行向国内27家第三方支付企业颁发了首批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许可,支付宝、银联商务、财付通、快钱等企业获得该牌照,有效期为5年。
一位接近VISA的人士表示,如果要开展境内境外的互联网等电子支付合作,VISA在合作形势上将有更多的选择。
而与此同时,银联的声音就弱了很多。在非传统支付领域,银联不仅在境内无法尽享一家独大的市场,在境外更是鲜有建树。
“境内银联做不过支付宝,因为银联没有淘宝等网络交易的实体;境外,银联没有足够的银联持卡人,市场需求太小,同时也没有实力和大型网络交易实体合作,也不足以让银联花大代价和境外发卡银行、收单银行谈判。”上述银联内部人士表示。
他透露,新型的支付领域的确是银联的一个发展目标,“不是没有想过要做,但这太遥远”。
历史不会重演?
在非传统的支付领域,VISA仍然是抱着“教育者”的姿态进入国内市场的。
李涓表示,中国目前在进行的“手机支付”等业务的探索,是VISA在4到5年前就开始做的:“我们目前和国内的一些运营商以及移动设备制造商也在进行探讨合作的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当年VISA和银联的合作伊始,也怀着类似的初衷。
2003年,银联希望借助VISA全球网络进行国际化战略布局的愿望遭拒之后,银联开始了自己的国际化道路。VISA放弃入股银联的念头,通过与后者合资组建公司,落地中国市场,双币卡由此诞生。
在随后的几年内,银联把持着国内人民币清算市场;而在国际市场上,随着银联在诸多国家铺设网络,使得选择银联结算的双币卡越来越多。
上述接近VISA的人士认为,VISA对银联的“封杀”,仅仅是希望重申其全球范围内统一的规则,银联加入VISA的会员网络,就意味着认同对该规则的遵守。
去年8月1日,VISA向其会员机构发函表示,凡是在中国大陆境外,受理带VISA标识双币种信用卡时,不得走中国银联的清算通道。
在VISA希望通过市场手段收复其在海外市场“失地”的同时,美国政府介入,调转“枪头”针对中国国内金融服务市场。2010年9月16日,美国国会向世界贸易组织提出,中国违反了其向贸易伙伴作出的承诺,未开放中国境内的人民币交易清算渠道。
今年2月,磋商未果。该项争端正式进入专家组裁决阶段,根据WTO的争端解决机制(DSM),该项争端在18个月后有望得到解决。
如今,VISA遵循同样的思路和国内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接触,是否会担心历史重演:待第三方支付平台不断向海外壮大后,蚕食VISA苦心经营起来的全球非传统支付市场?
对此,李涓表示,市场是需要逐步培养的,VISA在和国内竞争者或者合作伙伴接触的同时,自己还在不断创新,大力开发下一代的支付平台:“今天如果VISA不继续创新,仅限于满足磁条卡体的支付领域,那么在进入网络数字时代的时候就会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和挑战。”
另外她也表示,无论在哪一种支付领域,目前由于国内政策限制,VISA还不可能参与任何境内人民币清算业务。
在被问到VISA如何对待与银联的矛盾时,刘婕表示:“VISA与银联没有根本性质上的矛盾,VISA只是在坚持全球统一的运作规章,这是确保VISA为持卡人提供安全支付的保障。”
不过,谢向阳律师则认为,回过头来看,银联的做法或许可以被看做是对VISA规则的一种反抗:“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说,规则本身可能有歧视和垄断的成分在。”
分享到: |